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造維修不存在的建築,竟變成身價上億的CEO?還騙到變成電影明星?美國史上最大的會計詐欺案-ZZZZ Best

金融和會計詐騙案在現今的社會上可說是層出不窮。幾乎每幾年就會出現一些走歪了的商業奇才,然後製造出一些足以撼動整個市場的事件。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從1982年開始的「美國史上最大的會計詐騙案-ZZZZ Best詐騙案」。


影片好看版



開端
故事的主角Barry Minkow,於1967年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猶太家庭,因為家裡沒有錢請保母,所以Minkow的媽媽只好把Minkow帶著一起去上班。那時Minkow的媽媽在一間地毯清潔公司裡面工作,當時九歲的Minkow也就在公司幫忙,像是打打電話、拉拉業務,並且學著怎麼清洗地毯這一類的基礎工作。就這樣靠著多年的練習,再加上自己天生就比較有商業頭腦,15歲還在讀高中的Minkow,就在家裡的車庫,創辦了他的第一間地毯清潔公司-ZZZZ Best。這一個看似非常正面、勵志的一個故事,卻是這個世紀詐騙案的開端而已。

Minkow一開始是很兢兢業業的,很努力經營他自己的地毯清潔業務。因為沒有駕照,所以Minkow就拜託自己的親朋好友開車載他去工作,然後努力接業務來支付他底下的三個員工的薪水。而當時的ZZZZ Best在他努力經營下,也獲得很多好評價。

可是經營過一段時間後,Minkow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清洗地毯並沒有辦法帶來很大的利潤,也沒有很高的技術要求,是一個相對進入門檻較低的行業。他知道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要往外擴展更多的業務。所以Minkow就決定要試著跟銀行貸款,計畫拿到貸款後就來擴大營運。可是當時加州的法律是不允許未成年人,直接向銀行貸款的。所以不斷遭到銀行拒絕的Minkow,就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去尋找資金,沒想到就因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第一騙
一開始的時候,為了拿到更多的資金,Minkow開始偷他祖母的珠寶來轉賣,而且也和當地的一些黑幫借錢,另外還假裝辦公室遭小偷來騙取保險金,他還有過開假支票給廠商跟假造信用卡等等,你能想像的到的初級詐騙他都做了。不過野心勃勃的Minkow當然不會這樣就滿意。他發現打進上流社會的社交圈,在地毯清潔維修的這個領域,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開始想辦法拓展自己的社交圈,他用的方法,就是加入當地高級的健身俱樂部,沒多久,他也順利地認識了一位,專做保險理賠的精算師湯姆.派吉特(Tom Pagett)。湯姆平常的工作就是幫那些不幸因爲天災或人禍,而導致損傷的建築物,來估算維修的價錢,估完價後也會幫忙找合作的建商或維修商(例如:修屋頂的、修地板的、修牆壁的)來幫忙維修。這個職業聽起來似乎跟Minkow沒有太大的關係,可是聰明的Minkow這時已經在他的頭腦裡想好了一個計畫!他開始有計畫性的接觸湯姆,邀湯姆一起吃飯、一起健身。和湯姆混熟了之後,Minkow就開始慢慢的把湯姆帶進他的計畫中。一開始Minkow只是請湯姆介紹一些生意給他,成功了他就會請湯姆吃吃飯,漸漸的,他們兩個人的往來越來越密切。Minkow覺得時機到了,就把他真正的計畫告訴了湯姆,這個計畫就是由湯姆負責做建築維修保險的假合約,他需要假造一個並不存在的建築,還要編造這個建築,所需要維修的項目,然後把合作的維修商,填成Minkow的公司。假合約準備好了之後,再由Minkow負責拿這些假合約去跟銀行申請貸款,當銀行打電話來核實這個合約的正確性的時候,湯姆只要在電話上證實Minkow高這個假維修商,這樣貸款就可以成功拿到了。他們嘗試了幾次,也都順利拿到貸款,而且有了湯姆的配合,Minkow發現靠這些假合約所賺來的錢,也漸漸大過於原本清潔地毯業務的收入。公司帳面上的錢越來越多,也開始有其他的投資人願意出錢投資他,所以他開始進行下一步計畫,就是將公司公開發行,推上股市。


上市公司
不過一個公司要上市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上市之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會要求公司提供一份「編制招股說明書」。這個招股說明書是必須要包含一份,經過第三方專業認證,而且審計過的財務報表。所以Minkow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要怎麼通過這個審查。

第一步,Minkow在1985年底時創辦了一家叫Interstate Appraisal Services的假鑑定公司,然後聘請湯姆來擔任假鑑定公司的經理人,再讓湯姆利用這間公司,來幫他核實這些假工程的細節。然後他們又再聘請了一個地方性、很小的私人會計事務所來審查之前的帳務。小事務所的負責人非常認真地查看Minkow提供的資料,做出分析報告,可是,這個小事務所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沒有實際走訪這些施工現場,只看了事先安排好的紙本合約,然後打電話到假鑑定公司去查證。身為假鑑定公司負責人的湯姆,理所當然的就親自證實了假合約是真的,結果整個上市審查竟然就這樣過關了。但Minkow怕這個小事務所公信力太低,以後不好拿到貸款,所以他又聘請了當時八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EW(Ernst & Whinney)來進行更進一步的帳務審查。當時這一個假的保險合約業務,已經佔了ZZZZ Best所有業務的86%,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啊,所以EW決定要親自抽查幾個最大的案件。

為了要通過EW會計師事務所的第一次審查,Minkow居然就買通了附近一間辦公大樓的管理員,然後讓EW進去檢查一棟,他根本沒有維修過的建築。當EW提出要再檢查另外一個更大的施工現場的時候,這次更誇張了!會計師事務所的檢查人員又再次被帶到另一個假的施工現場,這次Minkow花了200萬美元租了那棟建築物十天,並在十天內,將建築物中的地毯,全部換成合約上所規定的地毯種類,讓EW的檢查人員去檢查,還另外再花了200萬美元,請了一堆臨時演員,來假扮成在現場工作的維修人員,沒想到的是,這些專業的檢查人員竟然也就這樣被矇騙過去,EW檢查完後就寫下「施工良好」的評語,就這樣完成了最後的上市鑑定報告。

1986年,ZZZZ Best正式在那斯達克,公開上市,當時公司市值約三億美元,而當年20歲的Minkow,擁有1億美元的股份,同時他也成為,有史以來最年經的上市公司領導人。他買了一棟豪宅、開著掛有ZZZZ Best車牌的法拉利跑車(片段二),參加有錢人party,過著人人稱羨的富豪生活,他也因此順利的打入了上流上會,認識了更多的潛在投資人。除了清洗地毯外,Minkow當時也開始計畫,要購買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西雅圖水手隊。真的是版圖也越擴越大了...


危機
但真的有這麼順利嗎?別忘了,Minkow因為一直經營假的保險業務,他拿著從某投資人拿來的錢,來還給另一個投資人,這樣的龐氏騙局操作一段時間後,現金流就成了一個問題。為了解決這個資金短缺的問題,他就把歪腦筋動到當時主要的競爭對手KeyServ身上。KeyServ當時公司價值,大概是ZZZZ Best的兩三倍多,也是當時美國最大的零售商之一—Sears的地毯清潔合作廠商,那時他們因為經營不善,被英國的母公司拿出來拍賣。Minkow就抓住了這個機會,利用了他所有可以動用的的資源,企圖將KeyServ併購。Minkow的計畫是,拿Keyserv的現金,來填補自己公司的空洞,然後順勢成為全美最大的地毯清潔商。

但夜路走多了,總是會遇到鬼,有一位早期曾經被他騙過錢的家庭主婦,找到了Minkow,想跟Minkow要回之前被騙的幾百塊美金,但是Minkow一直沒有理會這個家庭主婦,這位主婦就非常生氣,找了幾位一樣是被騙的受害者,就在他快要完成這個收購案的前夕,一起把被騙的事情跟《洛杉磯時報》投了稿,《紐約時報》也順勢也寫了一個報導,揭露了Minkow在1984年和1985年之間詐騙的事。也因為這些報導,使ZZZZ Best的股價瞬間暴跌,那些好不容易被他說服,原本答應要借一大筆錢,給Minkow併購KeyServ的幾間銀行,也臨時決定馬上抽身,Minkow成為全美最大的地毯清潔商的這個美夢,也就此破滅。


東窗事發
揭開Minkow詐騙手法的報導們,就像骨牌效應一樣,一發不可收拾。《紐約時報》報導出來後的幾個小時內,ZZZZ Best公司內部,開始接到來自四面八方,無數的電話。在當天稍晚的新聞發布會上,一名記者揭露了Minkow之前製作假合約的詐騙證據,這名記者還挖出了ZZZZ Best的另一個秘密,就是他們並沒有所謂的大型維修項目承包商所需要的執照,這也證明了這一切根本就是個騙局。

在這個新聞稿發布的隔天,原本跟Minkow公司配合的EW會計師事務所,也終於發現ZZZZ Best的不對勁了,他們也決定趕緊收手,終結了跟ZZZZ Best的合作。之後也把他們的懷疑,通知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眼看紙包不住火了,1987年7月2號,Minkow就以“健康原因”辭去董事長一職。到這個時候,他公司的股價,已經從高峰的$18.5跌至每股$3.50美元。

這是ZZZZ Best新上任的董事會也沒有閒著,馬上進行了內部的調查,而所有證據也證實了Minkow所有的欺詐指控。新董事會也指控米高捲走了數千萬美元的公司資金,公司的資產已經被挖空,只好申請破產。兩天後,洛杉磯警察局突襲了ZZZZ Best的總部和Minkow的家,也找到了許多Minkow洗錢,還有詐欺犯罪的證據。

1988年12月14日,他被判的所有罪名成立。米高被判處25年有期徒刑,第一次被送進了美國監獄。這個曾經看起來光鮮亮麗、年輕有為的企業家,就這樣變成了一個罪犯。


改邪歸正?
身為猶太人,原本信仰是猶太教的Minkow,在服刑時竟然轉信了基督教,他在監獄裡積極的參與基督教的各項事工,還完成了神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六年後,也就是1995年,他因為表現良好,得到提早釋放。

那出獄之後他就安安份份的過一生了嗎?嗯...也沒有,賺大錢就像是會上癮一樣,讓Minkow沒有辦法戒掉那個賺到大錢,心裏興奮的感覺。只不過這次出獄後東山再起的第一步,是回到他家鄉附近-位於加州Chatsworth的一間教堂擔任牧師,

他除了擔任牧師職務外,還開始與一些CPA會計事務所和教育機構合作,開始在美國各地舉辦有關「如何預防和反財務欺詐」的講座和研討會。靠著他過去的經驗,和小時候打業務電話訓練的口才,很快的,他就再次引起了當時各家媒體的關注,自己也開始上電台節目。還有出版商幫他出了一本自傳叫「Clean Sweep」,他宣稱這本書的收益,全部都用來賠償之前的受害者。他這時已經被媒體譽為一個詐欺專家...

到這邊看來,Minkow好像已經洗白的非常成功了吧?

故事當然還沒結束,聰明又有商業頭腦的米高,開始更進一步的利用他以前的詐騙經驗,反過來打擊犯罪賺取名聲。在Minkow剛上任牧師職位不久,有一名教會的會友請他幫忙調查一家涉嫌詐欺的資金管理公司。Minkow調查後發現,這間公司似乎是有問題的,所以就向聯邦政府發出了警告,最後聯邦政府介入調查後,發現該公司涉嫌一個3億美元的詐欺計畫。也就因為這樣,Minkow在2001年決定創辦一間調查公司,名字叫做Fraud Discovery Institute,專門調查這種弊案,而且還開始和FBI聯邦調查學院(也就是FBI探員的培訓所)合作,一起揪出詐騙犯罪者。當時的媒體也真的是把他捧上天了,據稱這間FDI反詐騙調查公司,一共揭露了十億美金以上的詐欺案。


第二騙
聽起來一切都很完美,Minkow似乎也開始利用他的專長來幫助社會,但一切都是他精密計畫中佈下的網啊~ 當他利用他的新公司FDI調查詐騙案的時候,他也嗅到了一股可以取巧的味道,他早就發現他可以透過從公布這些欺詐報告的行為中獲利。他是怎麼做的呢?沒錯,就是他開始利用內線消息來買賣股票,靠著釋放對對方不利的消息,導致對方股票大跌來操作,然後再跟對方要求和解金來取消控訴。就靠著這樣的手法,他前前後後控訴了許多大廠,比如:賀寶芙(Herblife)、USANA和NuSkin等。2009年,食髓知味的Minkow決定要趁勝追擊,釣一隻更大的魚,沒想到也因此做了一個,導致他再度失敗的錯誤決定。當時Minkow一如往常的發出了一份指控報告,只是這次他把苗頭指到了,當時前三大的房屋建築商龍頭—萊納Lennar,Minkow指控萊納涉嫌大規模欺詐。受到了這個指控的影響,萊納的股價開始大跌,才幾天的跌幅就高達50%,這麼大的事,當然只能進法院解決了。Minkow當然堅持自己的說法,而萊納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控訴米高毀謗和勒索,還利用內線消息操控股票並從中獲利。這官司啊,一打就打了兩年。而且這次米高沒這麼幸運了,在2011年三月,因為萊納死咬著Minkow不放,而Minkow打不過萊納的強大律師團,只好承認了自己的罪行,這次被判刑五年,再次回到監獄,不過他始終辯稱自己是不知道這個是違法的。同時間,Minkow也以自己「不再有資格當牧師」為理由,辭去了牧師一職。有趣的是,在他離職的六個星期前,教會遭了小偷,有50,000美元現金和一堆資產被盜,這...大家可以自行想像...

入獄後的兩個月,教會的會友突然又跳出來,指控Minkow不當動用教會的資金(約$300萬美金)來經營FDI(也就是剛剛提到的那個打擊詐欺犯罪的公司),還以教會成員的名義,假造信用卡,進行不法投資。教會也要求法官把這些也加入罪刑考量裡。在7月21日,已經在監獄裡的米高又再次被加判五年刑,這次罪刑總計是,十年的有期徒刑和賠償約$7億美金,等於之前賺的都賠光了....一直到最近2019年年6月6日Minkow才被釋放。


結語
而這起由一個高中生開啟,又歷經了三十年的詐欺案就暫時落幕了。Minkow的故事除了當時上節目的影片和書以外,也被翻拍成了電影,2011年的時候,由製作人兼導演的Bruce Caulk主導,還有馬克.漢米爾(Mark Hamill 路克·天行者),詹姆士.肯恩( James Caan), 泰莉雅.雪爾(Talia Shire 教父)等知名演員主演,而Minkow本人飾演的是中年的自己,沒錯,他也參了一角!電影原本預計2011年上映,但因Minkow本人在當年被捕,電影的發行就被取消了,後來結局也被做了更改,加入了後來他二次入獄和教堂的那段,片名也從原本的Minkow進化成ConMan,最後整部電影於2018年正式上映,現在在Amazon上也還可以看的到這部電影。

雖然他騙了很多人、犯了很多詐欺罪,但他ZZZZ Best騙局作為史上最大會計醜聞之一,花樣翻新的各類作假伎倆,已經成為會計學的經典教案,也總算是為社會做了一點貢獻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