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通膨 很多人都很有感吧

很多人都怪政府 但吃個飯就叫富邦達 送

沒事就出國玩 能怪誰呢?

我是覺得通縮應該要來了

至少已我來說 我已經在做一些能省錢的事了 雖然幫助不大 但有做總比沒做好
1.自己煮來吃 (youtube 有教一些五分鐘煮一餐 才發現 傻瓜麵就是 市面上再賣的拌麵
成本不到10元 ,一坨麵吃得飽,市面上一袋五包 還是三包 有名的要賣到 一百多塊,一包麵吃不飽
都要煮,所以直接比原料價格即可,買泡麵吃 既不健康 也不一定省錢)

2.減少去吃到飽 真的很久沒去了 之前有去吃到飽火鍋 之前還有 提供 冰綠茶 冰烏梅汁
現在都沒有了 只有可樂 汽水 那種罐裝以飲料 價格提高 種類卻變少

3.出去玩都去免費的景點
假日去遊樂園,都是人擠人 而且門票不便宜
現在改成 野餐 放風箏

4.還有沒事就在家放空減少出門花錢的機會


以上 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人 有其他省錢的方法

不要叫我去兼差開源 我覺得正常上班已經很累 不想要 連休息都不得閒
文章關鍵字
有多餘的錢定期買硬資產抗通膨 黃金 烈酒 股票 資金大可以買土地 店面 收藏品等

省錢以下方法參考看看

1:自己買塊地 自己種菜 畜牧 農作物
2.申請低收 接受政府或慈善單位的愛心食物
3.加入fb的剩食分享社團
4:到廟裡吃平安餐 基督教聚會也會提供餐點
5.其他暫時沒想到 可自行腦補一下
大通膨是貨幣沒價值的反應
印出來源源不絕的增量鈔票
是要怎麼去換總量不變的資源???
其實不是通膨可怕
是你手上的約當現金沒有購買力

多少也知道現在黃金白銀怎樣漲吧?
不是戰爭讓黃金跟白銀變高貴了
是這樣的漲幅才是合理的購買力反應

生活能做的節約
沒辦法改變這個總體經濟方向
大部份的人生活抗風險能力都會愈來愈不足

最終還是要找到維持購買力的資產運作
身在台灣,不關心國際局勢的人很多

許多國家貨幣貶值是坐雲霄飛車的
台灣又怎能置身事外?

對大部份人而言
與其專注在生活的節約小步伐
反而更要積極的運作自己的資產置換
維持同等購買力
減輕政府稅賦、公共事業收費等應該列入第一考量。
上面的東西,約當中低階勞動服者近一個月的薪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