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來這次並沒有"修理"到任何東西,這支Body & Soul本來就沒有什麼壞掉的地方,機芯零件也完整(唯一的缺件在錶帶),雖然剛拿到手的頭一天就算上滿弦也只走五分鐘就停,但搖了兩天之後就復活了,一直到我拆解放掉發條之前都沒再停過,走時也相當準確。老實說我還真捨不得拆它... 原本就功能完整,很怕被我手殘反而搞壞一支經典錶款,不過當我看到它的擺輪打得有氣無力時就又覺得可以試試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例行保養,不但要能穩穩地拆下、清洗、上油和裝回,還能讓走時更穩定順暢。
* 本文冗長枯燥,讀者還請多多包涵。
[檢視外觀]
這錶的外觀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瑕疵,就是一般佩戴的痕跡,看來保護得不錯:



再仔細檢視了一下,推測這錶之前也有被拆開維修過,因為透明壓克力背蓋邊緣有被撬過的痕跡,而且好像有上了一層不知明的膠水。用放大鏡透過背面的壓克力檢查機芯時可以看到龍頭釋放鈕的旁邊有刮痕,應該是前一位拆錶人在壓釋放鈕時有滑到旁邊造成的:



拆下錶帶再仔細檢查背面:


這時發現錶帶其中一端鉸鍊裡的塑膠內襯不見了,這也是這支錶唯一的缺件,前一位修理者硬是把鉸鍊內折把內徑凹小... 頗暴力的做法(但在找不到替代零件時好像也沒有更好的方式了):

正常的一端:

缺內襯的一端:

準備動手開蓋取出機芯:




[大部拆解]
我決定從背蓋拆開,原本以為會要經過一番惡鬥... 結果卻沒想像中難拆,先前拆錶人用的膠水其實沒有什麼作用,只有上在表層,拆解時幾乎感覺不到有被黏過,也因為之前有被撬開過,所以用瑞士刀很容易就打開了:
背蓋是透明壓克力的,有一些刮痕但都不算嚴重,我並不打算拋光:


用鑷子尖端壓下龍頭釋放鈕,龍頭便可輕鬆取出:

把塑膠內圈逆時針轉約20度便可取出機芯和內飾環:

取下指針和塑膠內圈:


機芯 - ETA 2841-1:



鎖上機芯座:

先拆自動上鏈機構,首先取下自動陀:



取下自動上鏈機構:


第一次遇到瑞士的自動上鏈機構,感覺比日本的抓勾式要耐用,先把整個模組拆下,等要清洗時再徹底拆解:


接下來的拆法大同小異,雖然沒有找到2841的說明手冊,但因為沒有日曆機構,拆解起來相對單純:

先拆擺輪,在此之前當然要先放掉發條:



接著就一層一層往下拆,拆發條棘輪和手上鏈傳動輪:



這錶有手上鏈功能,這個手上鏈的傳動輪螺絲不意外是逆牙,要順時針方向鬆開:



拆上鏈傳動輪扣片,這裡有這個機芯唯一的一根獨立彈簧:

我只要一看到彈簧就覺得很有壓力(一彈飛就完了)... 先用牙籤按住再小心釋放掉彈力:


順利拆下~:

再來拆擒縱叉,我還是不太能理解為何要用塑膠來製作擒縱叉...




續拆主夾板,取下三、四輪和擒縱輪:








拆下發條盒夾板,取出發條盒及二輪:










此時走時機構這一面算是拆完了,龍頭和離合輪組呆會兒再來拆:

翻面續拆撥針和離合機構:

先拆中央飾輪,這飾輪應該純萃是好看用的,用一個小扣片卡住,算是取代了cannon pinion:



拆下撥針齒輪組的夾板,這夾板有兩根卡榫(箭頭處),右下方的小拉桿(紅圈處)應該是幫助脫出卡榫用的,卸下螺絲再夾住拉桿向右板一下就可輕鬆取下夾板:



取下撥針系輪組:

跨輪是夾在這兩片中央輪之間的,左邊那片空心輪是在最下方,取出時三個輪被潤滑油黏在一塊:


取下撥針輪:


最後來拆麻煩的離合機構,離合機構拆時很容易跑位,沒有研究清楚作動原理的話裝回時很容易裝錯:


離合機構的夾板本身也是彈簧和扣片:

取下拉檔和離合桿:






最後再翻面取下龍頭、離合輪和立輪:


機芯主板:


大部拆解完成!

[細部分解+清洗零件]
大部拆完後第二天便進行細部分解和清洗,大約花掉兩小時。
這次又多用一個小道具: 紙擦筆,以前練素描時必備的工具,靈機一動想到這玩意用來擦洗小零件的效果應該不錯

細部分解之一: 自動上鏈機構
第一次拆瑞士的自動上鏈機構,感覺上比日本式的要細密複雜。看得出先前的保養者在齒輪上了不少油,表面不少油漬:





這兩組小齒輪裡面還夾了彈簧機構,看不懂要如何拆,可能是封死的... 決定直接洗不拆解,免得之後裝不回去:

清洗過程都差不多,泡、刷、再泡、晾乾... 就不詳述了:



唯一的塑膠件 - 擒縱叉,不敢碰去漬油,只有用毛筆沾去漬油刷洗兩側的金屬軸芯:

細部分解之二: 發條盒,這次決定拆發條清洗,看來這發條不太需要上油:


發條一樣用去漬油擦洗,並不很髒:

洗好的發條用夾鏈袋裝起來備用:

擺輪一樣泡在去漬油裡用滴管反覆沖洗完成:

上鏈傳動機構清洗完成:

撥針系統輪組,蓋板和中央飾輪(應該純萃好看用的)清洗完成:

撥針離合機構清洗完成:

主底板和龍頭清洗完成:

全部洗好的零件,就等有時間再上油和組裝了:

[上油及組裝]
本週工作繁忙,原本以為要到週末才有時間組裝,結果星期四上午有個空檔,忍不住就動手完成上油和組裝。結果裝完當天晚上就感冒了....
組裝的過程不算輕鬆,主要是撥針機構沒有明確的說明書,研究了好一陣子才確定組裝的方式和順序。油品一樣只用中華701(金屬接觸)和Moebius 8000(寶石軸心)。
老樣子先給主底板上的擺輪寶石清洗和上Moebius 8000油:



寶石面的油還是點不漂亮....

蓋回寶石座並且翻面:

裝回主底板:

接著就按照拆解時相反的順序裝回,因為沒有說明手冊只能完全依賴拍照的記錄來核對安裝。
先裝龍頭、離合機構系統和撥針輪組:

離合機構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其中關鍵的一個是夾板上方連在一起的那根簧片,要先鎖回螺絲再把簧片向右撥扣住離合桿的末端,如果沒有扣到的話會失去手上鏈的功能:

裝回撥針系統的輪組,含最小的撥針輪一共有四片(中央兩片是上下夾住跨輪的,照片上看不到下面的那一片):


裝回中看不中用的中央飾輪,這一面算是裝完了:

發條表面上了一些中華701,再手工捲回發條:

在軸心上下面都點上中華701,蓋回發條盒:


裝上二輪和發條盒,鎖回夾板:


裝回三、四輪和擒縱輪:

這片輪組夾板比先前Seiko 4205的好裝太多了。裝回後在每一個寶石軸上點Moebius 8000油:

裝回擒縱叉,因為是塑膠製的所以不敢在沖面上油,只有在上下軸的寶石上Moebius 8000油:

裝手上鏈傳動輪和扣片,那根扣片的彈簧一樣要非常小心地裝回並扳到扣片上(箭頭處):

鎖回傳動輪,這裡在軸心側邊和軌道上點中華701油,記得這螺絲是逆牙,要逆時針鎖上:

鎖回棘輪,一樣在軸心側邊點中華701:

翻面在另一側的所有寶石孔點Moebius 8000油:

再翻回來裝回擺輪:

清洗擺輪寶石並上Moebius 8000油:

這次的油還是點得不漂亮...


裝回擺輪座上:

上幾圈發條,擺輪順利擺動起來了!
最後裝自動上鏈機構,這兩組齒輪相當特殊,其中一個還有兩個寶石軸(箭頭處),也在寶石軸點上少許Moebius 8000油:


自動陀的軸承也點上Moebius 8000油,這是唯一非寶石但用到Moebius 8000的地方:

裝回自動上鏈機構和自動陀,轉了轉自動陀檢查自動上鏈功能,一切正常!


裝回指針:

把機芯裝回錶殼,錶殼和風防我都只有用水清洗後晾乾。跑一夜之後和其它幾支修過的錶一起比較走時準度(當然還是以那支Swatch Irony Chronograph石英錶為準),因為先前就知道它的走時頗精準,所以沒有刻意調速,而實際上也的確很準(反正沒刻度也只能大約目測準度):
錶鍊用沙拉脫和毛纖細牙刷仔細刷洗,裝回後第一次戴上手~ 這次的錶鍊鬆緊度剛剛好! 完全不必調整(上面的影片裡可以看我已給Seiko換了便宜的金屬伸縮錶帶,因為原本的錶帶實在有點太緊了...):

今天正式戴它出門實戰測試,目前非常穩定準時!

這次徹底拆解了2841-1這顆機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2841資料很有限,有一些人拆解過但沒有詳細的拆解過程,希望這一篇文也能幫助到下一位想要拆解2841-1機芯的錶友! 也再次感謝小丸子大給我機會練習瑞士機芯的拆裝和保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