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有大專院校因為招不到學生而倒閉
新聞也好或是網路留言也罷,都喜歡直接將原因歸結於少子化
但我稍微看一下教育部的資料,發現這是不對的
理由有二:
第一,學校規模可大可小,有的學校雖然人數少,但卻有著漂亮的註冊率
最極端的例子是崇德學院,全校總共只有69人,但是註冊率卻是連續4年100%

換句話說,即便每年學生數量在減少,學校也可以朝小而美的方向發展
很顯然各大學校的決策層都知道這個道理,並且有在執行
但有些成功,如中信金學院,也有失敗的,如稻江學院
比較這些學校的差別,才是探知真正原因的方法

從另一方面,學生排名在中位數的的學校為高醫大,約6500名學生
註冊率有著近9成的佳績,反觀美和科大人數高於高醫大,約6600名學生
但註冊率卻60%左右
所以一所學校辦得成功與否,不在於學生人數
因為即便是相近的人數結果也很可能不同


第二,全國學生總數固然在下降,但為何有些學校仍能招收大量的學生
有些卻招不到人?

如僑光科大及正修科大雖然是分數靠後的私立學校,卻擁有超過萬人的學生人數
並且近四年註冊率有著80~90%以上,但是有些學校在招生上卻困難到無法生存?
這已經不能簡單用"學生偏好國立和前段私立"去解釋了

綜上所述,一所學校退場的原因直接歸因在少子化是相當粗暴的
畢竟即使是少子化,有些學校依舊招來大量學生
就算全國學生人數不斷減少,一些小規模的學校依舊有著漂亮的註冊率
因此學校辦的不成功,用一句少子化來解釋是荒謬的

所以我認為之所以會有學校倒閉,真正的原因不是少子化
而是這些學校自身存在結構上的問題
即便少子化停止,乃至連續十年學生總數不變
這類學校相信照樣是難以繼續經營下去的
文章關鍵字
招不到就倒囉
反正國家會接
當紀念館也不錯
沒有人的地方哪裡都是天堂
大專院校招不到學生本來就不是少子化的問題
一狗票阿哩阿雜的職校拼命升格大學,學院
一堆沒聽過的學校一直冒出來

根本沒少子化這回事
每次帶小孩去參加活動都一堆小孩在搶
像兒童樂園,排到誇張
還有去看診,小朋友多到排到門外
我小時候跟本沒看過這麼多小朋友
基本上這觀點沒錯
教學品質好的學校,不就還是招到不少學生嗎…
學校爛就扯少子化........

有錢的送國外刷ABC學歷、也比私校強N倍~其碼崇洋心態在亞洲很難滅除。

沒錢的進私校、出來也頂過40K.........職場挑人就是強者吹冷氣、弱者清糞坑的地方。

另台灣學德國職校、總是學半套、搞到全世界都知台灣私校仲介、專坑外國學子打黑工。

大學專科私校倒光光就是救青年學子最好的出路、反正企業也當高職生在用、薪資也沒蓋高尚。
book110 wrote:
學校爛就扯少子化........

有錢的送國外刷ABC學歷、也比私校強N倍~其碼崇洋心態在亞洲很難滅除。

沒錢的進私校、出來也頂過40K.........職場挑人就是強者吹冷氣、弱者清糞坑的地方。

另台灣學德國職校、總是學半套、搞到全世界都知台灣私校仲介、專坑外國學子打黑工。

大學專科私校倒光光就是救青年學子最好的出路、反正企業也當高職生在用、薪資也沒蓋高尚。

德國嗎?

我確實贊成,有機會的話,台灣多點人選讀 ...

包浩斯大學 ( Bauhaus Universität Weimar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考大學不光是只要個大學文憑而已
還要是個別人覺得口碑不錯的大學
這樣才能有助於將來找工作

少子化其中一個現象就是只生一個
家中所有資源都給這個小孩
當然會希望念所不錯的學校
而不是那種隨便考也能上的學校
社會人士只在乎自己的薪水多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