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為了安全,如果寶寶半夜突然嗆奶或是翻滾沒注意到,那就後悔也來不及。只是當時還是個雲爸爸,寶寶還在媽媽肚子乖乖躺著。所以想歸想,遲遲沒有下手的衝動。
直到寶寶出生後,才知道原來寶寶幾乎就是吃跟睡(外加無眠的爸媽


時間咻咻咻來到寶寶7、8個月大,原本以為監視攝影機應該是用不到了,但是當寶寶開始學會爬行之後,一切開始變得不一樣,而原本正想要省起來的攝影機,感覺好像又開始需要了...


拆家囉、拆家囉。
最後讓我下定決心的點是,當寶寶開始會翻滾、會爬行、甚至扶站之後,真的很像一頭失控的火車,不該爬進去、不該爬上去、不該吃進去的,他通通會示範N遍給你看。而通常白天到了寶寶短暫睡眠的時間,我們都會帶寶寶去另一個安靜的房間睡覺,主要是怕我們大手大腳的容易吵醒寶寶(寶寶床鋪離我們書桌及門都很近),另外就是希望寶寶能儘早獨立,能安穩在個人房,自己睡覺自己醒。

通常寶寶睡醒了會哭鬧一下,在隔壁房間聽到的我們就會過去抱抱他,開始準備餵食或是跟他玩,只是有一次他睡醒後異常安靜,自己在床上爬來爬去,衝過了頭就不小心掉下床,嚎嚎大哭,雖然沒有什麼嚴重的外傷,就是頭的側邊稍微腫個包,但對爸媽來說就是相當心疼。

無理取鬧的哭很煩人,但受傷痛痛的哭連父母也心痛。
從此以後,雖然還是繼續讓他在另一間房午睡,但多加了一台攝影機可以隨時關注他睡醒的動態,只要手機鈴聲一響,就知道房間裡有狀況,能夠直接反應,真的感覺安全不少。
以上是有點長的前情提要,重點還是擺回來剛入手的這台監視攝影機:FOSCAM X5。
先來個精美(?)的開箱

500萬的畫素,可達1080P的解析度,可以讓我們很清楚的觀看監控畫面。

配件其實並不多,除了圓圓可愛的大頭主機,可鎖螺絲的底盤,因此也附上兩根螺絲及膨脹管,若是有安裝在牆上或是天花板的需求者,可鎖上使用。最後則是充電線,這款攝影機並沒有儲電功能,必須要連接著電源線方可使用,但可惜的是目前插孔不是用主流的Tpye-C,而是上一代的USB-A to Micro USB插槽。也許是因為攝影機沒有快充需求,所以選擇另一套成本低的充電模組吧。


屁股後就是電源孔及網路線插槽,由於攝影機已經有配備wifi,但為了長時間不斷訊或傳輸干擾,還是有提供有線網路來作使用。

在攝影鏡頭的下方,是放置micro SD記憶卡的孔槽,最高可支援到256GB的記憶卡。這是我目前使用的SD記憶卡,想著容量大一點應該能儲存更久的時間吧。至於256GB能儲存到多少畫面容量呢?後面再跟大家說明。

以上是外觀介紹。
當初在選擇寶寶攝影機的時候,也考量了非常多款式,包含Cubo Ai、pixsee等這些知名廠牌,它們無論在外觀設計或是給寶寶用的內建搖籃曲、自動存取拍照等額外功能,都非常的吸引人,但是這價格都是7、8千甚至上萬,實在是讓我糾結好一段時間,畢竟寶寶現在也大了一點,胡里花俏的功能是不是有必要?但是價格低一點的品牌,又怕拍出來的畫面模糊不清,100~300百萬畫素的影像畫面好像有點難拿出來再作一些後製剪成紀錄影片,因此在這裡卡了好久。
最後看到這台FOSCAM X5,竟然有500百萬畫素,對比市面上的監控攝影機品牌(撇除專業級高清攝影機系統),算是相當高畫質,對於很希望能持續拍到更清晰監控畫面的我來說,是相當誘人的。然後再對比價格後,打破了當初的糾結,直接入手了這台FOSCAM X5。

沒有太多花俏的功能,不能播放安撫音樂,也沒有跟拍之類的功能,很難說這是一台深受爸媽喜愛的“寶寶攝影機”,但是卻挺符合我當初的需求:高畫質表現。等寶寶更大了一些,不再需要用這類監控攝影機來一直關注寶寶的活動,也許放到其它地方/場景,還是同樣能發揮出高畫質監控攝影機的效果。
那就先來看看使用一段時間後,能不能發揮出如我當時構想的狀況吧。
接上電源,插入SD卡後,還需要先下載專用APP,才能夠真正進到操控環節。
進到APP畫面,註冊完後,依照指示說明連接到攝影機即可使用。但必需要注意的是此台監控攝影機需透過wifi的2.4GHz頻寬才能連接,無法使用手機用的5G頻寬。
最後將APP與主機配對完成後就可以進入到監控畫面。
- 選擇添加方式
- wifi配置
接下來看看使用畫面吧。

主頁可以看到當前畫面,但這裡的影像不是最即時,而是剛進APP後,鏡頭紀錄的最後畫面。不過沒關係,最即時的畫面則可以透過點選主頁上方的影像進去觀看(就當它是一個按鈕功能),等到進去次頁後,除了觀看畫面之外,其它主要功能包含即時觀看、回看、拍照、甚至麥克風對話,大多都會在這裡進行操作。
- 室內燈源下畫面
- 黑暗中夜視畫面
上方就是最即時的錄影畫面,畫面相當的清晰,只要有部分光源,看起來就像是白天,而且即便是關燈全暗的狀況,也可以透過非常好的紅外線夜視功能清楚觀看影像畫面。
而在這裡也可以直接操控鏡頭的上下左右,鏡頭可以擺動的範圍也相當大。

在即時畫面下方的四項功能分別是(1)警報、(2)拍照、(3)麥克風及(4)錄影。(1)警報器的功能是畫面有出現人物時機器會發出警報,通知在附近的人來查看狀況,只是因為太吵,容易吵到Baby,所以我通常會關閉。

(2)拍照和(4)錄影功能就不用多說了吧,可以將現在畫面直接拍照存進手機,或是按下錄影鍵開始錄影,影片格式則是mp4。
(3)麥克風則是可以遠端對話,但聲音的傳輸質感當然不比直接拿手機講話來的清晰,就是主打方便。
下方畫面的其它功能一一說明。

▲雲端儲存:若擔心記憶卡容量,可以直接訂閱雲端服務,而看價格也相當便宜,一年只要100元不到。

▲錄影回放:我最常用的功能,能夠直接回去看前段時間的錄影畫面。值得一提的是,在時間軸有紅色的部分,才是有記錄起來的畫面,通常是畫面人物有移動時才會進行儲存(這是我透過SD卡的紀錄方式,不知道透過雲端服務的話會不會全部儲存),我覺得這也是相當貼心的設計,不會一直花費容量去記憶空畫面,大大節省記憶卡容量。

右方甚至可以直接下載該段錄影畫面到手機或電腦,儲存格式為mp4,非常方便。
▲分享設備:若家裡有多人會想觀看監控攝影機,可以請親友下載APP並註冊帳號後,邀請他們進來觀看,但由於現在主要都只有我在看,所以畫面沒顯示共同觀看人。

▲智慧偵測:可針對畫面有人物進行移動時,或現場有聲響時推播訊息進手機。


然後手機就會一直有推播訊息了(之前調3分鐘發一次,響到讓人緊張兮兮,後來才調成10分鐘)。
▲雲台、常看位置:除了在攝影機畫面上進行滑動可以調整鏡頭之外,也可以從雲台這個地方進行調整,而在這裡調整時甚至可以紀錄鏡頭的喜愛位置,更方便使用。紀錄好之後,就可以在旁邊的常看位置直接點選成最佳鏡頭位置。


▲燈光控制:主要控制紅外線開關,建議選擇自動即可。

▲設備訊息:紀錄設定好的攝影機名稱,UID、MAC位址及正使用的網路IP位置等資訊。
最後一提的是,APP還能透過亞馬遜的Alexa或Google進行綁定後,直接在統一介面上來操控Foscam,可惜我都沒有常用這些功能,但對於常用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整合方案。

而家中如果還有Foscam的門鈴響鈴設備的話,甚至可以結合起來,在APP上統一進行操作,如果將三者結合,也能夠成為一套簡易的防盜警示設備,這應該是這台監控攝影機從寶寶生活退休之後,可以繼續擔綱的任務之一吧。

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感覺真的相當簡單方便,最常使用的通常就是回看功能,而只有人物移動才會紀錄的設計,也十分方便尋找要看片段,至於高畫質的展示,可以參考下列影片來判斷是否符合大家心目中“高畫質”的定義。
▲半夜燈光全暗,小寶寶奶雞半夜爬起來哭哭,被半夢半醒的媽媽一手抓上床繼續睡。
即便燈光全暗的狀況下,還是有非常清晰的畫質表現,完全不用擔心燈光太暗的情況下人物模糊不清。
▲白天奶雞午睡時自己爬起來,但沒有大哭也沒吵鬧,後來自己又吃著手手睡著。
白天有自然光,畫面表現就更清楚,雖然不可能跟手機相機的錄影畫質來比較,但對於長時間的監控需求,還是專職的監控攝影機來的更加方便。
▲以白天拍攝的畫面做些剪輯,來看看奶雞午睡的狀況。
因為至少1080P的影片規格,拿來作影片後製也不會模糊不清,作為將來整理寶寶成長影片的素材也很適合。不過可惜的是匯入格式不是剛好1920x1080,所以在Youtube上兩旁都還是會有黑邊,所以我另外透過後製來作一些調整。
而將近半個月的使用後,也非常節省記憶卡容量,目前甚至用不到一半。但如果擺放位置是攝影畫面中常有人出現,而一直持續紀錄的話,肯定會佔更多的使用容量。不過攝影機可循環覆蓋,如果不是需求能抓到數個月前甚至去年的影像紀錄,那可能一張小記憶卡就足夠使用,反正容量問題還可使用FOSCAM的雲端服務來解決,而且價格上一點也不需擔心。

最後再提一些個人認為的小缺點,希望未來的機型能夠越做越好

1.充電槽能升級為Type-C會更符合現在趨勢。
2.底盤可以改成1/4螺絲孔,就可以接各種支架、腳架在不同地方使用。
3.在APP上回看的影片緩衝速度能夠再快些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