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金額)/15這的確是一般算均價的方式,最後得到的是15罐(424/P)
(4*金額-多送的尿布)/4 --->會這樣算主要是因為尿布沒有辦法用直接平均去計算,因此只能直接將尿布的價格扣除
最後是4罐(425.5/P)
另一個想法,如果改成12罐方案扣除的3罐是15罐的均價,而不是扣原價
也就是6360-1272=5088,再去除12一樣是424因此,確實也只便宜1.5元
會這樣算是因為不能執著於額外三罐是可以直接扣除的,因為它就是要一次賣你15罐然後算12罐的錢
因此均價397.5怎樣都不會成立--->除非老闆大發慈悲只賣12罐,並讓你直接用原價扣除三罐的價格
至於買12罐跟4罐送的價值不同如果也從另一方面思考
這樣老闆似乎也可以說一次出12罐跟一次出4罐做出來的業績OR績效不同
因此可以贈送的額度也不同
東西買多,可以送的額度自然也會提高
我們去買東西買多了,自然也會跟老闆凹這凹那也是一樣阿!如果花4萬送的東西跟花4千送的是一樣的那不是很嘔
戴浴帽的蜘蛛 wrote:
其實到最後不管哪個方...(恕刪)
前輩得罪了,恕我直言,真正均價不能將贈品扣掉之後再除以4罐,再怎樣也應該是530元*83.5折=442.55元,此價格才是正確的均價。
送尿布等贈品類為何不能算均價?只要全部換算成金額,付多少金額可以拿到超出多少價值金額,去換算打幾折就可以算了啊!
更何況,藥局若可以讓我一次買4罐就送1罐,算法難道就是(530*4-530)/4嗎??這樣等於397.5元,等於打了75折。
但實際上,算法還是應該530*4再除以5=424元。
再次強調,我只是將老闆不禮貌的態度拿出來檢討,態度好勝過價錢便宜,差不了多少錢,但我會因為方便和店家服務態度好而跟他買,就這樣。
抱歉得罪了,如有錯也請不吝指教,謝謝。
伊森娘 wrote:
前輩得罪了,恕我直言...(恕刪)
不好意思,前面沒有其他的意思啦!我只是先將老闆的態度放到旁邊

只是覺得計價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方式,不需要拘泥在那一種算法,要將尿布一起均價計也可以,不要也可以
(一起計價.....是有點怪了點,一片尿布等於多少克奶粉)-->小習慣,買東西習慣將成本算到ML or g的單位

我想要強調的是畢竟有時候"量"是很重要的
也說了除非老闆願意給你買一件跟買10件都是一樣的折扣數,但真的是少數,這樣的差別也才有辦法吸引人去多買
量販跟超市的進貨也是一樣的道理~
態度倒是另外一個問題,這就看人啦!
有人只求便宜跟產品品質,管他銷售態度好不好! --->小弟應該就是這樣
有人買東西則喜歡看感覺,感覺對了稍貴也會買! --->家裡的女王應該是這種個性
買東西基本上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看了老板不爽,奇模子不對再便宜也不要跟他買就好了!
反正又不是獨賣~~~

戴浴帽的蜘蛛 wrote:
不好意思,前面沒有其...(恕刪)
我也是沒有其他意思,希望前輩勿誤會,繼續給予指教。我們都是只有針對計算方式討論,不是嗎?
當然贈品很難去算均價,不過真要算,就是全部換算成金額,這樣概念可以放諸四海皆準的。
同樣例子:
小X奇─
4罐奶粉送418元(尿布),等於消費「4*530=2120元」,享有「2120+418=2538元」的商品價值,等於「2120/2538=0.835」,打83.5折,相當於每罐530*0.835=442.5元
某藥局─
4罐奶粉送530元(奶粉),等於消費「4*530=2120元」,享有「2120+530=2650元」的商品價值,等於「2120/2650=0.8」,打8折,相當於每罐530*0.8=424元
放諸四海皆準,是因為以後不管是送贈品,送現金禮券,都可以相同計算方式核算是否划算。
所以小妹才會舉另一例子
「買10000元加送2000元」與「買10000元可折價2000元」比較起來,後者較為划算。
PS.前輩的消費行為果然也像我先生,小妹我的消費行為的確比較像您的女王...
就像是我也一樣...我老公常說只要店家的態度很好或是很親切, 我買東西就會不眨眼

我買奶粉或尿布時, 不會太比價, 不過當然能買到便宜一些的是最好的
通常我都是在家附近的婦嬰店買這些東西, 對我而言近又方便是第一考量
只要價位不要太離譜, 我都可以接受!
通常店家常向我促銷 "買12送2" 又送一些玩具, 但我最多只會選擇 "買6送1" 的方案
因為這樣比較好算(我頭腦簡單, 不想被價錢搞到太複雜),
加上baby不是很重奶粉(能吃副食品後, 牛奶一天才吃3次, 最多一次150cc)
還有有時送的贈品的品質真的很爛, 拿回去後還是丟垃圾桶....
我老公也不太喜歡我囤貨, 他老爺認為有需要再買就好, 不用一次要花這麼多錢 @@
不過我很佩服版大的邏輯觀念還有好脾氣, 要是店家跟我說:哎呀你不懂啦....
我會當場對他說:是啊, 我是不懂啊... 真的不懂為何有人不老實做生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