【休息力-1】:如何善用你的假期?

【休息力-1】:如何善用你的假期?

【休息力-1】:如何善用你的假期?
完整貼文:點擊查看!


年假已經過了三天,你是否開始了一個美好的假期了呢?
還是說你仍然跟平常下班一樣,窩在沙發上看劇、上網、玩手機?
重要的是,你真的得到充分休息,好迎接假期結束後的新挑戰了嗎 ?
也許有人會說,我沒有好好休息,都是因為放假時間不夠的緣故。但捫心自問,如果你把假期延長,真的就會好好利用嗎?是不是長假結束後反而感到更空虛

是的,我相信大家都有過寒暑假回來很空虛的經驗

今天我就試著幫大家提出三個能有效創造滿足假期的方法

一、為你的假期安排一件有趣、有成就感的事情
【休息力-1】:如何善用你的假期?
讓自己假期更充實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想有多少假期,而是去想這段時間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滿足自己。
實際上,你可以試著把有趣的事情安排成任務,把累積的任務清單想像成打怪闖關一樣,你的假期會因此充滿樂趣。

舉例來說,我喜歡平時把沒有時間看的電影記錄在我的evernote中,等到有空的時候我就可以去google play租來看,然後寫下我的小小心得。我也喜歡在休假的時候上健身房運動,運動除了維持身心健康,更能夠有效排解我的壓力。我更常花上一整個下午讀一本好書,把身心抽離工作,與自己想像的作者來一場心靈的對話。

為什麼明明放了假,卻還要完成任務呢?這不是跟放假的本意違背了嗎?或許這可以從人類的動機來解釋

很久一段時間,科學家認為人類行為只有兩種驅動力:一種是生存驅動力,及滿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動力;另一種是外在驅動力,亦即因外在環境刺激而產生的行為,例如獎懲措施。根據這個理論,沒面臨生存危機的我們,放假時即使完成任何事情,也沒有薪水獎勵,什麼事情也不做,不會有任何懲罰,照理來說,我們應該沒有任何驅動力才對。

然而這種觀點最終得到了修正。心理學家透過大量的實驗與研究證明,人類還存在著第三種驅動力,也就是主動學習與創造。
這就是為甚麼你的放假無法滿足你,因為你的行為沒有任何的驅動力,自然不會有滿足感

你可以怎麼做呢?試著做好以下三件事情

1.平時就要把想做的事情記錄下來
2.在假期前就要規劃好怎麼度過
3.把事先記錄好的事情變成具體計劃與行動

二、增加主動式休閒,減少被動式休閒
【休息力-1】:如何善用你的假期?
甚麼是主動休閒?
主動休閒就是你主動規劃你要做的事情,並且有系統、有規劃的持續進行,因此得到價值,但又同時具有鬆弛身心的效果。
例如:每天定時慢跑、上舞蹈課程、學習烹飪、繪畫、攝影、彈奏樂器、等等。

甚麼是被動式休閒?
被動式休閒就是沒有經過規劃,讓腦袋被動接受刺激,無法在休息時創造價值,在休息過後甚至會產生罪惡感或空虛感的活動
例如:打電動、看劇、上網、youtube、

為甚麼休息之後沒有覺得身心舒暢,反而覺得沒有好好利用時間呢
關鍵就在你沒有主動創造你的休息體驗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契克森特米海伊在『生命的心流』一書中指出
首先,開發有意義的下班後生活,可以為你創造「心流經驗」(Experience of Flow)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心流經驗的活動必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並且與自身擁有的技術旗鼓相當,例如寫作、滑雪、打橋牌、設計電腦程式、跳舞或讀一本好書等。

為甚麼心流經驗能讓你得到更好的休息效果呢?

研究指出,當我們全神貫注在某一件事情上時,會忘掉原本生活上的不愉快,把心思花在自己熱愛的事物上,也能讓你感受不到時間的壓力

舉我自己的經驗:我去年開刀之後,因為沒有辦法運動和彈奏樂器,因此我的身心靈失去了兩項良好的「心流經驗」,導致我抑鬱了好幾個月,提不起勁面對家人朋友,覺得人生沒有動力。幸好後來我找到了日文和閱讀這兩項新的「心流」

說也奇怪,我的生活其實沒什麼改變,但我很自然地就從人生谷底中走了出來,重新出發,迎接新的挑戰。

然而,兩種休閒方式並不互斥,關鍵在於「平衡」。我喜歡完全放空的看電影,也很喜歡認真剖析一部電影的來龍去脈、我喜歡隨意讀一本小說,也喜歡一邊看書一邊思考怎麼應用到生活。

如果你能減少自己過多的”被動式休閒”,增加更多”主動是休閒”的話,就能以更積極的態度經營假期,你的時間自然就更有價值,假期後也有動力面對新的挑戰。

三、選擇與自己對話,而不是與世界對話
【休息力-1】:如何善用你的假期?
簡單的說,就是關掉手機通知,更甚者,你可以開啟飛航模式,或者乾脆不使用3C產品。

我個人很喜歡在下午的時間閱讀,這時候我喜歡放點柔和的輕音樂,把手機開啟飛航模式,或是使用番茄鐘工作法。或者是在每周安排下一周任務的時候,改用紙筆而不是evernote規劃。

在經過一整禮拜工作與生活的任務後,不只是身體,我們的大腦也被這些壓力給弄得喘不過氣,再加上我們每天打開手機、電腦,就有數不盡的新資訊要過濾,如果連休假都還要任由大腦接受這些雜七雜八的資訊,自然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了
當然我不是說所有的資訊都不好,相反地,有人喜歡在放假的時候把累積許久還沒讀過的訊息一次讀完,那也很好
我指的是不要全盤接受演算法給你的訊息,試著挑出對自己有價值的訊息吸收就好

* 延伸閱讀:用『RSS』代替Facebook追蹤!為何我很少使用社群軟體連結

我認為一個安排假期很好的方式,就是找一段時間,屏除3C產品的干擾,然後來一場與自我的對話
清空大腦、檢視目標、觀察成果、安排計畫都是可以選擇的方式
前微軟董事長、執行長比爾蓋茨,從 1980 年開始,行程滿檔的他每半年會停下工作腳步,空出整整一個禮拜「閉關修練」,他將這個計畫稱之為「思考週」(Think Week)。
這一週當中,他排除所有外務,不與任何人連絡,一個人關在別墅裡大量閱讀平日沒機會細讀的報告跟書籍,並針對公司未來走向以及世界科技的新發展去思考。從這充滿知性且積極的獨處時間裡,誕生了許多革命性的戰略與想法。
如果連忙碌的微軟執行長都能夠空出整整一個禮拜來場自我對話,平凡的我們又怎麼不可能擠出一天時間呢?
你可以開始試著每一周安排一段時間執行,或是像我一樣使用晨間日記的方式每天紀錄自己的成長

* 延伸閱讀:【書摘】斜槓青年-3:如何做好晨間日記?連結

結論:我們總結一下,做好以下三件事情,或許你就可以或的一個更滿足的假期
1. 為你的假期安排一件有趣、有成就感的事情
2. 選擇主動式休閒,減少被動式休閒
3. 與自我對話、而不是與世界對話

這就是我今天想跟你分享的內容,如果有什麼想法或是安排假期的方式,也歡迎分享

完整貼文:點擊查看!

文章關鍵字
Imst66 wrote:
【休息力-1】:如何...(恕刪)


不斷的約砲,愛愛才是生命延續的關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