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ma wrote:
發現,所謂的資優班,是當國語 數學這些課程時,
他們就要到所謂的資優班去上課,
當然,他們學習的課堂數會比普通班還要多,
而且,課程也比較多元,
但是,曾經問過讀資優班的學生,
問他們怎麼去讀資優班的,
那些小學生都說我媽咪讓我來讀的,
繼續問,那你在班上的成績都如何呢??
他們就說還好...(並沒有前幾名)
還跟我說,我媽咪都說我這樣還算資優生哦...
因此,我認為現在的資優班級,並不是編在同一個班級的學生,
通常這些學生是被打入普通班來讀書的,
除了一些特殊的課程,才會到他們所謂的資優班上課,
應該就是資源多一些,課程多元一點,
...(恕刪)
沒錯,兒子班上有五個考過縣核定的資優生
但月考都被其它學生巴假的;考輸一般同學,想必家長和學生的壓力應不小
常有2~3個連前17名都打不進去(俗稱:沒有名次),有一次倒數幾名的男學生
數學還贏過資優生的最高名次的女學生
因為現在每個家長都很拚,學生也都蠻拚的
本來作業就很多了,進去資優班的,還有更多作業,而且還要多留一個下午
資優生的視力都比一般學生差,女生愛美又不戴眼鏡,在教室外揮手叫她,還看不到呢
資優教育講簡單一點,繞來繞去,就是"提前教學"而已,只是包裝的比較好看
如果重視自己小孩以後上國中,會讀的死去活來(看看現在的國中生皆是如此)
自己可以提前幾年教小孩數學(幼稚園中班開始寫小一數學,一日兩頁,15~20分鐘)
在小三,就可以慢慢教國中數學課程了
數學是讀上去,分數會差距越來越大的科目
很多媽媽先重視文科是錯誤的,小二前就養成閱讀習慣,無疑先葬送小孩視力,一年75-100度往上加
好處是小孩寫考卷會比別人細心,分數略高;但上高年級就幾乎無差了,但別人可能還沒近視
真的上國中要開始拚了,近視都四五百在那裡等了,真不曉得,要拚是,還是不拚是?
擺明國中讀完必是高度近視了(600度以上)
而數學是可以口問和討論的科目,不一定要透過閱讀
如果在小六畢業前,國中英文(小三在HESS待三年),數學都學完了
上國中,資優生要考贏你,事實上,也不是很簡單
搞到最後,其實就在比你能不能上得了好的高中,和誰讀完大學,近視度數沒破千而已
誰管你資不資優
(近視度數破千的後遺症很大,而且是一輩子的麻煩事,講白一點,算是重要器官半殘障了)
therego wrote:
不要補習,
我國小沒補習,
糊裡糊塗考上國中資優班,
國中也沒補習,
高中照上資優班,
過得還算快樂,沒有跟不上的壓力,
該你的就是你的,...(恕刪)
有的資優班的學生對外都把自己講的"很輕鬆就怎樣怎樣~"
基本上,我是不信 (看看近視度數,真的沒比一般人高嗎?)
沒有處心積慮的學生,至少有處心積慮的家長吧
以前曾看過網路文章叫"資優生間的心理戰"
看到都快笑昏了,描寫的很生動
一個人再怎麼資優,你去分析一下所有讀過的科目
你會發現,要背,要記憶的東西,基本上占所有學習內容6成以上
也就是你不去背,你還是拿不到分數
再怎麼會聯想記憶,你還是得花很多時間去記憶(這樣會多輕鬆呢?)
除非家人(比方:父母是老師)早幫你整理好了
不過真的有一種人,通常是單眼皮的(你走到他身邊還不知,故常被嚇到)
真的是過目不忘,記東西很快,因為他的專注力很強
但自我的表達能力,和情感表達可能很差
在某方面說來,可能是同學間所說的"怪人"或"怪胎"之類
反過來講,資優生裡面,心理不太健全者可能是一般人的數倍
因為:
1)在那樣高競爭壓力的環境下,把自己想的很輕鬆愉快的,基本上就是一種人格的扭曲
2)而真的覺得很輕鬆愉快的,久便覺自己特異,而看輕一般人;長久也會造成自己某方面性格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