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不下幾百種iPhone保護殼,
如何彰顯自己的品味?
木頭或竹子材質的保護殼國外也不乏許多廠商生產,
但是如何增加附加價值?
嗯, 還是要經過琢磨才會產生所謂的價值感,
老實說vaja皮套個人也用過, 剛買回來時質感確實細緻無比,
苯染小牛皮的香味在打開包裝時四溢而出,
當下的滿足實在難以形容,
做工細緻度與密合度應該是皮製保護套的佼佼者,
不過經過時間的摧殘, 皮革不易保養的特性顯露無遺,
慢慢成為一個沾滿髒汙的皮套, 打入冷宮.....

或許有人會說, 不就是個保護套或殼嗎?
我只能說玩一個產品, 每個人有不同的思考面向
------------------------本文-------------------------
經過漫長的等待,
終於, 心目中的極品呈現在眼前,
只能說, 能把竹子搞到這樣的程度, 目前也只有他們做的到了
屏息以待, 開箱吧
首先是描圖紙的外包裝, 呈現質感

抽掉外包裝後, 內有一張插畫圖紙卡, 精挑細選, 還是覺得這個圖案好看

紙卡背面記載了這張紙卡是由生產竹殼的碎屑所製造出來的副產品,
Oregon設計製造, 雷射切割, 手工修整上油, 防彈金屬邊框, 內襯細緻絨面

取下紙卡後, 正面出現了, 金屬邊框質感很好

放大來瞧瞧

外盒也不馬虎, 同樣雷雕了Logo在側面, 材質當然如出一轍

殼的旁邊另外有一張紙卡支撐, 由側面可以看到外盒有兩個細縫, 讓紙卡可以同時卡住四個點以達到支撐的作用

取出後, 保護殼側面同樣有Logo加工

將正中央的紙卡取出, 尺寸居然如此精準, 以至於需要些微力道才可取下

內襯的絨面也有切出形狀, 並不是隨便貼上去, 上下兩端皆有, 作用在於可以保護手機本體玻璃面, 亦可增加密合度

正面的精細度才是重頭戲


看到北斗七星了嗎? 每顆星星的大小大約僅1mm的程度

底下有Peace & Love, 有發現嗎?

邊緣的金屬框, 牢牢的固定在竹子表面, 紋路跟手機完全密合

上下兩塊的邊緣也相當吻合

手機置入時需要更大的推力, 真的是令人讚嘆的精密度

開孔的方式與位置

配合桌布主題, 相得益彰

接著來看看邊緣開孔, 音量及震動按鍵

電源開關及耳機孔, shure的耳機殘念了, 無法插入, 因為開孔較小的關係


背面鏡頭及閃燈

底面連接線孔, 喇叭及麥克風

側面來一張, 可以看到上下兩塊的接合處

背面接合處

側面Logo放大及接合處

同場加映, 另一款圖案

接上連接線也非常完美

握感很好, 有竹子的溫和感

好了, 來說說其他感想,
1.密合度誇張到可怕, 朋友的iphone 4有正反面保護貼,
要相當用力才能裝進去, 拔出時保護貼因為金屬邊框而造成刮痕,
因此除非將保護貼的外圈切除, 否則不建議配合使用
(或是以便宜一點的保護貼配合使用)
2.背面的紋路精細到有點容易進灰塵, 可能要用細毛刷清潔之
3.畢竟是竹子, 高溫與濕氣是最大的敵人, 不過看看最近流行的竹製鏡架, 應該也還好吧?
4.可能有人質疑金屬邊框會刮傷本體的玻璃, 放心吧, 玻璃的硬度還是比較高
5.個人認為, 如此不易生產的外殼, 90美金真的不算太貴, 市面上一堆殼有的也要上千元
6.下訂後需要6-8週的冗長等待, 實在很痛苦, 不過拿到時, 實在很開心

7.不知怎的, 居然還想再訂幾個回來收藏.....真糟糕啊

8.用久了之後再來報告使用狀況
感謝觀賞, 照片不佳請見諒, 只希望能儘量表現出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