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人比現代父母更會育兒
更新日期:2010/09/23 22:18
(中央社台北23日電)為人父母是一門古老的藝術,藉由追溯過去狩獵採集者(hunter-gatherers)的育兒之道,似乎能夠讓我們學到一點經驗。


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心理學家宣稱,現今任由嬰兒哭泣、讓他們長時間留在手推車和汽車座椅上、不准他們自由徜徉戶外的作法,正培育出「官能不良的一代」(dysfunctional generation)。


據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Dame)的教授納瓦艾斯(Darcia Narvaez)指出,早期社會比許多21世紀的家庭更懂得如何做父母,他們的孩子常被摟抱並被帶出戶外,從來不會放任哭泣不理,他們花許多時間在戶外活動,餵食母乳數年而非數月。


她說:「我們的研究顯示,道德根基源起生命早期,源起嬰兒期,但現今的育兒之道,越來越剝奪後代邁向幸福快樂和培養道德意識的機會。」


納瓦艾斯率領3項在美國進行的研究,其中1項研究包括觀察3歲幼兒的家長如何養育孩子,並與過去狩獵採集者的覓食社會做比較。


納瓦艾斯發現,不像現代父母,古代社會比較仰賴大家庭照顧子女,她說:「爸媽以外的人也同樣愛著這個小孩。」他們也更可能及時回應嬰兒的哭鬧。


納瓦艾斯說:「像這樣溫暖且及時的提供照料,能夠讓嬰兒在未來數年形成人格和應對世界的能力時,保持大腦冷靜。」


「同時,我們的遠祖有許多時間被他們的母親抱著、呵護著,彼此形成緊密連結,而且他們沒捱打過。」


除此之外,孩童也花更多時間在戶外玩耍和探索,而不是獨自待在室內。


這位心理學家說,研究顯示,沒有花費足夠時間玩耍的孩子,更容易發展過動和心理健康問題。


哺乳也是另一項差異。數個世紀前,母親會持續哺乳直到孩子大約5歲左右。


這項將於下月一場美國會議發表的研究結果,與一些育兒大師的建議背道而馳,這些育兒大師允許「控制哭泣」(controlled crying),並且適時孤立行為不端的孩子或任他們待在房間內。


納瓦艾斯指出,研究顯示,美國兒童在過去50年內的幸福指數下降。英國另一項研究也指出,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不斷增加。


她說:「年輕人普遍存在焦慮問題。孩子在幼年沒有得到他們需要的情感滋潤,往往傾向自我中心。他們和在溫暖且及時回應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不同,缺乏和同情心相關的感情。」(譯者:中央社盧映孜)990923
想想好像真的是這樣耶

現在的父母也很不簡單
以前的父母也很不簡單


我想再過幾年科技進步點...

嬰兒將會出生後就放在飼育箱....

這裡是簽名檔吔
所以才有說法是
長大後的不安全感是來自於小時候情感未被滿足
放任小孩哭真的不是個好方法
應該是要去找出問題吧
找出小孩為什麼要哭
而不是小孩一哭就直覺他在任性
認真就輸了♥
因為穴居人不像現代人大多是職業婦女,所以有很多時間可以陪小孩。
而放任孩子哭,會讓我想到百歲育兒派的帶小孩方法@@
貓娘娘 wrote:
因為穴居人不像現代人...(恕刪)


其實說穴居人不像現代人要工作
不如說是SOHO族吧,穴居人應該是指採集狩獵為生的時代
那時女性負責採集,就是媽媽揹著小孩在棲息處附近採集食物囉
可是現在應該沒什麼公司可以接受女性員工一邊照顧小孩一邊工作吧

之所以會有這些產物存在
也是因為生活習慣的改變
穴居原住民當時沒有汽車代步...也應該還未馴獸當成交通工具
車速也沒那麼快
當然不會有安全座椅出現
就像以前過敏兒好像很少
但是現代過敏反而習以為常了
不也都是生活習態改變所造成的
不過我真覺得小孩子就放手讓他們去探索
因為他們真得懂得從觀察中學習
這點我也正在學習中呢

wellcome to my blog http://www.wretch.cc/blog/g90051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