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小一,9月初檢查出近視,點了一個月短效0.5%後於上週回診。當天,未散瞳的度數是125/100,較第一次略增25度。醫生於是囑改點Atropine 0.125%,每週二次。
點了一週後,昨天回診未散瞳的度數卻反增至175/125,只能勉強看到0.6,把我嚇壞了,所幸散瞳一小時後降為100/ 75。醫生的說法是,需點一段時間才會穩定,再點一陣子應該可以再降。
但我卻擔心,會不會是因為畏光及看近不清,反而讓睫狀肌更為用力,才會造成未散瞳前的度數陡增?
看了各位的討論,我想讓女兒點稀釋的Atropine,卻又擔心,已點了三次0.125%,會不會影響對低濃度的敏感性?
如果版主有看到,懇請您給點建議或經驗之談,謝謝!
catalone300 wrote:
點了一週後,昨天回診未散瞳的度數卻反增至175/125,只能勉強看到0.6,把我嚇壞了,所幸散瞳一小時後降為100/ 75。醫生的說法是,需點一段時間才會穩定,再點一陣子應該可以再降。
但我卻擔心,會不會是因為畏光及看近不清,反而讓睫狀肌更為用力,才會造成未散瞳前的度數陡增?
看了各位的討論,我想讓女兒點稀釋的Atropine,卻又擔心,已點了三次0.125%,會不會影響對低濃度的敏感性?...(恕刪)
你可以請小女驗光時,放鬆幻想前景(驗光機大都是一幅圖,比方有間房子,請往房子後方看)
的後方有遠處,往遠處看;若"用力"看清,度數驗出來只會越高
一般點短效藥水,一半以上一個月後去測都會更高
我猜主因是睫狀肌想逃脫藥性控制,反而更用力
沒關係,慢慢來
已點過三次 0.125%的話,可以再改點短效一個月,一個月再改點稀釋的長效藥水即可
這是長期抗戰,不要隨驗光度數上上下下
如果你家有張視力表(最好可以用6公尺測),
你可以每個月,在相同天氣狀況下,或相同室內光線下驗"視力"
(因為我家有大落地窗,固定一中午晴朗日驗"視力")
小朋友的視力會比驗光度數更準
然後你可以用張表記錄小朋友視力變化,累積個幾年,你就可以觀察到一些傾向
比方一般成人近視150度,視力約只有0.3 (扣除散光弱視和其它因素)
如果視力可以到0.6,那很明顯有睫狀肌反應過度的情況
反之,如果你的小朋友視力回到0.8,那你就更不用去在乎她的驗光度數上上下下是多少了
如果視力穩定了,可以一學期1~2次去驗個光即可
catalone300 wrote:
但又提到,短效一個月可能使睫狀肌為逃脫藥性控制而用力過度,若是這樣的話,兩者會不會相衝突?我有點疑惑,可以麻煩您再說明嗎?...(恕刪)
正常來講,剛點散瞳劑(不管長短效)前幾個月都會有這種反應過度的傾向(尤其在藥效退時)
點過半年後,就會比較持平些,或許這種反應來自於自主或不自主的成份都有
Atropine的作用基本和Tropicamide相似,但是Atropine還可抑制眼球拉長
那就是為什麼要以Atropine為主
而Tropicamide只當作間隔停用Atropine以保持Atropine藥效敏感度的輔助用藥
講來講去,不管是用眼藥水,或者多外出看遠
都只是在訓練睫狀肌+水晶體的慣性而已
比方要一個習慣駝背的人,慢慢要他抬頭挺胸,但他為了工作每天要低頭下去時間很長
自然不太會成功,但總比你什麼都不去改變他好
如果能想辦法讓他挺胸和駝背的時間很接近,自然駝背就不會一直嚴重下去
如果有新藥能麻痺睫狀肌但不影響瞳孔,
除了看近調視會不清外,那每個小朋友就都不會近視加深了
不過24小時長期麻痺,也要考慮這肌肉會不會萎縮
笨海獺 wrote:
最近為了家裡小犬的 .. 為了預防散光造成視力發展弱視而需要配戴眼鏡外.(恕刪)
我兒子四歲就發現有散光,但醫生說先不用配鏡, 他視力還在發育,不用太緊張, 少看電視再觀察看看...我就叫他少看電視, 也沒再追蹤了.
我兒子七歲時,我才發現200度散光,造成兩眼弱視和近視, 配完眼鏡後,視力仍只有0.7...過了三個月後,才慢慢恢復到0.9左右, 我以為警報解除,鬆了一口氣.
沒想到半年後,才發現右眼恢復到1.0,但左眼仍停留在0.7~0.8.
我趕緊每天放學下課後,貼住右眼遮眼四個小時,並讓他用左眼打PS4 ...過了一個月後,左眼似乎有慢慢恢復,下個月我再去眼科重新檢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