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買房子以1200萬入手。
得知前屋主以790萬買入,卻不覺的買貴很多很多!還期待未來他自己賣出也會賺個三四百萬再賣出。
平常我們去買個衣服、 生活用品、繳個電費,差個幾十元 幾百元,卻覺得差很多。平常婆婆媽媽去買菜,幾十元斤斤計較,一遇到買房子時, 大家都變盤子了!
阿房子差3,4百萬的金額,一點都不覺得心痛?
人性真奇妙
                                        
                
這在經濟學.心理學,稱為心理帳戶
這大概是在說,人的心理,對於各個事物,都有一個無形的帳戶
比如說,飲食.水電.休閒.感情...等等
我們會默默在各個項目設下一個帳戶
當然這些帳戶會根據主人的喜好.偏好,而有著不同的存款,但彼此不能互通
也就是說,這個帳戶的錢用光了,就是用完了,主人不會去動用其他帳戶的錢
舉個例
大家都知道我是路跑選手,所以我"運動帳戶"的錢特別多,一雙跑鞋4.5千我也買下去
既然一雙4.5千元的跑鞋我買的下去
那為什麼一雙200元的室外拖鞋,我要站在那邊考慮好久?
各位知道問題出在哪嗎?

這問題就出在室外拖鞋在我心中是歸類在"生活帳戶",而不是最有錢的"運動帳戶"
我在生活帳戶的存款不多,所以多花1元我都覺得貴,你了解意思嗎?

所以人性真的像你說的,對數字不敏感嗎?我認為這有討論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