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表示,應讓企業有足夠時間準備因應對策,像是新加坡、日本在起徵時費率較低,我國應仿照新加坡碳稅費率,以「先低後高」模式分階段滾動檢討。
中鋼(2002)表示,環境部依高碳洩漏風險產業等設計相關配套措施,雖有顧及產業所面臨困境,但即便有配套,「中鋼仍需繳交高於國際鋼鐵同業所繳交的碳費」,將會積極減碳,並向環境部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以取得優惠費率,減緩碳費衝擊。
不過,鋼鐵業的煉鐵原料為冶金煤、焦炭等,實施碳稅國家幾乎都豁免,僅南非例外,但只要符合特定條件仍有豁免優惠;至於採用總量管制例如歐盟、南韓等給予高額度的免費碳排,類似免徵的效果。根據試算,如中鋼未能爭取到優惠費率,在台灣所擔負的碳費費額,與中鋼設置於歐盟相比較,中鋼1年須多負擔新台幣10億至12億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50560
Thrillwork wrote:
碳費不應高過出口競爭國
工總表示,應讓企業有足夠時間準備因應對策,像是新加坡、日本在起徵時費率較低,我國應仿照新加坡碳稅費率,以「先低後高」模式分階段滾動檢討。
中鋼(2002)表示,環境部依高碳洩漏風險產業等設計相關配套措施,雖有顧及產業所面臨困境,但即便有配套,「中鋼仍需繳交高於國際鋼鐵同業所繳交的碳費」,將會積極減碳,並向環境部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以取得優惠費率,減緩碳費衝擊。
不過,鋼鐵業的煉鐵原料為冶金煤、焦炭等,實施碳稅國家幾乎都豁免,僅南非例外,但只要符合特定條件仍有豁免優惠;至於採用總量管制例如歐盟、南韓等給予高額度的免費碳排,類似免徵的效果。根據試算,如中鋼未能爭取到優惠費率,在台灣所擔負的碳費費額,與中鋼設置於歐盟相比較,中鋼1年須多負擔新台幣10億至12億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650560
因此,應不應該贊成,
科技業前進 歐盟國家 設廠 的時候 ...
乾脆找中鋼一起去設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