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dolph13 wrote:
看開一點
用你的經驗和智慧去看這個人生
把他(小孩)當成朋友
乖乖地就好了
不要因為某些人的邏輯組織觀念偏差而影響他(小孩)
你想想看...你生命發生過的事情
國小第一名現在在幹嘛?最後一名又在幹嘛?
國中第一名現在在幹嘛?最後一名又在幹嘛?
高中第一名現在在幹嘛?最後一名又在幹嘛?
你考第幾名?你又在幹嘛?
用歷史去看很多事情...其實滿好玩的...
我回答我的部分
國小第一名現在在幹嘛? 醫生
最後一名又在幹嘛? 進牢裡蹲過,現在應該是卡車司機
國中第一名現在在幹嘛? 十幾年前在某科技大廠RD,現在不知道
最後一名又在幹嘛?不知道...但我們那個年代有能力分班
高中第一名現在在幹嘛?博士,大學教授
最後一名又在幹嘛?呃...我也不知道,但想來不應該太差才是
結論是,個人覺得,常態編班制度下的最後一名我覺得有點可怕,要翻身的機率不是沒有,但是我覺得不高。
高中都不是常態了,拿高中的最後一名比沒有意義。
如果父母覺得成績重要,那麼父母應該花時間探討小孩為什麼成績不夠好。
當然這不是你小孩的問題,比較有可能是老師教法不適合他,或是一時腦筋卡住轉不過來,久而久之就失去學習的方向及興趣。
也可能是小孩興趣不在書本裡,或是有其他外在因素干擾他在學校的學習。
父母應該適時幫助小孩找到出路,看父母希望小孩快樂成長,還是希望考高分,或是兩者並行,或是其他想法。
但是父母一定要花時間去引導小孩找出路。
我知道的天才都不是很順遂,總是要經過許多波折才能露出光芒。
我知道的富翁或是有成就的人,他們的成功往往也跟成績沒有關係,只跟努力及機會的掌握有關係。
當然如果父母只是要小孩當個公務員一類的上班族,那成績大概就很重要,不過說真的只把小孩丟去補習,感覺很鴕鳥心態。
我的話,我只會要求小孩品行、耐心、毅力、快樂、健康,其他靠他自己去找。
別人怎麼想,干我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