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nish wrote:
難怪沒人想當外科醫生
寧願來網路發文問網友意見也不願意相信醫生專業意見
讓我覺得前陣子轉醫美的洪醫師真的是做對了
醫生有良有窳,
有經驗的沒經驗的,
有認真的也有不認真的,
有悲天憫人的, 也有視人如草芥的,
有懷抱理想的, 也有只想賺錢的,
專不專業, 豈能一概而論!
樓主在這是在問"經驗", 不是在問"診斷".
去羅馬的路不見得只有一條.
資訊, 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資產,
===================
一輛車每半年就會發不動, 檢查結果, 電瓶沒電壞了,
換了電瓶就可以上路了.
表面上來看, 可以說這車子已經醫好了.
但是, 為什麼電瓶這麼容易壞?
可能是,
發電機的功率不足, 永遠充不飽電.
線材老化內阻過大, 永遠充不飽電.
接頭老化, 阻值大以致接頭過燙, 電解液揮發.
防盜器漏電, 導致電池經常性過放.
....
凡事出必有因, 解"因"者為良醫, 解"果"者為庸醫.
兩者皆是"醫".
多看看不會錯!
improvement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建議,我自己已排長庚、榮總、壢新等醫院做多方面看診。...(恕刪)
i大,小孩生病啦?辛苦
小孩子的全身麻醉有很多種,可以從屁股灌藥,血管打藥,吸入麻醉劑(插管或面罩),
有需要可以上述方法輪流進行..反正只要小孩不會動就好。
不過不是家長決定,是麻醉科醫師建議。(沒有哪一種麻醉是沒有風險的)
一般家長都會選擇從屁股灌藥,因為聽起來不用打針,不用插管好像很舒服。是吧?
但是小孩睡著了,當然需要儀器監視才安全!!儀器監測準確度確是插管最優,
面罩次之,血管打上點滴則是最基本的預防萬一。
所以囉,就要看手術的大小來決定麻醉的需求~
放中耳通氣管是很小的手術,基本上您可以不用這麼忐忑不安。
我的建議很簡單,根據你安排的看診地點
去長庚"或"榮總選一間(不要拚成這樣到處看啦@@)
請掛"小兒耳鼻喉科"。
您怕的不是手術而是麻醉,因此請往"醫學中心",
幼兒的麻醉確實是需要謹慎的,
在醫學中心的開刀房一定有每天專門在幫小孩子麻醉手術的麻醫麻姐們,
監測儀器和恢復室人力才是您要考慮的~
加油
用藥物來治療約7~8個月時間(當時藥物治療是使用噴霧式藥物往鼻腔內噴,和用洗鼻器往鼻孔內灌藥物清洗),那時一開始約3天就需至醫院從耳朵裡耳膜開個洞,在用機器把水抽出來,開洞時會聽到那個針在耳朵裡磨嚓的聲音(會起"雞皮疙瘩"),抽水時會有刺痛感,慢慢的時間會拉長約7天回醫院抽水,在慢慢間隔10天~14天~~回醫院抽水,我記得整整用藥物治療超過6個月(但後段治療期間醫生是叫我耳朵有水聽不到時再回去醫院就可),後期之後不在積水聽不到就沒再回醫院過!!
至於您小孩才3歲,我想醫生是怕"開洞"和"抽水"這2個動作小孩會亂動影響到治療,畢竟"開洞"在耳朵裡有什麼閃失這可是小孩"聽力"一輩子的問題,就算是醫院賠錢也換不回小孩一輩子的健康!!
另外可以多問問幾家大醫院的治療方式在來決定!!
tachang wrote:
全身麻醉都考慮了,耳燭不考慮? +1
常看到父母因為小孩子生病就慌了
再被西醫恐嚇一下就什麼都接受了
到頭來痛苦的是小孩
如果有個萬一,西醫搬出機率論與手術同意書
家長都無法奈西醫何
為何在進行無法回覆性的西醫治療前
不先考慮傳統療法或是中醫呢?
找對中醫,效果快得讓你吃驚!
昨天不是有個專辦大案的法官告台大嗎?
他有說到,如果連他都對西醫都沒辦法告成
試問一般市井小民怎會有辦法呢?
手術之前先想想那幾千分之一或是幾萬分之一的機率萬一發生了
你們可以承受得起嗎?
這位網友, 對於自己不懂的東西 建議你可以先google再發表評論
中耳積液跟外耳間隔了一層耳膜
請問沒有穿透耳膜的"耳燭"要怎麼把"中耳"內的積液吸出來?
要信仰中醫反西醫是你個人的價值觀
不過你知道中耳積液長期沒處理好會影響兒童聽力跟日後語言學習嗎?
傳統中醫根本沒辦法處理的東西你散佈錯誤訊息讓家長有錯誤期待
到時候人家小孩聽力受損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還有人提到中醫調理啥的然後積水自己消掉
我只能說積液本來就有8~9成的機會會自行消退
剩下1~2成必須借助外力幫它引流出來
家長寧願去賭放著(或中醫調理體質)水會消的機會
而去冒萬一不消日後聽力跟語言發展受損的風險 那也是家長自己的選擇
另外要亂扯到胡瑞恆醫師這個案子也請你先google一下再來評論
你知道胡醫師早就被檢察官調查過這案子無疏失不起訴處分
現在是那位法官不服輸硬要再提自訴嗎?(還選在自家任職的法院提自訴)
胡醫師是我看過最沒有架子,學養醫術相當值得敬佩的外科醫師
請不要因為自己反西醫的信仰糟蹋了已經剩不多的優秀外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