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大大、小孩理解/表達能力如何練習/提升? ( 一位家長的問題,用公民的民意代表作解釋案例。 )

請問各位大大、小孩理解/表達能力如何練習/提升? ( 一位家長的問題 )

回答 :

不好意思,我可能說話直接,請見諒。

" 一般的思辨 討論
平時在家就可以讓孩子多多發表自己的想法
這也是108課綱的主軸 閱讀素養 思考思辨 "

小朋友作了上面這件 "訓練 " 以後,誰來評估小朋友作得對? 還是有改進的地方?

如果要改進的話,要 " 如何 " 改進?

這個事情不是寫功課,評量跟測驗卷,這些都有標準答案。


" 思辯與討論 " 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思辯與討論 " 所呈現的是深度與廣度。
還有所謂的抽象的品質。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他們國中要學的公民課程的 " 民意代表 " 作一個解釋上的示範。

https://www.3people.com.tw/%E7%9F%A5%E8%AD%98/%E6%B0%91%E6%84%8F%E7%9A%84%E5%AE%9A%E7%BE%A9/%E5%85%AC%E8%81%B7%E8%80%83%E8%A9%A6-%E9%AB%98%E6%99%AE%E5%88%9D%E3%80%81%E5%9C%B0%E7%89%B9/d9d85163-393b-411e-9baa-72962524fbc7

民意的定義


上面的網路連結 ( URL ) 的這個解釋比較好了解,也講得比較全面。

(四) Hennessy則認為,民意是在一項重要問題上,由一群顯著的大眾所表示出來的偏好之綜合。
因此,他提出民意的五種要素,包括:

1. 議題的出現。

2. 有一群對該議題關心的民眾。

3. 民眾偏好之綜合。

4. 對該議題意見的表達。

5. 參與表達意見的人數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 = = = = = = = = = = = = = = = = = =

議題 :
有待討論的公共事務,有時候也叫公共政策。

如果遇到有選舉的狀況,就是討論被選舉人( 地方性質的叫地方議員,中央性質的叫立法委員,國大代表,首長性質的叫總統,副總統,台北市長,新北市長,桃園市長,桃園縣長,台中市長,台中縣長......。2010 年以後,沒有台中縣長,被合併。)。

民眾 :
國民或者公民的意思。

偏好 :
喜歡或者贊同的意見,通常要用文字表達的。

表達 :
通常指文字表達或者口語表達的內容,但是因為要討論,所以通常會寫成書面的文字內容才方便討論。跟開班會要作會議記錄的意思是一樣的。


影響力 :
這個比較難解釋,目前先用投票時候的票數多寡來看。

關鍵字 :

議題,民眾,偏好,表達,影響力

用關鍵字幫助你記憶。

多念兩遍就會記住了。

當然,也要想一想這些文字的涵意,
基本上已經幫你解釋過關鍵字的涵義,所以應該看得懂,看得懂的文字內容就容易記憶。


民意代表是代表民意與作出表達的一種職位,
有的分類是屬於中央民意代表,
譬如立法委員,跟中央的各部會打交道的,譬如跟內政部,國防部,衛生福利部......等等。

也有分類是屬於地方的民意代表,
譬如台北市議會議員,彰化縣議會議員,新北市議會議員,
這些議員是跟縣市政府的市長與市長下面的局處首長打交道的。


他們這年紀念一堆政治學的東西,以前都是大學生在念的。
先這樣看過去吧。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