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erismela wrote:
原本我只打算擁有3隻(恕刪)


有幾隻沒特別算過,50以上跑不掉,個人是爽就買,沒在考慮有的沒的
七支足以應付周一到周日......再過去的話就要準備到31支......再過去就得要365支.......這樣才算有規律
看來一入“表海”真的深似海,大家都難以跳脫“不斷買表”輪迴的漩渦。

我認為,減少誘因,或許也是一帖解藥。

也就是三不一沒有的政策:不接觸、不逛店、不去想,外加沒有時間。或許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了><
Peerismela wrote:
原本我只打算擁有3隻(恕刪)

哈哈~正常拉~
我當初也是1個簡單的精工石英錶,然後想玩一下機械錶....然後好像正裝或休閒...又需搭配一隻表...
結果買到現在有5.6隻表了~我相信....我還會繼續買下去,哈~
現在大約十多隻吧,

沒有預計要收手, 不過標準越來越高, 自然入手速度就減慢

要經典,要獨特,要創新, 要品質好耐用, 要喜歡,要保值,入手價格要漂亮, 要手上沒有類似的

持續拓展品牌,功能, 風格跟 設計差異化的收藏
大約有一打吧。
先看大小: 大顆一點(運動、粗曠型)、小顆一點 (正裝、斯文型)
在搭配上以下組合: 顏色 (藍面、綠面、白面、黑面) x 機芯 (自動、手上鍊、石英 )

組合下來就會有十多顆


Peerismela wrote:
原本我只打算擁有3隻(恕刪)
我是老鼠 ! I'm mouse ! Ich bin Maus ! Soy rata !ΕΙΜΑΙ ΠΟΝΤΙΚΙ !
我覺得質比量重要

A只有2支錶,總價值百萬
B有10支錶,總價值20萬

我選A
5隻機械,3隻G。應該不會再增加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Peerismela wrote:
原本我只打算擁有3隻(恕刪)

錶就是男人的首飾、男人的玩具呀,現在這個時代它已經不是實用取向,自然就沒有數量問題。

就像我們不懂蒐集球鞋的為什麼可以好幾十雙,鞋放久會分解掉,錶還能夠透過保養延壽呢~
應該不少人躺在那的手錶
加一加都可以買 PP 了吧
可是 PP 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