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過利這件事真的只能跟同品牌的同一款比較,我剛好擁有過3支同集團的錶:Mido Ocean Star 200C 我記得就沒有過利的地方。OMEGA 海馬 300M的鍊帶邊緣也是很利,而且是貼合手腕的那一邊。但同樣是OMEGA的登月3861的鍊帶就沒有海馬的鍊帶利所以利不利這件事應該也可能是設計師的意志至於打磨技術好不好,就只能跟同款比較了------------------老實說我是買這支海馬的時候,才開始會在購買前,仔細檢查錶的細節是否有瑕疵。前面的MIDO200C和登月3861我都是在太興奮的狀態下,沒有仔細檢查就帶回家了。好在後來檢查是沒有看到什麼瑕疵....
這幾個角幾乎都會刮手(包含內錶耳),但不至於割手,像錶殼圓周甚至潛水錶外圈也有可能有刮手感,這部份真的很吃錶廠細部處理跟錶殼設計。並不是每家錶廠跟款式都首重配戴者上手的圓潤感,更多但求基本分有到,像這類細部感受只能多摸其他品牌就會明白差異,至於要各種條件都水準之上或更甚者,除了銀彈要補上來之外,可能還要挑對品牌與款式。10萬價格之內作工細膩跟貼心程度太多品牌可以提(包含國外微品牌),若要像浪琴連機芯都得天獨厚,應該屈指可數,只能說10萬內依照樓主需求排優劣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