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知名度,如果說中部名氣最大的自行車道首推"東豐自行車道"與"后豐自行車道",應該沒有人會反對。也許不少進階的車友對於假日時分這兩條人山人海的自行車道不屑一顧,然而只要換個時間安排平日去體驗,保證會有不同感受。后豐自行車道比起東豐要來得短上不少,卻因路線中會穿過著名的九號隧道與花樑鋼橋更增添不少騎乘的娛樂性! 起點位於后里馬場(對於從豐原端起騎的車友來說可稱之為終點)的后豐單車道,一趟下來難免意猶未盡,若時間充沛體力許可的話,不妨可以加碼到泰安舊站與毘廬禪寺這兩個位於后里鄉境內一南一北的知名景點一遊。

在勘查01大會師當天安排的騎乘路線時曾到過泰安舊站,當地的店家說有不少車友會選擇繞后里東勢一圈,完成環狀的挑戰路線,趁此機會也依樣畫葫蘆走了一圈,另外也探訪了幾年前去過且留下深刻印象的"毘廬禪寺"。

這次路線的起點就選在台鐵舊山線的泰安舊站,外地開車前來的車友可由國道一號下后里交流道之後,沿著甲后路往后里市區方向,遇台13線省道(三豐路)左轉往中社方向直行,遇福美路(路口為7-11)右轉進入即可抵達。亦可在下交流道後接安眉路穿過國道一號下方涵洞直行,一樣可以通往泰安舊站。

▼全程路線軌跡圖(藍色軌跡為環狀繞圈路線,G點旁的紅色路徑則為毘廬禪寺旁的Off-Road體驗路線)
無效的路徑

▼地形空照圖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高度曲線圖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坡度比例表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民國八十七年台鐵改道新山線後,泰安舊站已被台中縣政府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如今常可見新人在此拍婚紗照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泰安舊站外就是泰安形象商圈,平日4+2前來的車友並不難找到車位,不過假日時分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囉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旅客服務中心與泰安驛站住宿會館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沿著站前的福興路往北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十一號轉角處民宿是由舊三合院改建整修而成,房間數不多卻有濃濃古早味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芋田與遠方的苗栗火炎山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叉路口循指標右轉往東勢卓蘭方向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縣定古蹟的舊山線花樑鋼橋。后里南北兩端各有一座花樑鋼橋,對車友來說較熟悉的是南端后豐鐵馬道跨越大甲溪那一座,長約382公尺。至於圖中這座由后里北端跨越大安溪的花樑鋼橋長度更高達637公尺,也是全台灣最長的一座花樑鋼橋。宛如一尾巨龍的橋體共有十個椼架,其獨特之處便是在每兩個橋墩上架設一組俗稱花樑的鋼製椼架,藉由鋼架的力量分攤火車施予橋面的重量,進而減少橋墩的數量,建於1907年的橋體,如今看來仍像是件藝術品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繼續前行可見道路兩分,直行的主線沿著大安溪堤岸邊通往東勢,然而去年颱風之際路基遭到沖毀整片流失,目前已完全中斷無法通行。咱們就取右線的爬坡往神秘洞方向,終點可接上圳寮路續往東勢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神秘洞也是后里當地的一條挑戰路線,全長僅約1.4公里,由海拔237公尺爬上高點353公尺後下滑接上圳寮路。將近一公里的爬坡段平均坡度超過12%。一開始的陡坡若是沒換好檔位,很快就可以定竿下馬了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神秘洞到底有多神秘? 右邊鐵門內就是通往神秘洞前的私人果園,據說神秘洞其實為舊時人工所鑿之水利渠洞,不過完工三年即被洪水沖毀失修,如今僅剩部分圳路地道遺跡尚存,卻也淹沒在荒湮蔓草中而不可得,神秘洞果然神秘到幾乎找不著痕跡了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這一公里騎來心跳飆高,有些特別陡的路段坡度幾近17~18%,坐著踩不動還得起身抽車而上,碼表的警示聲嗶嗶作響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偶爾一小段緩坡之後緊接著又是陡坡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壓垮肉腳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下馬推車吧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后里鄉單車協會認養這個路段的維護,想必也是當地車友頗常騎的熱門挑戰路線。回到家把路徑軌跡上傳到電腦後,比照地圖才發現原來這條挑戰路線是沿著標高四百公尺的七塊山(三等)側邊而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頂點叉路口左上可往高壓電塔,盡頭無路需折返下山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咱們在此左轉下滑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道路品質還算不錯,即便是公路車也不成問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上山十年工下山一分鐘,四百公尺下滑一溜煙就結束了 路底左轉往東勢,若不想再騎的可走圳寮路返回后里市區或是接回泰安舊站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這條繞圈路線雖然不算長,但是上上下下好幾個小山頭,騎來也不怎麼輕鬆就是了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圳寮路往東勢方向的第一個爬坡,幾株綻開的油桐,把山林間的綠意點綴的極有層次感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這段爬坡長約一公里先緩後陡,前五百公尺坡度約4%,後五百公尺揚升至9.5%左右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圳寮路從后里端開始便是中40號鄉道,路名先後由圳寮路變為后卓路之後再變為永盛巷,直到接上台三線省道告終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辛苦的爬到高點之後,最大的回報就是賞你一片開闊的景致,大安溪河床彷若一條平鋪的緞帶,對岸的枕頭山、下太平山都清晰可見一覽無遺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高點過後就是一段下滑,偶爾會有險降坡外加髮夾彎,還請多加小心對向來車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此路線經過的東勢林場和一般認知的東勢林場遊樂區並不相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下滑到平路後會發現左線有另一條叉路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回頭看看原來是路基被沖毀的圳頭產業道路,如今已完全中斷無法通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續行往東勢方向可以看見一個很妙的牌子,上頭寫著"中華民國第二任國父賴幸汎",阿哩勒還萬歲萬歲萬萬歲今天終於長見識了,原來國父還可以有第二任這位大叔你嘛幫幫忙,一笑置之就當作自HIGH算了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往卓蘭方向是一段長度近三公里的平路,坡度和緩到察覺不出來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叉路口右線往明正社區,咱們則是取左沿著永盛巷前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平緩的大直路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直走或右轉皆可接上台三線,在此右轉可以省下一段路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循指標左轉爬上一段短陡坡,長約三百公尺坡度超過10%以上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路口紅綠燈處即可接回台三線往南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接著又是一個九百公尺的緩坡爬升至台三線往東勢的高點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高點處的"石排"社區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石排社區過後就是痛快的下滑啦 途中會經過石圍牆酒莊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見指標往石岡時就要準備右轉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右轉石城街,若直走則可往東勢市區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左線為長庚大橋往石岡鬧區,咱們則是循指標沿著大甲溪北岸續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長庚大橋是石岡鄉橫跨大甲溪通往東勢石城里及苗栗縣卓蘭鎮的主要橋樑,全長三百三十公尺。九二一大地震時震斷三座橋墩,受創也頗為嚴重。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石岡水壩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路基邊坡稍有損毀,通過請小心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接著又是一小段爬坡往石岡水壩的叉路口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左轉可往水壩區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左線往豐原,我們則是取右線沿著石山巷爬坡往后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往后里的替代道路? 原來后豐大橋中斷期間,往來豐原與后里之間頓失台13線這條交通幹道,汽車可改走國道一號,然而摩托車只好繞行至此再通往后里,直到後來開放后豐鐵馬道讓機車通行為止。如今后豐大橋的便道已經修復完成,取道此處的車輛極少,很適合作為單車運動路線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往后里的爬坡長約1.2公里,平均坡度約6.5%,難度並不高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雖然有點累人,不過景色可是越來越好。圖中為埤頭社區通往豐原的埤豐大橋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大甲溪對岸的豐原市區,山頂上的白色大樓便是中華職棒興農牛隊位於豐原公老坪的訓練基地--興農牛莊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石岡水壩(目前也是國家震災景觀紀念地)。大甲溪源於中央山脈的雪山及南湖大山,流路長達140公里,石岡水壩建於大甲溪的下游,最重要的功能在於調節發電尾水,截蓄河流水資源。每日可供應大台中地區兩百多萬人飲用及耕地灌溉、工業用水約140萬噸。石岡水壩在九二一地震中受到車籠埔斷層經過的摧毀,北側三道閘門嚴重毀損(圖中隱約可見),重建時應當地民意要求保留斷壩景觀,另外為了生態保育,斷壩旁也設置了魚道,讓石岡壩成為兼具地震遺址與生態保育的景點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由近而遠分別是埤豐大橋、石岡水壩、長庚大橋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埤頭山高點位在海拔約373公尺高的埤頭觀光農園,農園內主要種植柑橘,每年的十一月初到隔年元月是盛產期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高點過後下滑接上往后里的內東路。位於"曾厝"前左側有一條小路往猴坑休閒農場,若由此進入便有一條off-road小徑可通往毘廬禪寺,文末會另作介紹。在此先直行內東路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內東路遇寺山路口左轉往后里馬場與毘廬禪寺,若不加碼毘廬禪寺的車友即可右轉內東路往后里車站再接圳寮路回到泰安舊站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直行寺山路往毘廬禪寺,左側白牆內便是后里馬場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繼續直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后里馬場創立於民國二十六年,是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的產馬牧場,光復後也曾改隸於縣農會、警備總部之下。小弟生平第一次的騎馬經驗就是貢獻給后里馬場,雖然騎馬對腰部、腿部與臀部有很好的運動效果,不過第一次的經驗還是嚇出一身冷汗 入內門票一百大洋,也可另購騎馬體驗卷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繼續沿著寺山路前進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后豐鐵馬道的起點就位於后里馬場旁邊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除了位於台中市區大家所熟知的中部科學園區之外,中科另外還包含了后里園區與虎尾園區,台13線三豐公路兩旁的廠房興建也如火如荼的展開中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寺山路底營區前左轉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沿著圍牆外的緩坡繼續直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一大片鳳梨田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從后里馬場前往毘廬禪寺單程約1.7公里,坡度平緩沿途景致清幽,非常建議車友順道一遊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毘廬禪寺下方的停車場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停車場旁左線可往健行步道,也是往內東路的off-road路線,既然來到這裡當然要先往右線造訪毘廬禪寺囉!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仔瞧瞧毘廬禪寺的牌樓題字人竟然是當年割據一方的軍閥吳佩孚,可見年代已頗為久遠。左右對聯分別為"山色無非清淨身,溪聲盡是廣長舌"。"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明日如何舉示人"此四句原是出於蘇東坡在經歷「烏台詩案」受到百日牢獄之災後,於49歲時自九江登上廬山,在旅遊過程中寫下有關廬山的三首詩之一。小弟大字不識,古文讀了就想睡覺,原以為詩中的長舌指得是八卦蜚語,上網查了一下還真是笑掉大牙,原來"廣長舌"是佛祖的三十二相之一,舌廣而長、柔軟紅薄,能覆面至髮際。此兩句說的就是佛陀的聲音就在大自然中,青青山嵐就是佛陀清淨的法身!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佛門聖地不敢造次,還是把小藍停在牌樓旁,徒步拾階而上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兩三年前首度造訪毘廬禪寺時,就被其有別於其他佛寺的建築外觀所吸引。大雄寶殿格局方正,外觀仿巴洛克式的建築,主祀觀世音菩薩,法像莊嚴,西南方另有羅馬式圓頂寶塔一座,供奉歷代先人骨灰。都是毘廬禪寺最與眾不同之處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整個禪寺腹地有許多參天古樹,禪寺浸沐在一片綠樹覆蓋的山坡上。毘廬禪寺最初完工於於一九三○年,佔地約三千五百多坪,本為神岡望族之女所興建。然而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的中部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人員死傷不計其數,毘廬禪寺也不幸於地震中毀損,災後方由地方人士集資重建成為今日寺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離開毘廬禪寺回到停車場旁的涼亭,便可見幾株盛開的油桐花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行走在油桐樹下,滿地盡是即將化做春泥的花瓣,樹梢不時還會有白花隨風飄落,雖然面對生命的終結,還是不忍踐踏其上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油桐花開時,美的乾淨潔白,也惹人疼惜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接下來車友可以選擇原途折返寺山路往后里車站或是挑戰off-road路線接到內東路,選擇前者的車友請直接跳過下面的番外篇

-----------------------------------------Off-Road番外篇開始---------------------------------------


回到剛剛的停車場,左邊支線上去即可來到婆娑亭,這也是毘廬禪寺登山步道的起點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婆娑亭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涼亭邊的石階步道是台中縣政府交通旅遊局斥資千萬以自然生態工法完成整修,全程多為石板棧道,步道兩側多是老樟樹與相思樹林,綠蔭滿天。整個環山步道全長僅約八百公尺,繞行一圈路程約半小時。直行看似無路,其實還有一條步道小徑。好奇心不只殺死貓,也會殺死人 繼續往前走看看吧!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Off-Road路段軌跡圖
無效的路徑

▼Off-Raod高度曲線圖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一開始都還是水泥鋪面,騎車不成問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水泥路面的盡頭為一處民宅入口,私人土地當然不便打擾,民宅入口前左側的黃土小徑,就由此進入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一轉入就是令人驚豔的滿地油桐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滿地白雪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林蔭蓊鬱樹影婆娑,偶爾有陽光灑落,更添浪漫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繼續前行路面都還平整可騎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對登山車來說絕非難事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GPS地圖上雖然沒有這條小徑,不過依照顯示座標與相對位置判斷,距離另一端的內東路出口應該不遠。雖然有點擔心,但好奇心作祟,驅使著繼續走下去。此叉路上坡之後路況較差,不過牽車通過倒也不困難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繞經儲水桶後方還有小路可繼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陡下經過果園區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果園過後的路況挑戰性更高,一路都是碎石下坡,沒有OFF-ROAD經驗的車友還是小心為上,乖乖下馬牽車吧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碎石下坡後又有水泥鋪面了,路幅很小大概僅有兩人寬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滿是桐花的水泥下坡還是很濕滑,牽車比較安全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經過一公里多的小探險,終於看到出口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由此出來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出口之後直行便可接回稍早經過的內東路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出口右轉是剛剛從東勢方向過來的內東路,車友們走完這段off-road可以原途折返(比較陡)毘廬禪寺或是沿著內東路往后里車站方向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別問小弟騎公路車怎麼走完這段路的,唯一的感想就是穿卡鞋扛公路車看起來真的很瞎 所幸距離不長,否則進退失據只能在地上打滾了另外提醒各位車友,若是在此條小徑遇到健行客,請禮讓行人通過,唯有對用路人彼此尊重才是騎車之道!!


---------------------------------------Off-Road番外篇結束---------------------------------------

▼原路折返的車友只需沿著寺山路直行接內東路即可,路旁的兩間餃子館在當地都小有名氣,車友不妨可以試試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稍早經過的路口,當時是從右方路口出來後左轉寺山路往毘廬禪寺,現在則繼續直行內東路往后里車站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示意圖(紅色為off-road路線)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前方路口右轉走涵洞穿過后里車站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后里車站月台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車站旁的工地有鐵皮圍起來正在施工,不過中間可讓人車通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路底左轉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穿過車站鐵軌下方的涵洞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涵洞出來後直行上仁新橋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下橋後循指標左轉往泰安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這條便是通往泰安舊站的永興路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見自來水廠左轉下山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這段陡下坡距離不長僅約三百公尺,不過坡度高達-17%,車友務必當心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回到泰安村的平原地形,左邊高架建築就是台鐵新山線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路口右轉福興路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往泰安舊站的田野景致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小巧莊嚴的泰安基督長老教會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回到泰安舊站囉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趁著天色未暗,不妨順道進去參觀已被列為縣定古蹟的泰安舊站。泰安舊站最早的站房為木構建築,1935年的大地震後毀損,之後便以鋼筋混凝土改造,成為今日所見的站貌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售票處與剪票口。泰安車站設立於1910年,原稱為大安溪信號場,僅辦理列車避讓與交會工作,直到1912年升級為大安溪停車場,1921年更名為大安站,光復後於民國四十三年改稱泰安車站沿用至今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拾階而上便可來到泰安站的月台。舊山線鐵道於1908年通車後,直至1998年新山線雙軌工程完工後停駛,累計服役將近九十個寒暑。原本的舊山線鐵道,跨越苗栗與台中縣境,北起三義、勝興、泰安、后里直到南端終點豐原北號誌站,全長23.6公里,途中經過四座鐵橋(包含大甲溪、大安溪兩座花樑鋼橋)、九個隧道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車站因位於山谷之中,為配合兩端鐵軌之高度,站房設置略低於鐵軌路基,形成鐵路在上、車站在下的獨特景觀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距離北面的勝興車站還有8.6公里,南面的后里站距離較短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歲月斑駁的痕跡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信步走在鐵軌上,依稀還記得當年在北部唸書時,搭火車往返南北時,經過舊山線許多數不清的隧道,時而明亮時而漆黑,隨著新山線的完工,以及搭火車的機會變少,記憶也漸趨模糊了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在五月雪的季節裡,不妨挑一天來后里泰安走走,半天騎車,另外半天可以走走周邊景點,也是一種抒壓方式。誰說騎車一定要拼命呢 全長27.8公里的后里東勢環狀繞圈路線,由鄉境之北的泰安舊站出發,經過神秘洞與七塊山的魔鬼爬坡之後沿著大安溪畔起伏於緩丘之間,順著台三線南下轉往石城街再隨著大甲溪畔越過埤頭山往后里南端的毘廬禪寺感受清幽的桐花小徑與佛門莊嚴。汗流了一點,桐花也看到不少,內心已是滿滿的喜悅,推薦這條路線給大家

---------------------------------------------------------------------------------------------

無責任鑑定指數(滿分為 ★★★★★)

1.爬坡痛苦指數 ★★★(全程爬坡比例約佔三成,累積爬坡路段共計8.5公里,其中以第一段的神秘洞魔鬼坡最為辛苦,其餘各段坡度也略有可觀,幸好各段爬坡距離都不長,頂多一兩公里即可解決)

2.曝曬指數 ★★★(大安溪畔的永盛巷地形平坦路幅較大,相對也較為炎熱,夏日騎乘請多注意防曬,除此之外的路段樹蔭頗多,整路騎來還不至於被曬的七葷八素)

3.補給方便指數 ★★(出了泰安舊站一直到永盛巷的明正社區間無店家,請自備足量飲水。石山巷直到內東路間也少有店家)

4.路面平整度★★★(除了毘廬禪寺旁的越野體驗小徑與神秘洞爬坡之外,其餘均為柏油鋪面,整體路況不錯)

5.路線推薦度★★★★(鐵道、古蹟、爬坡,只要你喜歡其中任何一項,都應該來體驗這條路線)

-----------------------------------------后里小吃嚐一嚐---------------------------------------

來到后里除了品嚐最知名的月眉糖廠枝仔冰之外,當然也要找點鹹的東西吃,尤其是騎車前得先打點好體力,才能應付一山還有一山高。 誠心誠意的拜請孤狗大神,得其指點后里最知名的小吃,非"豬血湯"莫屬。雖然小弟不是豬血控(聽起來滿可怕的),不過最近實在和豬血湯特別有緣,先是在豐原騎車時順道吃了"康康豬"豬血湯,這回來到后里一樣是豬血湯伺候。

記得有一次因為工作關係前往后里,工作之餘隨便找了一家路邊攤點了炒麵與豬血湯果腹,臨走上車前遇到住后里的車友,他一臉狐疑的盯著我說,既然人都來后里了,幹嘛不去吃吃豬血財啊 言下之意,似乎豬血財就是后里小吃的首選之一,這回當然不能錯過囉!

豬血財共有三家店面,除了位於民生路133-1號的豬血財老店,在后里還有一家分店,另外一家則是轉戰豐原市區。很難想像光是賣豬血湯與炒麵的傳統小吃,竟然可以開到三家分店以上,其中必有過人之處。

無效的路徑

▼位於民生路與文明路口的豬血財老店,醒目的黃色招牌提醒饕客不要走錯了。豬血財目前已由第三代長孫夫婦經營,傳承三代的小吃到底是什麼樣的好滋味呢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營業時間為6:30~13:30,與豐原的康豬血湯如出一轍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炒麵大碗35元,小碗25元,基本款的豬血湯一碗NT25,當然也可選擇高檔又澎湃的綜合湯,一碗就是一個便當錢了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這回比較奢侈,點了一碗綜合湯搭配炒麵。綜合湯除了招牌豬血之外,多了粉腸、瘦肉與大腸。照例先喝一口湯,中部的豬血湯一般都不加沙茶與酸菜,這點倒是和北部不同。豬血財的湯頭較為濃郁卻不油膩,細切韮菜提香,相形之下康康豬就來的豪邁粗獷一點,兩家湯頭各擅勝場,若是喜歡body香濃一點的應該會偏好豬血財。內臟類的粉腸與大腸,處理的很乾淨,一吃便知是新鮮貨。粉腸咀嚼起來綿而密,與頂級豆沙餡有相似口感,大腸煮的恰到好處,軟嫩卻不爛,咬個幾口就很容易吞下肚,吃大腸最怕的就是味如嚼蠟口感像橡皮筋,豬血財的好手藝倒是不必擔心。至於湯裡的瘦肉應該就是肝連肉,口感不錯但對小弟來說覺得稍微乾澀一點。緊接著要試的就是最重要的豬血塊囉! 豬血塊的大小切的剛好,太大了會覺得噁心,太小又影響口感,豬血清甜且飽含汁液,偶爾會有爆漿的感覺 也許是記憶有點模糊,豬血財與康康豬的豬血都極美味,原來只要堅持用最新鮮的食材,端上桌來的幾乎都是八九不離十的好物了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豬血財的主食沒有別的選擇,就算把MENU翻過來都只能找到僅此一味的炒麵,也凸顯出老闆對於自家炒麵的自豪。雖然小弟對炒麵(尤其是油麵)的熱愛指數頗低,不過老闆拍胸脯的說他們炒麵的可是手工麵,跟外面的絕對不一樣。既然如此,不試試看好像對不起老闆 據說豬血財的炒麵除了肉燥與淋醬外,另外還會加點雞油。炒麵的肉燥比起康康豬來得肥,不過有爽口的豆芽與韮菜相伴,可以降低油膩感。一口下肚,麵身的嚼勁確實比起一般油麵來的Q彈,但對我來說它不過就是一碗炒麵吧 然而卻忘了店家除了桌上擺的辣椒醬之外,還有特製的獨門辣醬,既然老闆放大絕,當然要舀一碟來試試看。豬血財的辣醬比起康康豬的辣醬油來得香又辣,扮著炒麵吃一整個食慾大開啊 鼻頭冒汗嘴角有點發麻,吃得倒是很過癮,拿來沾豬血吃也極為對味,不過對不吃辣的人來說,豬血財的辣醬辣度頗高,請酌量使用以免噴火
台中縣 后里東勢環線

高高興興的踏出門口,最近吃的這兩家豬血湯都令人滿意,想起來也是一種幸福!!

下載KML、GPX軌跡檔、高度曲線原圖: 200905/mobile01-31fc60b044da7e1e6deffa69d6376a01.zip
其實后里有名的豬血湯還有好幾家

猴伯仔, 黃珠, 萬成, 還有些叫不出名字的也不賴

問問路人應該都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Edinman wrote:
▼這段陡下坡距離不長僅約三百公尺,不過坡度高達-17%,車友務必當心

這段下坡路曾走過,實在太陡峭,
我和女王的M1不敢領教,
只好牽車走下去.
謝謝大大的分享,有空再去走一回.
銀寶善存雙人組 - FLIGHT M1
感謝提供資訊;已收到,謝謝!
文章解說清楚.圖文並茂佩服!佩服!
fs_liao wrote:
這段下坡路曾走過,實...(恕刪)


樓主真是用心

小弟深深一鞠躬

話說后里往泰安的那條17%的坡

名叫“死人坡”(台語唸法較親切)

老一輩的都知道這個名稱

小弟還滿常和朋友從下面騎上來

很過隱!!
大大介紹的自來水廠旁與神祕洞的陡坡
都是后里地區車友練腿力的好地方
可惜大大路過還有一處漏了試試
那就是往神祕洞的最高處後下坡不遠
右側有條通往鐵塔的超挑戰級路線
不誇張全程不到800m但大多超過20%
有機會再來時可以體驗一番

另外 要是沒記錯大安溪上的鋼橋應該不是全台最長的
而是高屏溪上的那座鋼橋才是台灣最長的花樑鋼橋吧
好詳細的介紹!

真的是一個非常值得走一趟的路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