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選市長前鋪好的筆直大路,
現在又補的坑坑巴巴,
突然想起2004年表演工作坊,
方芳的單口相聲...

這梗至今,還是沒過時呀...
文章關鍵字
getyou wrote:
眼看著選市長前鋪好的...(恕刪)


這是不容易的事
道路地下埋有:電力管線,自來水管線,汙水管線,電信管線,瓦斯管線,網路管線,有線電視管線,排水管線......
分屬不同機關及公司,各自發生開挖的需求時間不同,如何整合呢?誰來整合呢?
理論上可以建設地下共同管道,讓這些管線整合進去,但是開挖建設地下涵洞通道的成本高(如果動用潛盾機成本很高,看捷運地下工程就明白),工期影響很久,這種方案如何爭取到預算呢?而且花了大把預算(人民稅金)建設後,只是讓那些使用機關及公司後續使用。
如果造價費用讓使用單位分攤,他們就轉嫁給終端客戶,民眾願意嗎?
而且在台灣的氣候環境條件下,地下涵洞管道有滲水進水疑慮,那些電氣網路瓦斯相關管線可是禁不起泡水的。
綜上,現在的管線安排模式是現實條件考量後的折衷方案。也許在局部地區可以去推動地下共同管道(例如一些新設的重劃區或科技園區等的基礎工程是有建置的),但大範圍區域要推動的話,可能得先看大家願不願意多繳稅多繳費,有錢才能辦事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