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責又傷心的爸爸...文長

瘋狂俾斯麥 先生

所謂"疑似", 這個只表示您的千金在某些方面或者情緒的表現較易於一般小孩, 而造成醫生有這樣的判斷, 我建議您 :

1. 換一個專業醫院做評估 : 我建議三峽恩主公和龜山長庚醫院
2. 透過專業醫院的專業早療課程為您的孩子做矯正和輔導

我自己的經驗, 我的小孩在五歲之前還不願意講話, 表達的方式僅願意用表情和手勢, 讓別人無法得知他實際比較完整的內容, 所以在醫院做第一次評量的時候, 因為醫生無法得到真正的回答, 所以醫院給的是綜合性自閉與智能障礙, 後來我們換去恩主公醫院, 則評估為"疑似"高智能自閉症", 開始透過恩主公醫院的早療課程, 但是奇蹟發生了, 我的孩子現在11歲, 不但沒有所謂的智能不足, 還是學校評鑑數學優異的學生, 而且原本擔心他不說話的問題也在他6歲之後慢慢開口後, 從沉默發展到現在有點過分聒噪, 我的長輩說, 大雞晚啼, 很多孩子再開始成長的時候會面臨一些問題, 做父母的更需要在這時候付出更多的愛心協助他度過, 讓他未來可以正常的成長與發展

您辛苦了, 加油


瘋狂俾斯麥 wrote:
下個月的18號就是我...(恕刪)
如果您的理論正確,那日本皇室及英國皇家的小孩從一出生就接受禮儀訓練,不就全部都自閉症了!

醫生現在已經不是懸壺濟世了,多跑幾家醫院,有時後這類小孩都是天才。
大家都很愛說小孩應該怎麼教,可是大家都忘記自己曾經就是小孩。

你還是小孩的時候有沒有自己的個性?
我相信有。
你還是小孩的時候有沒有自己的想法?
我相信有。

只是這世界上有人長大底後就忘了,自己也曾經是小一號,但是有自主意識的小人。
所以長大以後才會想用[強制的]方式去控制他(她)。

注意,我說的是[強制的]。
人用疏導,觀察其個性之後,以其能接受的方式,自然的接受正確的觀念是再困難不過的事。
所以,忘了自己曾經是小孩的大人,比較習慣用硬來的,或是權威性的。

我覺得教小孩真的有方法,幸運一點遇到有天分帶小孩的爸媽,就可以傳承那樣的經驗。
畢竟,你就是那個實際的成績。(如果你到現在也沒甚麼行為偏差的問題的話。)
如果不那麼幸運,那就順其自然吧。
畢竟你的父母也不是很會帶小孩,而依照小孩會模仿大人的理論,長大的你就是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那就看你的下一代有沒有機會遇到一個很會帶孩子的另一半,來彌補這一點。

有些孩子天生個性就淡漠,有些天生就熱情。
有些天生反應比較快,有些比較遲緩。不一定是精神上有問題。
現在很多父母和幼教老師缺乏跟小朋友互動的經驗,只要有點不對勁就送去做鑑定。

就拿過動兒來說,有些小朋友住在都市裡缺乏奔跑的空間,所以到了學校也不法集中注意力。
因為他想跑,他想玩!但是就被老師叫家長帶去精神鑑定,最後莫名其妙被說是過動兒。
仔細想想被誤判為過動兒的原因難道不覺得可笑嗎?

人真的是很複雜的,不是制式的表格就可以容易地做區分。

你身為孩子的爸爸,應該要做的是了解女兒(包括她是天生熱情還是淡漠),用她能夠接受,不是你能夠接受的方式教她。



分享一個我媽媽曾經教育過我,讓我印象深刻的事。
就在我某次跟她聊天,提到我把自己的單眼相機拿給朋友4歲的小孩完的時候,
我媽媽突然很嚴肅地跟我說:
就說你們這些人不會當父母,不問也不學。怎麼可以給小孩那種東西!?
我說為何不可?
她說,大人是要去管小孩的,自然地位要是不一樣的。
你是大人,隨意讓小孩碰你的東西、用你的東西,
那你就跟他們是平輩,在他的認知裡你講的話就不用聽了!
你小時候,我是不准你碰大人的東西的。
就算問了也不准碰。
你要敢擅自碰也是要被狠罵的。
向朋友一樣那是等他變成青少年的事,你們怎麼一點階段性都不懂呢?

就是那麼一罵,我更知道原來我還不夠格當一個媽媽。
因為我甚麼都不懂。
拿捏分寸不懂,塑造權威性不懂,怎麼溝通不懂。

握覺得原PO也還有很多事情要學的,可以的話,去找小孩帶得不錯的長輩聊聊吧!
會有幫助的。
這個時候,我是相信經驗的傳承的。
加油!

我家有一個語言發展遲緩


目前小三了


還在不同的兩家醫院做語言治療中


其實六歲前


都是黃金治癒期


多花時間陪


懊惱都是會的


我當年也是跟教書的老婆一直無法接受


但是


還是硬著頭皮送去


醫院和診所排


職能和語言治療



持之以恆有幫助啦
我汽車DIY經驗blog.xuite.net/riply20000/twblog/113506847
開版老爸加油

看完這麼多網友的育兒經

真的想要教育兒女成材是每個父母的一大願望

到底在用大人角度的管教和給他自由的發展上如何拿捏

真的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看來真的該好好借些教育、心理學的書來補充一下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
1234567890
加油!!!小丸子還需要你跟你老婆呢~可以試試看前面網友提到的養隻活潑的寵物~並改變你們對小丸子的教育方式~相信她會好轉的!!
1.自閉症成因和父母教養無相關,此醫生對你的評論不甚專業,
2.參加自閉症相關(家長)協會,會有很多人幫助你,
3.不要責怪自己,每個孩子都特別,不要用世俗眼光看待他,適當的早期療育很重要

瘋狂俾斯麥 wrote:
下個月的18號就是我們家小丸子的四歲生日

可是我卻開心不起來......過年前我們在幼稚園的老師的要求下帶丸子去了醫院看了兒童心理科

還去了兒童發展復健中心做了評估........

今天報告出來了....心理醫生給了我們一個挫折的答案....疑似自閉症.....


臨床心理醫生說...由評估的過程觀察.小丸子的互動友善.配合度高.有問有答.也可以執行操作作業.態度認真.規矩.但是眼神較為飄移.不熱切.互動較為制式.不靈活.在語文項目(常識.理解.詞彙.)的起始題目都需要提示教導.當小丸子理解應答方式後.表現就會比要穩定.但自發口語及開放性問答都稍弱.

魏氏量表...
全量表99..語文量表109..操作表88.....位在中等區段


行為檢核表小丸子的得分達第一切截分數..有自閉的可能.主要表現在溝通及行為領域

門診的醫生最後說到小丸子的綜合評估結果
情緒淡漠.眼神對視品質稍弱.互動表現太過制式不靈活....是她目前的問題...
有可能是因為父母從小對小丸子的教育就給小丸子比較多的束縛......限制了他的發展
這句話如同一計重拳打在我胸口......

每次我帶丸子出門....路人或者是朋友都會稱讚...哇...你家小丸子好乖唷...都不會亂吵亂叫亂哭耶
每當聽到這些稱讚我都告訴我自己....我的小孩是最棒的.....我們所有的教育都是為了她好...限制她是為了愛她....可是當醫師的最後一句話說出口時:小丸子沒有一般3-4歲小孩的活潑和天真時如同兩道耳光狠狠的打在我和我老婆的臉上

父母最大的失敗莫過於此.....以大人的行為標準去限制小朋友的無限可能.....其實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樣的錯誤觀念...我在閒聊版也有看過類似的文章...例如....在餐廳或者公車或其他公共場合看到小孩耍賴哭鬧家長都不制止..影響其他人的權益啦...等等的鄙視性甚至攻擊性的言論..說這樣的家長不負責任沒公德心...相同的我也有一樣的想法..所以我一直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她..在錯誤的教育方式下教育出一個.情緒淡漠(所以不會亂叫亂跑).互動表現制式.不靈活(大人眼中柔順乖巧的乖寶寶).眼神對視品質稍弱(給人內向害羞可愛的錯覺)的小孩...打這篇是想告訴那些和我過去有同樣想法的大人們....我們都錯了...我就是那個徹底失敗的爸爸

一個人躲在書房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打..想到小丸子眼淚就控制不住.......

我想真的該看醫生的是我和我老婆吧.......


我本來很想安慰你, 不過

我對你最後的一段很有意見.

你不相信可以去問醫生. 自閉症的成因並非因由父母的養育態度所造成的. 它是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

還有, 小孩耍賴哭鬧家長都不制止, 或是不帶開, 的確是影響他人的權益. 請你不要再兩者錯誤的偷換概念了, 你這樣的言論會給很多懶惰又不負責任的家長帶來藉口!

這位爸爸請您打起精神,不論小孩是否正常,他們天真的笑容都是天使,請您用健康樂觀更包容的心幫助他長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