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父母是從雲林到台北定居的,但是禮俗卻因為在台北四處打聽,所以一變再變.變到我方家長都不爽了.我個人是認為,兒女方便就好,其他啦啦咂咂一對並不能保證以後雙方幸福,簡單一點,以後雙方比較不會有怨言.
不然因為這些無謂的禮俗,搞到雙方有閒隙.我認為對以後不會比較好.
強者我外婆,老早之前就自己說,只要他當家的一天,就是一年之中只有清明前後找一天祭祖.其他祭拜什麼的,為兒孫方便一律全免.我看她們過的也沒有比較差.
以後我當家,一定會記取這些教訓.誠意簡單就好.
一切遵照古禮,並不能保障以後幸福.
不遵守古禮,也不代表婚姻就會不幸.
結婚以後的幸福才是最重要吧!!
共勉之!!
撐過去吧!!
其實 我是把結訂的溝通當成磨練
畢竟 結婚是兩家子 不是兩個人 自己說好了就算數
訂婚是女生的場子
我也是開始是就言明 你們有的習俗 我都可以配合
只是說好的就不要一直動 畢竟 錢是有限的 買了總不能一直重複的買吧
所以 這部分就是要請女方自己回家跟長輩溝通
而且就算是女方家自己今天晚上吵完 隔天還是母女 相安無事
但是由我(男方)出面 只會讓未來的岳父母 覺得這個女婿 很沒誠意
一直討價還價 但是他們不會想到是自己一直亂改
結婚就是男方的場子 如果男方有的禮俗
男方沒有 那就是 我自己準備好 放到女方那邊
跟女方說結婚當天 這些記得要帶到男方那邊
也請男方的人幫女生注意 這些東西 有沒有拿到
真的買不到的東西用不到的東西
就紅包袋寫上那個東西名稱 包個錢在裡面就充數了
畢竟 不景氣的年代 現金還是最重要的
不要浪費在不該浪費的地方
還有 我們也做了件事
就是約束雙方父母 沒有的習俗就當作不知道 也沒這回事
不然每的地方 每個人 記得的 知道的 都不一樣
會累死人的
要是他們聽到說要加甚麼東西
通常我都會為為什麼要加這些東西 意義是甚麼
每個禮俗背後的有它的涵意吧
總不能想加一樣就加一樣
談結訂的過程 真的可以訓練是不是能夠圓融的處理每件事情
讓自己的EQ更高一點
calvinko wrote:
不過當天就有討厭的鄰居過來 故意酸
問我丈人:你不是今天嫁女兒嗎? 怎麼都沒看到車隊.... 又不是偷嫁.... 之類的
那時我突然明白 有時候真的不是當事者故意刁難 真的是旁邊這些妖孽作祟
妖孽,說的好.一人一張嘴,三姑六婆最恐怖了.本來說好的事情常常因為三姑六婆的一句話就會更改
我想樓主的岳母或許也是這樣吧!
我娶老婆的時候也是這樣,南部的老婆娘家規矩禮俗很多,要12禮,還指定車輪牌鮑魚,新東陽火腿要24條,是沒吃過火腿喔.說不收聘金卻又要擺出來給人家看一下,帶那麼多錢在路上跑很危險你知道嗎?連祭祖點蠟燭都要一個紅包.不是我出不起,也不是不願意出.是老婆娘家那邊親戚的態度讓人感覺趾高氣昂;要嘛配合,要嘛不要娶我們女兒.
後來說了一堆後問我有什麼需要買給我的,像是西裝鞋子帽子等等.我說我什麼都不要,只要你女兒就好.老婆聽了很高興,只是我心裡很不爽.
陪我去講親事的舅舅跟舅媽回來後說:你要娶人家的女兒本來就是要配合人家的,老婆是娶回來疼的,不是娶回來吵架的.老爸老媽也說只要人家高興就好,我們要配合人家.我們要辦喜事,要高高興興的.
結婚真的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比公司商業併購還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