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教育大都是灌輸式教育,撿現成的教法,講究速食,以致錯過黃金期動腦學習時間,搞到國中,高中要補習,死讀硬背,到了大學辛苦,到碩士更辛苦。
學習課外知識,不是不好,但要透過興趣引導,這個年紀玩心比較重,看些益智性的影片也是不錯,在沒有壓力之下,學習效果更好。 通常小孩看電視的專注力都很好,也可以觀察小孩喜歡什麼,慢慢去培養,找出他的興趣。
個人教小孩,遇到作業不行,第一時間是先讓他自己思考,懂的學會思考,發現問題,這年紀完全聽不懂,剛開始很難,過了10分鐘想不出來,兩個耗在哪,到了20分鐘,還是,耐性也都快沒了,但能怎樣?
小孩哪懂思考,就要透過引導方式,學會發問問題,為什麼,有時透過實體玩具教學方式,給獎勵方式,比較容易帶入。
另外重點是,學習時間是漸進式,小孩定力不夠,從15分鐘慢慢加長到20分鐘,30分鐘,給點心,讓他看卡通做為鼓勵,慢慢建立固定式學習時間,久了他自己就懂的學會找資料,想問題,找答案,廣泛學習。所以小學,國中,一路起來,考試都是班上前幾名.現在我都會被他問倒。對小孩的投資也千萬別省。他想參加什麼戶外活動,基本上都是讓他多去參與,也包含環保回收站,體驗活動。體驗什麼是辛苦,流汗下工作,也參與健行走十幾公里。 學習模式,養成習慣之後,到了國中,基本上大人就比較輕鬆,小孩也不用去補習班。
還有重要的是,小孩在看書,大人千萬別看電視,一起陪著看書。要不然很容易分心。小孩通常是有樣學樣,身教很重要。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