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28 wrote:
版上大大好,請教小...(恕刪)
是否調整先決條件看體況,如確定調整或砍掉重練,
過疾病等待期30日後,台灣健康險種才能夠解約.
從您發文可確定的保險內容:
台灣&全球雙實支&法巴金健康計畫C,友邦&產險兒童專案看起來沒有購買.
這樣的規劃下:
殘扶/意外/重大燒燙傷十分淺薄.
龍平安當初只安排10萬(黑人問號)
原業務這樣規劃的用意挺好奇的,
骨折險重要性不至於大過殘廢保額的...
而調整後的意外險也挺分散,
乾脆拉高龍平安保額或就直接全放到遠雄就好.
新增RJ1是為了拉高雜費,
RJ1跟BB一樣是住院定額,
RJ1手術限定章節,齒科&眼科的門診手術理賠會有疑慮,
但有全球XHR擋著是還OK.
HN3跟7A0/7B0 是類似的商品,
7A0的癌症是重大疾病法令變更前的範圍,反而比較好.
如果是為了增加癌症的保障,
為何不把HN3的保費轉買友邦愛無憂或台灣主約下新增YDB?
從調整保單所挑選險種觀察,
似乎對終身型商品有著期待,
但這種商品是高保費低保障,
繳到越後面越捨不得,但保障越到後面越低.
如果捨不得主約或是有體況,
建議台灣終身主約降到最低
1.新增YDB
2.AP0拉到200萬
3.4J1/7A0/7B0 解掉轉友邦及其他必備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