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學習最主要的功能.不是考多少分.是讓他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做事不要隨隨便便.甚麼都無所謂.父母當然要盡到從旁輔導的責任....
網路上唬爛不讀書.長大多行.赚多少錢的一堆(那些都是少數個案)...別太相信..認真你就輸了.
成功是不會從天空中到下來的.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我高中同學.現在當醫生.他說過:他是因為沒有童年.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這才是真話(刺耳.但真實)
下面商業周刊的網址.更是需要認真看完:真實又殘酷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2116&type=Blog
郭台銘說過一句話,阿里山神木成其大,四千年前種子掉到土裡就決定了,他想表達的是,環境造就了這一切。
我是兩個小孩的爸爸,小四跟小二,有一句話說,人都是當了父母後才開始學習當父母的,我現在對這句話深感認同,小孩出生前育兒書已經看了好幾本,隨著小孩成長,才發現這些書都沒什麼用,因為每個個體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常常會思考,那父母到底該如何做?
很多人說成績不重要,快樂就好了,那問題是,當班上平均分80分,而你考60分,這樣你還快樂的起來?成績本身不重要沒錯,但是在同儕之間,"跟別人不一樣"通常會是不快樂的源頭。
你希望孩子在學校過的快樂,然後又放任他成績太差而不快樂,這樣說希望孩子快樂,豈不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我的兩個小孩差異就很大,老大就是個台語說的散仙,但是興趣廣泛,動手能力強,大班時已經能夠自己看著說明書組出一艘2000片的樂高船艦了,不過我知道他會對體制內的學習感到不適應,所以小一開始我就陪他寫功課,一上的時候,真的是搞到他抓狂我也抓狂,注音符號的組合就是組不好,後來我靈機一動,注音符號不擅長,那就跳過好了,於是我把讀報的注音遮起來,再讓他念,居然就有極大的改善,剛開始當然是很多字不會唸,念錯的我就糾正,反正就是不要讓注音干擾他,就這樣到了學期末,國字能力就突飛猛進。
小孩沒有不喜歡學習的,學不會的時候,小孩是會很沮喪的,這時假如你說成績不重要,那我覺得只是火上加油而已,而當小孩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而臉上浮現出自在的笑容時,我是真心的為自己能幫到忙而感到高興。
老二從小就展現出語言的天賦,而且很能察言觀色,就是展現出一付好寶寶的樣子,我知道他會是很能適應體制內教育的,所以從小一開始就是老師最喜歡的那種好學生,考100分跟第一名對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模範生也是理所當然,那這樣我是否就可以放養了呢?
在課業上,我基本上就是放養了,不過我會把心力放在興趣的培養上,尤其是運動方面,我會要他下課不要留在教室,要跟同學出去玩。而且我也觀察到他會有點太重視成績了,沒有考第一名會有點失落,這反倒是我會關注的部分,我會偶而潑一下他冷水,說你是因為在班上年紀最大,智力發展比較早,所以成績好的應該的之類的,我不希望他太看重成績這件事。
成績不是最重要,但是小孩子的學習是重要的,對於學習的態度是重要的,沒有小孩是不喜歡學習的,從不會到會就是學習的成就感,老師一個人要對2、30個學生,所以能夠幫助小孩克服學習障礙的就是父母了,這時還放養,那真的是不負責任了,這樣要怎樣讓小孩學會責任這件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