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一樣有同感
目前社會失衡
似乎跟20年前的教育改革脫不了干係
自從大學窄門變寬
自從輕藐技職教育
自從國中常態編班
自從多元管道入學
整體學子的競爭力變弱了
出社會領低薪當月光族
無經濟能力哪敢成家生子
導致少子化及老年化
先別說啥
先來談談許多還懵懂無知的國中生好了
近程來看,書沒唸好,
反正有高中可唸
遠程來看,管它唸哪個高中
反正一定有大學可讀
常態編班及廣設高中
讓一些中上程度的學生失去了拼勁
如果能回到過去採能力分班
國一生很容易就會自覺
自己如果當下再不努力
國二就會直接面臨編班的現實處境
國三若不努力,
就會馬上遭遇沒高中唸的殘酷現實
想朝唸書方向發展的
自然就會意識到將遭遇金字塔形的競爭
往往會鞭策自己要再拼一點
而在一開始即體認出
自己不適合朝書本鑽研的人
自然就會選擇適合的技職體系做發展
認命就早早出社會,投入就業市場
不用跟現在的教育體制一樣
浪費時間金錢
去追求一張沒啥價值的大學畢業證書
反正沒大學畢業證書又不算異類
早早出社會,沒學歷
自然就願意屈身學技術
早早賺錢存錢,
也不用多花那沒啥用的四年學費
想走學術,想讀大學的
就留給那10%~20%會唸的人去唸吧
教育資源也比較不浪費
學生的競爭力也才夠
社會就讓技職跟大學去平衡發展
早出社會的,經過4~6年的訓練
薪資水平恰可達大學新鮮人的起薪
早早賺的,跟少少花的學費
這一賺一花,一來一往
起碼手上存款就能贏同屆的大學生
有錢就敢結婚,就敢生子
結婚生子的年齡也會較大學生提前
女子的受孕率也會較高
此外,當很多女生不再是大學生
她們擇偶的條件自然也不會太嚴苛
也不會搞到像現在有那麼多剩女
讀個大學再讀碩士,眼界變高
東挑西挑,挑成了大齡女子
形成另外一種少子化的原因
想到現在的教育制度
硬要大家幾乎有大學唸
一些根本書本讀不來的
卻還必須隨波逐流跟著耗四年
花了學費不說
本來可以早點入社會賺錢的
卻成了不願屈身低就的大學生
然後破壞大學生行情
惡性循環,沒錢不敢結婚
或是等有錢時,生子年齡又高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人跟我同感
社會的低薪,少子化,老年化
罪魁禍首就是20年前的教改
如果可以走回頭路
真希望能回到過去公平的聯考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