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萬 穩定 耐操 粗戴 機械錶 [更新]

keisuke1 wrote:
首推二手16570....(恕刪)

zenith0111 wrote:
預算拉到8~13萬
...(恕刪)

16570 真的很吸引我, 不過不考慮二手的情況, 新品要多少才能入手呢?


koemanfly wrote:
BREITLING!...(恕刪)

zenith0111 wrote:
BREITLING我...(恕刪)

Breitling..... 某些私人因素, 小弟就不考慮了!
仍然謝謝兩位大大的建議!!



一種米養出萬種人 wrote:
同意~
這個價位,最粗勇的我想SINN應該當之無愧吧...


而且,作工和質感,讓我戴到現在都非常滿意!

能請大大多分享一些SINN 的心得嗎?? 入手款式, 價格等等! 任何優缺點??
力不到,不為財

我很窮 wrote:
16570 真的很吸引我, 不過不考慮二手的情況, 新品要多少才能入手呢?



目前日本並行品店有一只未使用新品16570黑面
14萬元台幣整,字頭比較舊,但是日本正規品
給您參考,如果要新字頭的,多加一萬台幣
Patrick 5/13

買一隻SEIKO 6R15B,或天梭入門款,一萬元多先頂著用幾年再存一點,到十幾萬,直接上勞


要不然二手入門勞也可以

一些新品十出頭萬,戴一二十年還有一半錢,其實跟當年買也差不多,十幾年等於戴免錢


我就是這樣想,也這樣幹的!

參考看看!

買八到十萬的錶,遲早你也會買隻勞,到時這隻也賣不到幾個錢,中間省略省錢跳過吧
雖然我並不喜歡勞力士的外形,但勞士式的"品牌"、"耐用度"、
"品質"、"保值性"真的在日常用錶中稱王(不是高價蒐藏那種的)

也許保值性對樓主不是重點,但樓主應該會在乎前三項,

尤其是第一項對大多數人來說更是買中高價錶所重視的(品牌、情感面的需求)
,若不CARE品牌,說實在的很多1-2W的錶也很耐用啊,品質也不差啊。
如果要找eta機芯,找swatch集團中的便宜品牌就可以....
這幾年常常會看到很多錶廠在錶殼防震抗G上面做文章,尤其是IWC,Sinn, Ball,還有豪雅,
除了IWC和極少的豪雅之外,清一色是eta機芯......
why??
勞力士除了強調錶殼防水防塵,幾乎沒有在耐震耐摔上面做文章,但是穩定度和耐用度卻是所有品牌之冠,
why??
機芯原設計的差異,造成一支錶遇到極限狀態時,會有不同的表現....
很多人會說eta不是不好,只是氾濫了點,這話我同意,所以平價品牌,不願意多花成本,我們可以接受,
可是中高價品牌呢???當你花了大把銀子,買到的只是logo和外殼表面設計,真正重要的機芯,占成本的一成不到,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eta在極限狀態下的表現的確會有問題,高級款式擺輪用打洞的方式調整,卻沒有考慮長時間運轉,
龍芯磨損後的補償,鈕扣型微調很方便,新錶很好調整,卻沒考慮經過震動之後,容易產生偏移,
除了擺輪之外沒有其他避震器,大力撞擊之後會造成輪系磨損,軸心偏移,這些都不是新錶使用者可以猜想到的必然結果.....
其他更細微的部分,例如石眼蓄油槽的簡化,游絲,齒輪材質的節省,就不必細談了
這些看的見與看不見的設計差異,讓eta機芯在劇烈運動,震動,晃動,甚至是長時間沒有保養,
軸承石眼缺油的狀態下,窘態畢露.....
天文台認證,取的是靜態測試,各方位誤差總合,沒有考慮劇烈震動,晃動下的誤差,
這就是eta很容易可以獲得天文台認證的主因,以現在大量使用自動化生產線與CNC的進步製程,
所謂天文台認證根本是不值錢的噱頭,唬唬剛入門的消費者的行銷手法,
如果是40年前,那就另當別論
說個故事,不是故意吹捧勞力士,40年前,omega聲勢如日中天,勞力士根本不成威脅,
當年的天文台認證機芯,omega也超出勞力士太多太多,但是40年過了,
這些當年很紅的星座天文台,價錢一飛衝天高不可攀,原因竟然是因為折損率過高,
要找到狀況好的如鳳毛麟角,就算找到外殼不錯的,機芯也五癆七傷,而當年居於老二的勞力士,
現今仍然常常可見運轉良好的表款.....
拆開兩者的機芯,omega當年愛用的紅金色橋板,現在常常是鏽斑滿滿,自豪的微調機制,纖細機芯,
現在卻怎麼調都不準.....而厚重笨拙的勞力士機芯,卻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繼續賣力工作
eta不是不好,他是為了可以廉價大量生產,節省成本下的產物,也因為取得容易,成為多數錶廠的命脈,
如果沒有eta,檯面上就會只剩下幾間錶廠撐場面,剩下全部都是石英或電子錶,我並沒有把eta妖魔化,
而是知道eta的成本,所以建議買最便宜的款式
天梭是我很喜歡推薦的品牌,因為他是swatch集團中非常重要的底座,他的重要性遠大於其他集團中的低價品牌如漢彌爾頓或美度,因為歷史淵源,因為銷量,因為重要性,所以天梭可以比其他品牌享有更多資源,
做出更物近所值的錶,也因為有天梭打底,消費者才有可能慢慢進階道浪琴,omega,GO,寶璣....
順便一提,現行常用的男錶2824,2836,2892系列機芯,都已經面世超過40年,新進鐘錶學徒首先要學會拆裝的,就是eta和勞力士,因為eta到處都有零件,不怕拆壞,勞力士是因為不容易拆到壞,之後才可以進階到計時款和精工......這是幾個老師傅共同的想法,是不是也透露出些許玄機??
所以我建議開版,可以買幾隻天梭,一支戴10年也不見得會壞,加一加可以戴到老,或是找二手勞力士,一樣可以戴很久,而且二手勞力士很多都在你的預算內,這樣的建議,還把維修保養也都考慮進去了
天梭也有2892的錶款,保養的時候和omega做的都一樣,憑什麼omega保養一次要貴那麼多??都可以買兩顆機芯有找了......而且swatch集團的售後服務,請爬爬文,尤其是omega....
zenith0111 wrote:
不會不喜歡ETA, ...(恕刪)



沒錯!
日前才將我的5年的Seamaster親自送去原廠洗油煎拋光,NT$9,000就bye~bye~了!
不過依版主的需求與預算,我還是建議Omega Seamaster,品牌、產品都還算不差!
8-10萬 穩定 耐操 粗戴 機械錶,全新可選豪雅, Aquarcer 500m 打完折扣7萬有找. 二手當然選勞瞜.
最近我才訂一隻Aquarcer 500m全鈦鍍黑PVD(只有膠帶) .當作溯溪,釣魚,潛水用剛好符合不怕刮,耐操 粗戴原則, 至於手上其他的平日戴就好.
pppleo wrote:
天文台認證,取的是靜態測試,各方位誤差總合,沒有考慮劇烈震動,晃動下的誤差,
這就是eta很容易可以獲得天文台認證的主因,以現在大量使用自動化生產線與CNC的進步製程,
所謂天文台認證根本是不值錢的噱頭,唬唬剛入門的消費者的行銷手法,...(恕刪)


小弟覺得...
畢竟不是每個人整天都會把手甩的亂七八糟過生活(或者測試)...
所以從實用觀點來看,大多數上班族幾乎每天都會接觸電腦、手機...等物,與其要說抗震,小弟覺得抗磁更重要。

用「不值錢的噱頭,唬唬剛入門的消費者」來描述COSC...似乎沒那麼誇張啦
有COSC的機芯、比一般普通ETA機芯,不管是準確度、加工程度都還要好,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值不值得,我覺得是看人,好比差不多的價錢,你可以買只是把自動盤圖紅得ORIS,或者選擇有雕功、藍鋼螺絲的MIDO、SINN。
我覺得可以找隻海馬戴戴,不過找隻品相好的難了點

幾天前才購入一隻舊款藍色大海馬 33000

品像又好 雖然回原廠保養要9000 比勞還貴....

秒差還算可以+5 以後保養也可去大鐘表行便宜點

剩下的錢存下來 帶到還沒壞應該就能上勞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