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以下這句話"我這支錶每天對時 都維持在-5~~+5的範圍內"代表的是不管是今天 明天 甚至一個月後秒差都是在-5秒~+5秒之內 這樣的解讀應該沒問題吧?那如果換成這句"我這支錶一天大約快5秒"意思是第二天就會變10秒 第三天就會變15秒 第四天20秒一個月後會快150秒的意思嗎??謝謝
感謝回覆....的確 如果每天固定快五秒代表機芯很穩定沒錯...但是如果真的每天都固定快五秒一個禮拜就差了半分鐘...不就常常需要調時間了嗎??還是說有些錶今天-5 明天+4 後天又-2是因為使用者配戴的習慣跟動作造成的誤差呢??因為我覺得這種誤差一直定在-4~+6 才符合天文台的標準吧??謝謝
其實我覺得一個禮拜快個半分鐘很準了....越好的機芯,在穩定性上下的功夫更多,在使用者配戴下的誤差就越小天文台是每日容許誤差在+6~-4沒錯但以一顆機芯調教設計來說,穩定的秒差比每天在+6~-4中遊走難的多了
您標題的這兩段話基本上是相同的,所謂-4~+6秒天文台認證標準指的便是日誤差在此範圍內即符合也就是說,一只穩定的錶,每日的誤差不脫此範圍而一只機械錶的誤差是日積月累的,待日後覺得誤差已過大時再來考慮重新調校即可,只要是機械錶,這問題皆難以避免一只每日固定快5秒的錶比忽快忽慢的錶來得相對穩定,固定快或慢可藉由調校來改善,當然錶是戴在手上的,所以會因手部的動作而有所謂不同的方位差,這也就是有時會有第二天比第一天來得誤差更小的原因,此乃因不同方位而正負抵銷所致,所以,日誤差-4~+6秒的錶一個月後仍在此範圍不是不可能,但肯定不是天文台認證的標準(天文台無月誤差規範)
所以假設有一支錶 一天固定+1秒 一個月後 +30秒這支錶毫無疑問是天文台的水準囉???我一直誤解機械錶的準度定義以為一天固定+1秒 一個月後也只+1秒 (舉例)才是天文台的水準...那假設我的錶戴著 固定一天快5秒但是我睡覺時 用某個角度放桌上 醒來要戴時 發現會慢5秒理論上這樣反覆著 +5 又-5 是否能利用人為的操縱來達到極小的誤差呢??
jack wxyz wrote:您標題的這兩段話基本...(恕刪) 以天文台的認證標準 ETA機芯每顆都可以符合果然是平價又好用的機芯我手上一顆ETA7750 跟一顆ETA2893 每天秒誤都在+-3秒內我寧願錶會隨環境變化及放置方式不同而有快慢 也不要固定快或慢以我的便宜機械錶來說每周我對時都差不到五秒 這樣比固定快或慢還要花時間來調整來得方便多了
Franklin09 wrote:以天文台的認證標準 ...(恕刪) 天文台認證本來就是經過15天測試後的「平均」結果來論斷,機械表會因為溫度、濕度、配戴者的習慣等因素而影響秒差,所以帶機械錶,秒差是很正常的,如果那麼care秒差,隨便一個seiko的石英錶,大概精準度都會高過你手上的機械錶........
Franklin09 wrote:以天文台的認證標準 ...(恕刪) 假設在沒有標準時間可供對時的環境下那每日穩定快5秒的錶至少我比較篤定在12天後扣掉1分鐘就趨近標準時間了而會忽快忽慢的錶雖然加加減減的情形下1週之後只快(或慢)個幾秒但如果以更長的一段時間來看是否還是一樣只快(或慢)個幾秒呢這中間的變因太多了如果沒再核對標準時間的話就很難確定是快(或慢)幾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