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生的小孩一定要自己24小時帶在身邊才叫愛他?才是盡責的媽媽?
我生兩個都是早上8點送去保母家,下班6點半去接回來,週末例假都是我們夫妻一起帶.
而且我兩個兒子都全母奶到1歲半,這點甚至比很多全職媽媽都還要強吧.
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錯過小孩的成長,也不覺得我有虧欠他們.
身為職業婦女,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很多全職主婦會說自己是因為不想錯過小孩的成長才離開職場.
然後等小孩去了幼稚園上了小學才抱怨自己二度就業有多困難.
但說到底,這不都是個人的選擇嗎,到底有什麼好抱怨的.
說實話,除非是把小孩送到外縣市或是一直都全日托給保母,
要不然白天送去保母家,不就跟去幼稚園一樣,有什麼好捨不得的.
什麼小孩第一次叫媽媽,第一次站起來...我的天啊,媽媽不是會叫一輩子,有沒有聽到第一聲重要嗎?
回到版主的問題,我不想離開職場純粹就是因為有了小孩,我還是想要有自己的生活.
每天上班讓我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重心,以後就算老公怎樣了我也不用怕變成個棄婦.
我媽送我出國讀書,就是要讓我有份好工作,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不是給老公孩子當傭人的.
魯蛋妹妹 wrote:
回文私訊連結引言收藏回報
每個人的生活規劃不同啊,沒有什麼對錯。
你這樣問,那為何不反問,爸爸自已為何不帶小孩呢??
育嬰假又不是只有給媽媽。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僵化思考邏輯,我們設定了媽媽這份職業就是要做相應她的工作。例如:帶小孩。幫忙婆家的一切。而自己娘家或自己的生活就必須犠牲。而男人可以什麼都不用做。但時代的變化很大。這種幾千年前都合情合理的觀念正逐漸的在被推移與改變。
以樓主的問題來看我只覺得。問題在於。雙方的認知與接受程度。一個願打也要一個願挨。這些問題都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體力與情緒的承受度問題。要是我是婆婆。我原則上第一個小孩就不會帶了。不管多少錢?
孩子若沒有能力照顧。那我最多給點錢幫助她們。絕對不人田一日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這麼累。
反言之。甘願做的事。原則上就不能抱怨。而其他人在旁邊看也不該有不必要的情緒。因為。你的想法不該成為複雜事情的調味料。
原本就很簡單的事。婆婆想多親近孫子。也同時可以幫助自己孩子。然後她就去做了。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體力差了。力不從心。然後不能再帶孫子了。如此而已。不要把事態搞得太過複雜。如今。不能帶了。也就不帶了吧!。身體重要。人若累倒了。倒媚的還是自己的孩子。因為到時候又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老媽了。對吧!
事情其實就是這麼簡單而已。不要帶着太多層的眼鏡去看待。不然會失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