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錯太大了,想要爭辯一些論點,要有邏輯
第一,從頭到尾沒人說過樓主沒道德,只是我一開始質疑的是純粹只看到樓主的抱怨,其實在01裡面,發文規矩不就是把要申訴的對象資料,發生時間說得清清楚楚,禁止隱匿申訴對象名稱的嗎?當然如果我的質疑如果讓人覺得不舒服,我深表遺憾
第二,請不要把重點繞在小孩只有五個月大或是小孩子哭鬧沒辦法控制的議題上,我們討論的重點其實是大人的心態問題,不可諱言,"有些"台灣父母認為小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他會說他無法控制,又不是他要小孩子吵的,而周遭的人在這時必須發揮同理心跟敬老扶弱的美德,必須毫無怨言的接受他小孩的苦鬧,但相對著卻忘記了自己在對小孩行為上的要求與教養的責任,當然這是長期的家庭教育使然,不是立即的打罵小孩就能制止吵鬧的,但這類父母在心態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只要求別人體諒他,但他不會想去體諒別人,而這體諒只是基本公德心的表現,並不超過
第三,小孩或是小小孩真的是不能教育的嗎?這點我很懷疑,良好的家庭教育真的對兩三歲的小孩沒有好處嗎?再次重申不要再提五個月的問題了,生過小孩的就知道了,小孩在接近一歲時,就會由於家庭教育的不同,讓他外在行為所表現出的穩定度就大有不同,就更提兩三歲以上的小孩了,差異更是大,這難道不是家長的家庭教育跟心態所產生出來的差異嗎?
最後重申,重點真的是在家長身上,而不是小孩哭不哭鬧的問題,提醒各位家長請不要隨便把小孩當作自己犯錯跟面對責難時最好的理由跟藉口
是的 你的質疑的確讓樓主不舒服,不過覺得遺憾是不必了,反正你也不是真心覺得遺憾,我雖然不認識樓主但是如果你不認為樓主沒道德沒家教,那又何來的質疑? 你質疑的是什麼?
既然是討論樓主的案例,那為何要衍生出"有些不負責任的父母要大家全盤接受他小孩子的哭鬧?" 的確有些不負責任的父母不顧他人的感受,但我看不出樓主的案例,有任何表現是要大家無條件接受他小孩子的哭鬧,所以為何從樓主的案例,我們要去討論那些"不負責任"的父母?
小孩子每個階段的教育都不一樣是沒有錯,五個月跟二歲當然不一樣,對父母的教育接受度也不一樣,我沒有否認,也從來沒說過二歲的小孩教不來,或是應該任由他們吵鬧,只是針對樓主的案例,我覺得她的小孩哭鬧是可以體諒
最後 大家都很期待您的育兒之道,您倒是說來聽聽?
身教才重要,有些人心態如果不轉變,給他神寫的育兒寶典,他也教養不出好子女
因為他本身就是其子女最壞的模範,最壞的學習對象,-因為自私自利,自以為是,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的惡習是會遺傳的
而生不生小孩跟坐得起坐不起計程車又有甚麼關聯?我真的看不出來
窮父母往往出好兒,富貴逼天的父母不見得能教養出好子女
不需要用這種窮人不能坐計程車的言論,來轉移焦點,好因此博取一些同情,來掩飾發言者的無知
當然如果自知無能教養子女,最好別生,免得跟又製造出另一個跟自己一樣自私自利的蠹蟲
~~~~~對了!~~建議哈里遜先生跟牛肉先生可以跟在新竹那個因為兒子在賣場摔壞IPAD2被店員要求全價購買,因而上新聞控訴店家無理的媽媽結為異性兄妹或姐弟~~~~因為彼此價值觀,道德邏輯跟氣質很雷同~~~應該能一起取暖跟交流別人都該忍受我的霸王小孩的理由
williamkuan wrote:
有沒有育兒寶典並不重...(恕刪)
抱歉歐~ 那個ipad2事件我認為對方家需要購買下來是確實必要的
我水準沒有低到您如此想像的空間~ 心中有大便, 人人皆大便
看來您心中的法則才真是奇妙啊~ 只有您自己才是最高水準的
如何讓一個一歲以下兒童在家長的控制下完全掌握不哭鬧
ipad2事件的小孩已經都會跑會跳了~
跟樓主需要抱著上公車的事不一樣的~ 不要再鬼打牆了好嗎?
既然您說言教都是屁話, 您的身教看來應該是世界有排名的~~~
快點告訴大家啦~ 別賣關子了~~~
您是怎麼做到完全掌握小孩的哭鬧的??
既然言教是屁, 看來您意思是用講的沒用身教用打的? 賞巴掌? 還是你不哭給小孩看?
另外別再打太極拳了~~ 您的身教寶典麻煩分享一下(既然育兒寶典是屁的話)
別轉移話題了啦~ 您轉很多次了~ 我都不好意思打出來了。。。。。。。。
沒生小孩別嫌別人小孩吵~~ 這句話總該聽過吧~
嫌別人家小孩家長沒水準前~ 先看看自己小孩的家長水準~
啥? 您沒小孩? 那您怎知道你的水準比別人家長水準高?
還是都是幻想高水準?
還是呈如您自己說的
williamkuan wrote:
當然如果自知無能教養子女,最好別生,免得跟又製造出另一個跟自己一樣自私自利的蠹蟲
所以這不就答案揭曉了嗎...................
您自認為自己就是如此而已..............
PS 我也建議您可以跟opelisc2000 當拜把兄弟~ 您可以看一下他過去的發言~
肯定跟您對味~~~~~~~~
PS2 關於 "沒錢別搭車~ 乾脆別生" 這種你認為"無知"的話可是網球先生說的歐~~
萬萬不是我提出的歐不要看錯人~ 您應該是在說他吧~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這..這不是跟自己過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