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君」在共修團體中被公認很懂得佛法,而且向來只閱讀「身著僧衣者」的著作。後來有因緣,聽得一位即將往生師父的一句話,讓「甲君」試著閱讀 平實導師的著作,終於明白自己先前所學,只是 佛陀所說的「相似佛法」;所謂的「相似佛法」───諸如看破一切、放下煩惱、不要執著、一念不生、消融自己、做自己、清清楚楚的念頭、明明白白的靈知、平安喜樂、不要計較、不要貪瞋痴、心好就好、說好話、做好事、結善緣……等等,都只是世間的修身養性而已,與 佛陀所教導之解脫三界生死全然無關,更不用說佛道上之「見自本心,明自本性」的「開悟明心」法門。
經由一段時間的聞熏修習,甲君選擇安住在 平實導師的道場,依著禪淨班有次第的舖陳、由淺入深開示佛法解脫道、佛菩提道觀行法要,如獲至寶般「建立佛法正知見」。原先誤會「正覺同修會」肆意批評出家人、其他佛教道場,轉而全然認同有真參實證、慈悲為懷為救護佛弟子眾法身慧命的「平實導師」!讓我們看看以下「甲君」與朋友「乙君」的一席對話:
甲君:
「學佛都好幾十年了,連自己這個眾生都度不了,還要如何『度眾生』?不要說笑了!」
乙君:
「您以前不是曾說只要自己持戒清淨、少有妄想,甚至修到沒有七情六欲了,對六塵萬法都能『不起心動念』,就是修行人所謂的『一念不生』,就是度了自己這個眾生;您對自己能修到這樣的境界不是很引以為傲的嗎?」
甲君:
「欸!曾有朋友送我一本 平實居士所寫的《金剛經宗通》,我向來是不接受、也不看在家居士的任何佛法著作,但是又聽到一位大陸法師在往生前曾公開呼籲,不要再評論蕭平實了,他確實是有證量的修行人!」
所以就勉為其難的先閱讀朋友送的《金剛經宗通》,看完之後,才猛然覺悟自己的佛法知見錯得一蹋糊塗!」
「沒有閱讀任何 平實居士的書本之前,風聞他愛批評別人,膽敢以在家的身分對出家師父們評擊;如今藉著朋友送書的因緣以及那位往生師父的呼籲,為了自己的法身慧命,就心平氣和地嘗試看看 平實居士的書籍。看了之後方知他對「大名師」之錯誤的佛法落處,都會不厭其煩,一一引經據典加以評判說明,尤其只是針對佛法義理提出論證而已,每本書從頭到尾,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提出法義以外之身、口、意的批評呢,有腦子的人都可以自己比對,確實是如此!」
乙君:
「好,既然這麼說,為了大家的法身慧命,可否舉出一個實例來說明,作法布施?」
甲君:
「引用大家耳熟能詳的經文吧!不是有這麼一段話: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CBETA, T08, no. 235, p. 751, a8-16)
那麼根據您對這段經文的了解,要如何度眾生呢?」
乙君:
「記得您曾說《金剛經》說: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切都不執著』的意思啊!
因而您說做任何事,只要對眾生有利益就儘管去做就好,事情做完之後都不要記掛在心上、沒有任何要求回報的心想,一生中對於幫助眾生的事情,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救了眾生就如同沒有救眾生一樣,心如虛空般,不執著自己有在救護眾生,就是斷我執啊!如此這般,幫眾生的苦滅除掉,讓他們從苦中解脫而得到快樂!」
甲君:
「是啊,我以前是這樣跟大家分享的,因為所有出家法師、大名師講解佛法,都是這樣教導的啊!」
乙君:
「請問這樣有什麼不對嗎?」
甲君:
「因為依這樣的理論修行,基本上還是在『意識境界』裡面用心!是沒辦法跳脫三界、出輪迴!」
乙君:
「能夠這樣修,已經很不容易了,還是沒辦法跳脫輪迴?有這麼嚴重喔?請問什麼是『意識境界』呢?」
甲君:
「所謂『意識境界』,就是我們的剎那剎那生滅變異意識心的境界,比方說晚上睡著了,或者昏迷的時候,正常的『意識境界』了知性就消失了。所以修行的最終目標若設定在『意識境界』,隨時都有斷滅變異、消失的可能,而不知自己的真實真心在哪裡,那當然還是流轉於生死輪迴中,因為這是外於永恆的真實心而求法──心外求法,只是空忙一場;所以五祖才會對六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乙君:
「那您以上的解釋跟『度眾生』有什麼關聯呢?」
甲君:
「一般佛法修行人所得到的知見,是要把污穢的自己修除乾淨,就是在此岸把染污、垢穢的自己淨除乾淨,然後以這個『修行以後得來的清淨自己』渡到解脫的彼岸去!但是這樣的修行目標,只是在「意識心上」努力地調整,認為將雜染的意識修淨,純粹是淨化意識的修行法,而在第一轉法輪的四《阿含經》中,佛陀再三開示,「意識」是依緣才能出生的生滅法,是無常變異、緣滅則散的三界虛妄法;而佛陀所教導的「常住本體」真實心,是超乎三界時空,亙古恆存,這才是佛法修行的主軸,因果輪迴依祂才能建立。很顯然若將「意識」相應的境界相,或將「意識」視為「常住本體」,就是錯認「意識」妄心為真實的常住本我,是違背 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教示的「度眾生」內涵!
讓我們一起看看 平實居士在《金剛經宗通四》頁301、302所開示「滅、度」的真實義:
佛說:「悟了以後應該要去滅度一切眾生,」不是去跟眾生鬼混,不是跟隨眾生專門在世間法上去運作,而是要去「度眾生跟自己一樣證得這個金剛心。」當你證個金剛心時,從理上來講,就已經滅度了!因為已經把五陰給滅了,也就是在所知與所見上面徹底否定五陰了,已經在所知與所見上面度過五陰的境界了;從此不再認五陰為真實法,不管五陰中的哪一個法,不管十八界中的哪一個界,都不認為是真實法,都在所知所見上面把五陰十八界常住的見解滅掉了。否定了五陰十八界就是超過了五陰十八界的境界,不再認定他,否定他,這就是把他滅了。
「度」,就是超越了五陰十八界的境界。幫助有緣眾生也度過五陰十八界的境界,就是滅度眾生。
然而 佛陀教導的大乘佛法修行,無需像聲聞、緣覺二乘人那樣要把五陰、十八界滅掉而入無餘涅槃,反而是要世世取得五陰身作為行菩薩道的工具;而且對大乘修行者而言,在五陰、十八界存在的當下,我們每個人的『自心如來』本住涅槃,與五陰身同在,涅者不生、槃者不滅;真實心---自心如來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叫作涅槃,又何須滅掉五陰身而入涅槃?所以平實居士才會在講經時,以他現觀的證量說出:
『滅度眾生以後,不需再把眾生五陰滅除,因為眾生的自心如來本來就是滅度相。』
如果沒有真修實證,親身體驗,如何能講出這麼一句『與眾不同』的『佛法正知見』呢?」
這位甲君確實有感而發,對於末法時代學佛人滿天下,滿山遍野普傳「相似佛法」,讓他全心投入浸淫其中,一晃就是二、三十年,請問人生有幾個二、三十年可供揮霍呢?
最後,甲君由衷地呼籲:
「相信不少人已經學佛數十載,請問,我們是否如實的熏習了『度眾生』的真正意涵與正知見?如果沒有確實的了解,又熏聞錯誤的知見,自度尚且不暇,又如何『度眾生』呢?」
min9821 wrote:
一直以來,水云大的文章,
我都看不出是在說我,
還是說某些人,
要回覆,也像狗咬刺蝟一樣,
無處下口。
我只能承認,
水云大比我利害很多很多。
我感覺最起碼修養比導師好
你們兩個一搭一唱
搞不好是同一人
學佛最重要是正聞薰習 不造口業
連佛陀都被你們說成偶像崇拜
由正偉法師開示
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嗎?
今天,我們要與大家一起討論的議題是: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嗎?
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嗎?關於這個議題,我們很肯定的說,真正的佛教不是崇拜偶像,而是依循真理探求實相。佛教乃是要實證法界實相心,是一個探求真理的宗教;所以,一個真正的佛教修行者,首要目標就是探求真理,親證實相為先。因為他實證了生命的本源,也就是實證第八識如來藏這個法界實相心以後,進而依循於所實證的法界實相心的清淨體性,而修正自己的五陰行為,這樣廣行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最後成就一切種智而達到究竟清淨的境界,也就是成就究竟的佛地境界。這就是佛教徒應該要有的目標。所以,探求真理、成就佛道,這才是佛教真實的目的與事實。而且,佛教乃是唯一能夠實證宇宙實相的宗教。
並且,佛陀教導弟子們,要按照四依的道理而行,也就是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典不依不了義經典」。也就是說,佛陀希望正信、有智慧的佛弟子們,都是以佛菩薩開示的四依道理而行,希望一切正信佛弟子們,要依循於對法理事實的驗證而信受,而不是依循於對於古今某一有情眾生而信受;因為佛法乃是依循法界實相的真實法理,而不是偶像崇拜於某位有情而失去理智。不僅如此,佛陀還教我們,要依循於法理的本身內涵而行菩薩行,而不是依循於語言文字的表相而已。很多人學佛讀經典,乃至用自己的意識情解去臆測經文,造成誤會而著於表相,這樣就違背了依義不依語的聖教與真理。不僅如此,佛陀還教導我們,要依循於究竟了達正義的正確說法,而不依循於權巧攝眾的方便說法。也就是說,佛陀要我們依循真正的正理而行,不是依循事相上面方便說法而行,也就是,我們依循實質核心而不是看表面膚淺的錯誤認知。佛陀也教導我們,要依循於如法實證的智慧而修、而行,而不是依於世間人我聰明的知識情解。一切身口意三行,應當以解脫的智慧為先導而行,以實相的智慧為先導而行。所以,真正佛教的修行者,要行菩薩行的修行者,應該依循這四依的聖教而行,這樣才是正確的在佛法上修行。
雖然 佛陀教導我們要依法不依人,但是我們對於師長的恭敬,或者對於值得恭敬而有實證功德的人,我們也是要恭敬禮拜供養,乃至隨喜讚嘆;因為這是作人基本的格調,也是作為弟子、作為菩薩該有的行誼。但是一般人誤會佛教,以為佛教乃是偶像崇拜,但是事實上,佛教並不是偶像崇拜;只是一些不明就裡的人,把佛教徒對於諸佛菩薩的禮拜恭敬行為當作是偶像崇拜;那就是誤會佛教,也代表這個人不懂佛教的內容,這是不瞭解佛教內容的人所產生的誤會。這類的人只是看到恭敬禮拜的表相,根本沒有探究實質內涵;因此,當他看到佛教徒對於佛菩薩聖像的崇敬禮拜,就以為是在偶像崇拜。這是很大的誤會和過失,這也表示,這些誤會的人他的所見是膚淺表面而沒有實質,這樣的人不是理性的判斷,因為真正的佛教不以崇拜偶像為修行的要點。禮拜諸佛,是會讓自己生起恭敬心,讓自己心性調柔,去除慢心;同時也使得自己與所禮拜的諸佛結下更深的因緣,而增廣福德,並且產生諸多功德。所以,禮拜諸佛菩薩的行為當中有種種廣大的利益,這些善淨行是學佛過程當中應該要有的次法資糧,可以攝屬在修集福德的部分。但是不明就裡的人只看表面而誤會,因為真正理性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所以誤會是難免的。
其實我們要知道,佛教所教導的目標就是成就佛道,成就福德智慧兩足的佛地境界;所以除了必須要有福德資糧增長之外,也要有智慧功德的實證。真正的佛陀所教導的佛法內涵是非常深廣,其中智慧的實證內容,也是要佛教徒去探求真理,去實證法界實相心,發起了解脫的智慧,發起了實相般若的智慧;並且每個人都能夠依據真理事實,依循正教而行清淨行,最後成就圓滿究竟的佛道。只是世間看表相的無智人或者誤會佛法的人,才會以為佛教就是偶像崇拜;但是,偶像崇拜乃是世間人常常發生的事,不是佛教徒才有,所以跟佛教沒關係。那誤會佛法的人就常常也會發生這些情形,乃至初機的學佛的新學菩薩也會有無知或被錯誤的教導,落入偶像崇拜當中,去迷信盲從偶像。
但是,偶像崇拜所顯示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我們先討論一下,什麼叫作偶像崇拜。一般人認為的偶像崇拜,就是迷信、盲從而且沒有智慧。也就是說,如果某個人對於一些特定的人或者物品,他產生了崇拜而迷信崇仰那這樣不理性的行為,所以,一般說這樣迷信盲從的人,說他是偶像崇拜而迷信。其實這個問題關鍵倒不是偶像崇拜,而是你崇拜的對象是否符合事實,如果不符合事實而迷信盲從,那就是有過失,就是有過失的偶像崇拜;因此,關鍵是否要符合事實,符合法界事實,符合現象界的事實。如果一個人他追求真理,遵循真理而行,因此對於真理事實乃是恭敬崇拜,這樣的行為並不是迷信,同樣也不是盲從,也不是沒有智慧,這樣的人乃是有智慧的人。因此,不能說對於真理賢聖的恭敬禮拜,說他叫作偶像崇拜,叫作迷信;因為對於這樣的真理事實的恭敬、尊敬,並沒有墮入迷信盲從而沒有智慧的過失當中。
再者,崇拜者是否迷信,是否盲從,是否沒有智慧,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也就是說,落入迷信盲從的情形是不好的,所以關鍵乃是有沒有落入迷信盲從、沒有智慧而不符合事實情形。我們看怎樣的情形才是偶像崇拜又盲從迷信無智呢?這些都不是佛法當中的,都是世間人所行的,所以,偶像崇拜的問題這是個人的行為,是迷信盲從而且無智,與佛法無關,乃是個人的根性就是屬於迷信者,根本不是佛法的問題。所以說指責佛法偶像崇拜這是有過失的,因為偶像崇拜都是人的問題;也就是說,這類的人他對於佛法三乘菩提的內容他不如實知,因此他在自己的我見、我執、我所執上面用心,所以所作所為都落入無明深坑當中,因此迷信、無智而偶像崇拜。
我們舉例來說,譬如世間人,一聽到某種物品乃至藥品可以治百病,就一窩蜂的去搶購,根本沒有經過思考驗證,這樣的人就是迷信傳言,對於傳言偶像崇拜而迷信。又有人迷信於廣告說詞,因此不加以選擇,衝動,那這樣也是偶像崇拜;他崇拜於廣告說詞,輕微者損財,重大者傷身害命,比比皆是;這樣的人就是對廣告詞產生了偶像崇拜,不加以智慧簡擇,迷信盲從廣告詞,這也是一種迷信的偶像崇拜。
又例如,有的人聽說十字架可以驅魔,因此所在之處到處掛滿十字架,不管金屬的、木製的、陶瓷的,乃至紙張列印的十字架,全部都拿來當作趨吉避凶的護身符。這樣其實是迷信十字架,迷信這個圖騰,對於那個十字架圖騰產生崇拜迷信盲從的無智行為,這個十字架就是他的偶像。十字架根本沒有驅魔的功能,根本沒有趨吉避凶的功能,只是人們誤導迷信的說法。因此,這類的情形常常在世間人當中發生。
同樣道理,一般世俗人迷信某位大師,產生迷信於偶像崇拜的行為,認為這個大師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如果經過他的加持之後,就可以官運高昇或者財運亨通;或者讓他摸摸頭、灌灌頂,或者給他一個符咒、加持某件衣服,就可以這樣事業一路順風、財運亨通,結果最後是跟鬼神打交道。這樣的行為根本沒有智慧可說,都是一些世間人常看得到的偶像崇拜情形。
另外一種乃是初機的學人、新學菩薩,因為他沒有正確的佛法知見,所以執著於世間有漏的境界而迷信,迷信於大師,迷信於名師,迷信於這些大師錯誤的教導,因此信受某些混入佛法的外道誤導,這樣努力來修。譬如說修財神法,不管黃財神、紅財神、黑財神、白財神,各色的財神統統都修,這樣耗盡了錢財,破財,結果不僅沒有發財,還欠債負債很多,這就是他對於財神法、對於這些假象大師產生偶像崇拜的迷信無智行為;結果反而是教財神法的外道賺進大筆的鈔票,修財神法的信眾破盡錢財。這也是標準的迷信偶像崇拜,但是這不是佛法,乃是個人沒有智慧誤會了佛法,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正確的佛法知見,而產生被誤導的現象。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譬如之前我們台灣南部遇到大水災,就有一些沒有智慧的人,找來一個有名氣的外道來唸唸咒,辦個法會,有模有樣作個樣子,以為這樣子可以消災祈福。但是,不知道這樣的外道,他私底下卻是廣傳外道淫欲的雙身法,根本沒有解脫的實證,也沒有法界實相實證的智慧,本質上比一般的凡夫都不如的外道。但是,眾生卻是迷信盲從而偶像崇拜,結果這些迷信者還是繼續的盲從無智,並且捐輸了大筆的錢財,給這個修雙身法的外道帶去國外。這樣找一個修雙身法的外道來祈福,這也是一個很標準常見的偶像崇拜的沒有智慧情形。所以,根源問題就是因為迷信、盲從、沒有智慧的緣故。
同樣的情形,我們也常常看到有人說,傳說某個大名師乃至是什麼大菩薩轉世,因此對於那個假冒的佛菩薩產生了迷信盲從的偶像崇拜,這樣偶像崇拜乃是迷信盲從沒有智慧。這一類人非常多,因為假冒佛菩薩名義的人非常多,不外乎就是要騙財騙色,廣撈信眾的錢財,他們對於三乘菩提的智慧根本沒有實證。這類的假冒佛菩薩很多,因為眾生對於佛法的知見不瞭解,所以被他們籠罩。因此,眾生不知道佛法當中解脫道的正理,也不知道佛菩提道的正理,而產生了盲從的情形,被這些外道們吹噓自己是某某菩薩轉世,因此而被誤導。而我們檢視這些附佛法外道的行為,大部分都是在你迷信於他以後,男信徒就希望你捐輸大筆的錢財;女信徒就希望妳除了捐錢財之外,還說妳業障深重,要幫妳消災解厄,要大師幫妳親自加持,誘拐這些女性徒來修雙身法。這樣騙財騙色都是無智的行為,都是盲從的偶像崇拜,全部統統違背佛教所教導智慧為先導的要領;因為 佛陀所教導的,大家是要依智不依識,應當依於智慧為先導而行;而眾生大多是因為對於佛法知見的欠缺,所以容易被這些錯誤的說法誤導。
所以,如何建立正確的三乘菩提知見,是很重要的工作!我們這一系列三乘菩提的電視弘法節目,就是希望依據 佛陀的聖教以及法界實相的智慧而說明,希望讓廣大的信眾、眾生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而不被錯誤的邪師邪見所教導。希望大家,如果能夠常常收看我們的節目,漸次建立正確的三乘菩提知見;那這樣子的話,再配合我們出版的許多書籍來看,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有所進步,而不被籠罩。歡迎大家至各地正覺講堂索取我們相關的書籍,那同時也配合三乘菩提、三乘經典來比對驗證,這樣就能夠遠離迷信而建立正見。如果你能夠這樣正確的吸收佛法正知見以後,就不會再落入被附佛法外道而誤導落入迷信的偶像崇拜當中。
我們再說另外一種迷信無智的情形而落入偶像崇拜的過失是什麼呢?就是有的人自以為是,是崇古賤今,他以為自己中文很好,他自己讀了古人的著作,就認為古人所說的一定正確;而不瞭解它當中的內涵是否正確,一味的迷信古人,因此崇拜古人的著作,完全沒有智慧來簡擇。例如古時候有許多沒有證悟的大師,他所說的內容完全落入意識的境界,卻號稱是開悟;這些人迷信於這些古時候大名聲的大師,完全不依智慧而簡擇,對於古人還有他的著作,產生了迷信的偶像崇拜,完全沒有智慧可言。
又例如,有些外道混入佛法當中,然後他的後代宣稱這個外道古人的祖師是「至尊」,號稱這個祖師叫作「第二佛」。但是眾生因為無智,因為迷信盲從古人,不依於 佛陀的經典開示,不依現象界、實相界的事實來檢查,就這樣一昧的崇拜,一昧的迷信盲從而信受,這也是一個很標準沒有智慧盲從而迷信的偶像崇拜範例。所以,這些迷信盲從古人所說,根本不符合 佛陀三乘菩提的聖教,也不符合法界實相的事實,只是戲論一場罷了,根本不是佛法;但是眾生卻是無智,而且卻是盲從於迷信於古人,因此產生這類遠離佛法正見的盲從偶像崇拜情形,誤導的情形非常多!
我們再說另外一種遠離佛法正理的迷信偶像崇拜是什麼。譬如學術崇拜,對於學術崇拜的偶像崇拜,他認為學術界的證量是高於實際修證的,認為多讀了很多書就是證量很高。他看到很多人有了博士學位,就說真正修證高的是要佛學博士學位的實證才高;結果大家盲目的崇拜學術,而放棄了實證,落入了文字情解當中跟迷信當中,這也是一種偶像崇拜。而甚至最有名的崇拜學術就是,出家當比丘結果崇拜學術來毀謗佛法,接受十方的供養卻毀謗佛法,造書立論說「阿彌陀佛是太陽神的崇拜」;這樣毀謗淨土聖教的行為,其實也是偶像崇拜,迷信於學術的一個結果。所以,這樣的人在經典當中說這種人叫作獅子身中蟲,是一種迷信的偶像崇拜。這是遠離佛法的真修實證,也是眾生常常看見的表相。
另外一種偶像崇拜是什麼呢?譬如對僧衣產生了迷信的偶像崇拜而沒有智慧,以為穿著僧衣出家就代表證量比較高,產生了憍慢而崇拜僧衣,而對於真正有實證的菩薩反而棄捨。這在古時候就發生了。譬如古時候中國有一個無著比丘,身著出家穿僧伽黎,但一位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幫助他到兜率陀天謁見 彌勒尊佛;自己因為僧衣崇拜,看到 彌勒尊佛三次,都不恭敬禮拜的求法,所以 彌勒尊佛也不知道如何教導他。因為天界沒有現聲聞相的比丘,彌勒菩薩在天界示現天人相,穿著天衣戴著天冠。這個無著比丘執著僧衣,卻喪失了親見妙覺菩薩的機會,這是何等的愚癡行為啊!就是因為他迷信於僧衣,崇拜於僧衣的偶像崇拜過失,所以產生了崇拜僧衣、迷信僧衣的這個偶像崇拜過失,親見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的時候,卻喪失了道業增上的大好機會。這樣無智崇拜偶像是這些個人的煩惱性障行為,並不是佛法所教的內容。所以,現在的人以為出家僧人就是代表有實證佛法,而以為現在家相的菩薩證量比較差;可是大家卻沒有發覺說,這些偶像崇拜都是這些個人的行為,全部是凡夫的心性、煩惱,完全沒有佛法的關係,是個人的行為。
佛法的實證其實跟穿僧衣並沒有直接關係。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每天禮拜的 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這種種的大菩薩,這些等覺菩薩、妙覺菩薩們,統統都是示現在家相;可是示現在家相,他的證量會比一個穿著僧衣的沒有實證的出家比丘、比丘尼差嗎?大家看七大菩薩當中,只有 地藏王菩薩現聲聞出家相。我們從這個現象來看就知道,佛法的證量跟穿僧衣並沒有實質的關係;乃至於佛法的證量是因為他的心性上面能夠調柔,心性上面的清淨,智慧上面、解脫上面、行為上面能夠清淨無染、智慧增上,這樣的功德才是佛法,並不是那件僧衣呀!所以,這種有著僧衣崇拜的心結,其實有這樣過失也是落入到偶像崇拜的迷惘當中,也是一個很大的一個過失。
所以說,我們信受因果正理,應該要以智慧為先導,應該要依法不依人。佛陀教我們不要迷信於偶像崇拜,所以,佛教不是崇拜偶像的,佛教是講求實證,講求真理,不依迷信而行,所以講求智信。
今天的時間關係,我們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