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 /TLC. 迷思。。讓測試解決你的困擾

今天看了一個網站測試報告,雖沒有完整的寫入資料以及內容,
但已經很清楚的告訴大家雖然TLC有著天生的不足,仍可透過後天控制
達到更好的效果,連操下來都可以撐這麼久,我想我應該不會
每天寫入讀取20GB!看來,TLC穩穩用,可以不用最愛看月經文了!
附上連結:http://www.techbang.com/posts/21368-computer-king-consumer-solid-state-drive-durability-experiment-is-beyond-2pb-of-read-write

文章來源:Techbang
本來就不擔心TLC了@@
i6+ 128G至從9/30拿到後就一直用得很開心!!

oldbig9122 wrote:
今天看了一個網站測試...(恕刪)
兩年後想賣掉升級iphone7的二手價格:

TLC版: 7000左右

MLC版: 12,000左右 (需附證明)

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想太多了,這種二手3c不會有人差價5000
traveltw wrote:
兩年後想賣掉升級ip...(恕刪)
你拿別人的產品,容量還比較高,是要比什麼啦
iPhone 6 的TLC和消費性硬碟的TLC,使用壽命會相同嗎?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爾旨得成,在地若天
oldbig9122 wrote:
今天看了一個網站測試...(恕刪)


重點在你自己寫的這二三句:
「已經很清楚的告訴大家雖然TLC有著天生的不足,仍可透過後天控制 」

我一再說,這議題不是數據的問題。
根本不是、不是、不是數據。

是心理因素。

我再說一次
二具引擎,一是德國原廠製,一是中國製,
原廠也提出數據說明,是一樣的。

好啦,這款德國車,賣同價格
有的裝德廠引擎,有的裝中製引擎
請問你買那一款?


那數據,對你有說服作用嗎?

雙人牌的指甲剪、鍋具,
相同款式,德國製與中國製的價格差多少,你知道嗎?
為何規格一樣要不同價?

況且你又明指有「先天不足」
那不更坐實了大家心理上的疑慮?


趨吉避凶

就這四個字
為何這麼人多不懂這麼簡單,而自己也經常實踐的道理?


oldbig9122 wrote:
今天看了一個網站測試...(恕刪)


三星的ssd你拿去跟蘋果的tlc比

三星光是256gb 其實實際上是384gb多的部分是要用來預防壞掉的部分

蘋果的128gb根本悲劇。


H+C New One wrote:
三星光是256gb 其實實際上是384gb多的部分是要用來預防壞掉的部分


手上的6+是64g的tlc,不過總容量是128g,有沒有可能多出來的64g是拿來預防壞掉的部分?

之前有人分mlc的價格是tlc的5倍,若是拿64g來當成預防壞掉的部分還賺2.5倍,似乎也並不是不可能。

不過tlc真的有差光是在滑聯絡人清單都會一頓一頓的
TLC 確實可以經由控制晶片的wear leveling設計來延長寫入次數.
但是SSD 不是只有寫入次數.

隨著寫入次數增加, Data Retention 會劣化, 也就是Data可以保存的時間會隨著寫入次數增加而變短.

Data Retention 也會受到溫度的影響.

一旦error bit 超過控制晶片能夠訂正的極限, 資料就是永遠喪失.

如果您一直在跑測試軟件, 把SSD 操到爆, 那data retention 對您來說可能不重要, 因為控制晶片一直在access NAND, 只要設計不是很爛的控制晶片, 它永遠有機會去偵測retention已經很weak的地方並搬動資料( refresh data )

如果寫入次數已經爆表, 控制晶片又無法去refresh 資料, 那神來都沒用, 因為floating gate CMOS會一直discharge, 一旦控制晶片做了多次read retry還沒法救回資料, 那就真的是再見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