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一般私幼除了月費還有註冊費,還有伙食、書本、雜費、保險等等等……
最重要的是公幼、托的場地真的比私幼好滿多;師資上,因為我家的是唸幼幼班,一班15人,有兩個老師一個阿姨,老師多是幼教相關科系大學畢,教材都是各班自編不是用坊間的制式版本,也許是我們遇到的老師都不錯,在和老師討論教養方面的問題時,大多都能給我有效的意見或持續觀察,譬如我大兒子本來挑食嚴重,之前不論威脅利誘,不吃就是不吃,請老師注意後,最近以前不吃/或從沒吃過的食物竟然都可以開心接受了,我覺得教的比我之前想像的好很多.
我家雙胞胎0~2歲時是請北市的私人托嬰中心帶的,那時每個月光是繳月費就要三萬多,還不含每學期註冊費和雜費等,所以現在抽到公托,真的很有物美價廉的感覺;希望政府能加快增設公幼和公立托嬰中心的腳步,或者也可以用政策或補助鼓勵大型企業/機關多設立員工附設幼兒園,讓多點父母能享受這些福利,這樣生育率更可有效增加吧.
依我是男生的立場
講講我去看的或者我會想知道的
1.環境的安全與否;2.價格;3.接送時間;4.課程安排及作息,這是我的順序
1.環境
我注重安全,例如有些幼兒園有二、三樓,那我會想知道他們的窗戶跟欄杆怎設的,我也會問說,這樣的欄杆高度符合法令安全嗎?當然他們有他們的說法你再看能否接受,另樓梯間是否設安全網等
2.價格
這是依每人狀況,我擺在第二純粹是因為經濟考量
3.接送時間
大多早上七點二十可送,晚上有些六點過後要加錢,有些到六點半過後才加錢,所以~對我來說六點半的較剛好
4.課程安排
因為小孩才快兩歲,我只希望他會一些生活的基本職能跟肌肉的發展還有人際關係,至於語文或寫字,那是三歲之後的事,到時再說。我知道小孩大腦要發展所以睡覺時間很長,但我看了有一家安排四點到五點給小孩睡覺這課程,我無法接受,若他安排在三點前我不會有疑問(像有一家安排十一點四十到兩點給小孩睡我就覺得沒差),但排在四點到五點,那晚上我九點要怎叫小孩上床睡覺呢,累到的是父母
以上僅供參考
請更專業的回答吧
lilice wrote:
M型化就是這樣慢慢形成..
從小父母花錢讓他們吃好養好的..整個家庭上一代下一代也就朝M頭那邊移動..
一個家庭若生2個..一年40萬送幼稚園..父母只能努力賺錢...完全是壓力造就出來...
手氣差.沒公幼的話..撐到小學應該負擔比較輕些...
至於沒錢有沒錢的養法..小孩上小學之前都給父母(公婆)帶.免費~
公幼根本沒辦法配合我們的上班時間 , 六點.... , 人都還在公司咧....
兩個小朋友一年學費大約是 408000 , 只能說我和老婆還能負擔這筆費用 , 但說真的 , 政府想要鼓勵生育增加台灣的人口紅利 , 還有很大的空間要努力 , 發那些一胎幾萬的生育獎勵 , 只是在消耗預算 , 毫無幫助
至於到小學 , 讀公立的 , 又要送去安親班拉啦.....
公幼不在我們考慮範圍 原因很簡單 兩夫妻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接送 不可能6點前接到小孩
私幼多多少少都有美語課 嚴格來說沒有真正一間是真得全美語
只是外師跟小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多寡 就算是外師全天跟著的也有上注音符號等
最後我選所謂的全美語 因為師生比遠低於一般的幼兒園
至於英文 這個階段我希望孩子自然聽跟說 畢竟就是另一種語言
有一間幼兒園跟我強調他們鼓勵幼兒背單字 我參觀完就列入不考慮的名單了
至於有人提到的口音腔調 我覺得不是最重要的 當然能有跟老美一樣的口音更好
但每天要聽各國人說英文的我 深深的覺得 語文真的只是用來溝通的
跟成就無關 不要是印度腔韓國腔就好
當然像某些樓友說的 送去國外住一年更快 但現實是我沒有資源也沒打算這樣做(還有安全問題等)
念全美語並不表示我希望用壓榨的方式讓小孩學習
相反的我希望在我能力可及下 提共一個讓他可以自然學習的環境
我家老大快3歲 不知道的人都以為他已經4歲
還沒2歲就開始會說句子 可以跟我聊天 現在每天睡前可以跟我分享白天上學的事情
沒事自己就會問我說某某東西的英文怎麼說 我自己程度不夠好 常問到我回答不出來
只能努力賺錢好好栽培了
題外話 最近也常跟同事討論幼兒園學費問題
本來以為撐到上公立小學就解脫了
結果同事告訴我安親班一個月6000加美語的話10000 這還是坊間樸實的
如果要求是外師上課 再外加學才藝 一個月20000跑不掉
難怪一堆人說直接去私立雙語學校 學習效果還比較好 又不用考慮接送問題
真的是這樣的話,真不知道我們夫妻能供應家裡兩個小孩念私校到多久?
Meenami wrote:
希望政府能加快增設公幼和公立托嬰中心的腳步(恕刪)
你知道,咱們的政府,是怎麼加快 "增設" 公幼和公立托嬰中心的腳步嗎?
我,見識到了,一整個火大!!
半個月前,市府 學前科 的人到 我家小孩(小孩一國小一附幼) 讀的小學附幼開會,
潘懷宗議員也到場參與關心。
學前科的人,打算把別處(開車要15分鐘)設備老舊的公立托兒所裁掉,
將老師跟小孩趕來這裡的附幼,再把這裡的附幼也裁掉,
然後師生全合在一起,統合成一間大間的幼兒園。
看起來就像是 1+1 = 2 甚至大於2 那麼簡單對吧, 錯了!
幼兒分配到的樓地板坪數下限,法律是有規定的,
整合後,幼兒合法招收總人數,竟然還會比兩間未整合前總人數,還少掉一大半。
學前科只說整合,完全不提整合後人數反而變少。
弔詭的是,學前科還不同意花小錢讓這裡的附幼"復班"(之前台電在附幼旁施工大半年,影響招生,教育局順勢減班。完工後,幼兒回流,教育局卻不同意復班) ,也不願意花錢將別處老舊的公立托兒所升級,卻願意花大錢"統一天下"。國小校地中間,弄一塊無期限的"租界",新的幼兒園獨立出來不隸屬國小,然後還要這裡的國小完全配合 ??
這個會開起來,當然是民怨沸騰啊~~
砍掉兩間幼兒園,然後再 "增設" 稍微大間一點的幼兒園來呼弄無知的家長,
藉"少子化"之名,結果,不但不增班竟然還減班,
倒楣的,是幼兒(總人數減少)跟小學生(最新的校舍不但被佔走了,50多年的老校舍因為蓋得很堅固,漏水連連,居然還不能改建)。
挖東牆補西牆,幼兒教育Cost Down,
這款政府,唉~

目前正在統計直升學生名額,應該很快就會公告園所可開放抽籤的人數了
新北市幼兒園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