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醫院看到這樣的老母子,媽媽溫順脾氣好,兒子會怪媽媽這不小心那不注意,我說的妳不聽醫生說的妳才聽,雖不至於太兇但就是像在唸小孩,兒子離開後別人問媽媽妳兒子怎麼可以這樣對她,她不介意得說他也是為我好,而且是有用心照顧她。

妳們覺得這樣的關係有沒有問題?
文章關鍵字
九帶犰狳 wrote:
常在醫院看到這樣的老...(恕刪)

沒問題。只要確實是為了老人家好 有時候老人家比較固執 這時候確實得加重口氣像唸小孩一樣
另一個例子是我一位親屬,她的母親年老臥床很久,但她照顧的無微不至,一點褥瘡都沒有,每天都煮碎肉稀飯餵媽媽,後來媽媽很虛弱不吃了,她很著急一直呼喚也沒用,終於不得已輕輕打了媽媽一巴掌讓她開口。她媽媽走後很多年她還在懊惱那一巴掌。

這讓我不禁思考我們要怎樣才是真的孝順?讓她陪我們久點嗎?在父母氣力快放盡時還要求她們再努力一點,好讓子孫成就孝順之名?極限再哪?
碎唸的身分對調了,但相信出發點都是好意的
長輩有時候可能會比較健忘需要多一點耐心
要先看一下,這對母子,各自分別是幾歲了。

九帶犰狳 wrote:
常在醫院看到這樣的老母子,媽媽溫順脾氣好,兒子會怪媽媽這不小心那不注意,我說的妳不聽醫生說的妳才聽,雖不至於太兇但就是像在唸小孩,兒子離開後別人問媽媽妳兒子怎麼可以這樣對她,她不介意得說他也是為我好,而且是有用心照顧她。

妳們覺得這樣的關係有沒有問題?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有些實情並不一定是當下看到的
感覺兒子也是為媽媽好,應該是很擔心才會唸
有時候就是會不小心激動了一點
出發點是好的,當然還是盡量口氣好一點最好
有時候父母老了,小孩也大了
角色就會有點交換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