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是身心發展很重要的一個階段
從小就讓他整個世界都是功課
而沒有其他的五育發展 絕對不是好事
老師功課出的多 並不代表 都會審閱 批改
也不能就這樣代表他一定是位認真的老師
老師與老師之間都會比較 誰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好
這時 功課就成為了一種工具
每日適當的功課 絕對是必要的 但多到讓小孩失去所有的時間
就太過了 五育平均發展 更重要!
我的小孩就遇過 功課一堆 但老師通常只有(閱)而沒有批改
學生程度到底好還是不好 都是透過功課去了解
不批改或延後批改是怎麼回事呢? 而且還不只一位老師這麼做
常常都變成家長是老師 大部份內容都家長教的
例如學到第3課 小孩回頭問你第1課的問題
一開始當然會唸唸小孩都不認真 但回頭看他的功課 很多錯的地方都沒改正
這樣功課多 有何意義??
連絡薄問老師 得到的回答是:因為功課太多 批改要時間 所以有時都會延後
這樣的答案我是不能接受 課程是一直教下去的 之前的功課沒批改
那新的功課呢? 無止盡的延後? 即然改不完 為何要出那麼多?
讓學生連自己對不對都不知道
後來跟幾位家長共同反應 才減少了功課量 而且批改不會超過2天
現在的老師 跟以前年代的老師 差別很巨大 (比較難做)
當成上班族 用做例行公事的消極心態教學的人 很多
反正就功課出一出就好了 外人看起來有做事就好了
當然不是每位老師都這樣 所以透過連絡薄 多跟老師溝通
了解老師是怎樣的人 是很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