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篇看下來真的是說的比做得簡單
大家都好棒棒
hoko wrote:
整篇看下來真的是說的(恕刪)


你做不到
不代表別人做不到
人有夢想而偉大 換車嘍~~~
夫妻和睦最重要,小孩小時候若沒有兄弟姊妹或是常常給祖父母帶很容易會以自己為中心,覺得其他人都要陪自己,滿足自己,並常靠耍賴大鬧大叫來達到目的.若養成這樣習性很麻煩,不過3~5歲都可以慢慢把他心態調整回來.就是在平時(非鬧時)多和他講道理,我兩個女兒都有這種過程.
swabber wrote:
女兒還是媽媽洗比較好(恕刪)


我也覺得交換洗洗看會比較好
也可以問問女兒原因,可能已經對性別觀念有認知了也不一定
看各位的回文,
台灣的小孩還是比較受傳統制約的,
沒辦法有自已的喜好
沒辦法有比較自由的選擇
沒辦法表達自已的想法
傳統的想法
小孩就是要聽話
但聽話的小孩
其實不一定健康
你限制他的選擇
他的選擇能力,審美能力,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創造力
也許或多或少受到制約,
與生俱來的特質就比較難有發揮的空間。

看看你們四周的朋友
到底是小時侯比較乖的,還是比較番的,長大後成就會比較好

多接近小孩,了解他們的個性,
用一種比較開放的引導方式
我覺得比較好一點

小孩的選擇能力,其實是從小培養的
至於聽話能力,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我小孩好像從來就不太鳥我,一直都沒大沒小的。
除了危及健康安全或其他比較重大的事件,我才出手,我一出手,他們會真的怕的,小孩不是笨蛋,可以分出輕重。


文勝質則史
質勝文則野

其實父母雙方
是可以互補的
一方重質 一方重文
一鬆一緊
也許更中庸一點

MiPiace wrote:
看各位的回文,台灣的(恕刪)


美式教育就是給孩子自主權,吃飯吃得髒兮兮,嬉戲玩得髒兮兮,沒關係。

小孩很需要摸索,限制他只會讓小孩的內心不敢往外伸展。這些影響未來在學校的學習,課堂不敢舉手發問,也不願精益求精。
其實滿支持妳老公的,但是也很能理解妳的心情
t7587t wrote:
記得小朋友小時候為了坐安全座椅,我就讓她哭了2個小時(不要哭到吐就好)
到現在12年過去了小六還在坐安全座椅

您千萬要記得一句話


---嚴格也是一種慈悲---


十分贊同這點。
一開始我家兩隻坐安全座椅也是哭鬧不止,一下肚子痛一下說暈車一下想喝水,我老婆本來還心軟想說算了讓他們慢慢適應,一支一支輪流抱,被我阻止。
我說管他的哭就哭,再怎樣哭也哭不死人。
當他們養成習慣,知道一上車就是只有安全座椅可以坐,到了目的地或休息站才會放它們下來,他們就會明白掙扎是沒意義的。
到現在上車就乖乖坐好,自己扣好安全帶,也不會有那些五四三不想坐椅子的理由。

意外跟明天不知道誰會先到,最起碼我把小孩放在最安全的環境裡,萬一怎麼了,它們也不至於受到太大的傷害。
真的不要賭,因為真的輸不起。

有些家長看到小孩哭鬧就心軟不讓小孩坐安全椅,呵呵...
iola965188 wrote:
其實滿支持妳老公的,但是也很能理解妳的心情



這樓主的故事很多...
出頭也很多..
我是覺得離婚應該會好一點
不管是對兩個小孩.她先生...
她自己也不會再有那麼多的抱怨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妥協就讓她哭,哭完還是由父親洗。久了她會找其它方法應對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