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同年紀的小孩,外國小孩和台灣小孩相比,台灣小孩的心智年齡和格局比較低,
也很多人說,以前的父母那一輩,大家幾乎都是老闆,台灣錢淹腳末,現在這個世代,似乎稍微安逸,也更窮了…
這是為什麼呢?
心的層次決定高度和未來。
外國小孩從小就鼓勵思考,鼓勵合作,鼓勵獨立,鼓勵嘗試學習犯錯和修正,
現在台灣小孩似乎較少這樣的訓練,
長久下來,十年十五年,心的層次和高度有什麼影響呢?
以前的台灣人,大家窮,有機會就去闖,希望能開創一片天有好日子,孝順父母,
那時幾乎所有人的心念,都是一致往上拚,心念一致了,環境氛環就會一致,
您可思考,現在台灣人的心念是什麼?環境就會帶動台灣朝向哪邊走。
這不是誰的問題,我們能做到的,
就是改變自己的心念,沒有誰和誰的問題,
所有的問題,都回歸想想自己,
當每個人都正視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念,台灣的環境才會改變。
心靜,拉高思維,跳脫自己立場,客觀的角度去看每一件事,自然就會發現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麼了!
能幫到小孩的,正是每個人的心念,希望能幫到您!
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期中考考前是學注音,期中考後才開始學國字。一年級下學期,老師開始教班上查字典。但因他們會認的字和部首都很少,查字典當然不熟練,只能先學會翻找頁數、筆畫、部首等,就算認得造詞,如果看不懂意思或大人沒解釋,也是有看沒有懂。所以查字典在小學階段應該是有分成不同進度去學習的。
我兒子好動,上課不夠專心,回到家可能會忘掉老師的教導,還需要我幫助他再複習。聽起來,你花兩天的時間教小一的孩子查字典,我覺得差不多,一天教注音,一天教部首。但如果要他馬上就滾瓜爛熟,或是主動愛上查字典,就需要更多的陪伴或引導,例如當作遊戲來跟他玩。
我相信我們自己一年級的時候,父母也是需要稍微幫助的,即使父母說忘了,我們自己也記不得這些細節了,但不太可能我們一下子就什麼都會了。如果有這麼簡單,所有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應該不必動用那麼多老師、安親班或家長自己當家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