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e 正式釋出 iOS 26.1 更新,Apple Intelligence 加入繁體中文(也就是開放台灣地區使用啦)。
蘋果今天凌晨正式針對一般消費者釋出了 iOS 26.1/iPad OS 26.1/MacOS 26.1 的正式版更新,除了在介面上全面導入了 Liquid Glass 顯示介面外,對於台灣使用者最重要的就是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加入了繁體中文的選項,使用者在更新、開啟 Apple Intelligence 服務後,就能夠享有即時翻譯、通話轉錄、書寫工具、視覺智慧、內容自動偵測等功能,不過陳拔實際試用過後,不僅功能實用,在介面跟使用邏輯設計上,更是依循蘋果設計傳統,融合在各個應用中,讓 Apple Intelligence 無縫進入到使用者日常生活中,無痛上手。
Apple Intelligence 重要功能

首先來看這次蘋果在台灣地區開放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在更新到 iOS 26.1 後,就可在設定中的 Apple Intelligence 與 Siri 功能中開啟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另外像是設定延伸的 ChatGPT 連結、Apple Intelligence 的 App 取用權限設定等部分也都在這邊設定,而蘋果這次針對 Apple Intelligence 所提供的隱私權保護部分,則是放在隱私權與安全性的選項內,這在另一篇再來跟大家說明。

更新後就可以在設定中看見 Apple Intelligence 的開啟功能。
即時翻譯與通話轉錄功能

首先在即時翻譯功能部分,在開啟 Apple Intelligence 後,使用者可以在訊息、FaceTime 以及電話功能中使用,使用者在收到訊息、接到 FaceTime/電話通話時,按下即時翻譯按鍵,就會進行自動翻譯(在 FaceTime 時則是會出現即時字幕)。

在通話、FaceTime 中的即時翻譯功能需要針對個別聯絡人進行設定,可依照聯絡人使用的語言不同下載試用的語言包,下載完後就可以在聯絡人選單中開啟自動翻譯功能,之後就不用再設定一次了。

開啟自動翻譯後的情況就會這樣,上面的小字是對方傳過來的語言,下方則是自動翻譯過後的內容,而我們傳過去的文字也會先自動翻成對方的語言在傳送。
不過因為是依照不同聯絡人進行個別語言設定,倘若聯絡人使用的語言種類比較多(比如說 A 聯絡人用英文、B 聯絡人使用法文,就要下載不同的語言包,一種語言大約需要 1GB 的容量,加上使用者自己的語言,使用自動翻譯功能要占用的手機儲存空間也不小,另外為了避在通訊狀態不好的時候無法進行自動翻譯,也最好先在網路良好的狀態下將語言包下載下來。

另外如果不是對話內容,而是要把 iPhone 當成即時翻譯機使用,就需要搭配 AirPods 耳機使用,連接 AirPods 開啟翻譯 App 後,點一下『即時』功能,就會直接聆聽環境中的語音進行自動翻譯,這個在國外旅行會是很好用的功能。
既然提到通話功能,就順道提一下這次在加入 Apple Intelligence 後所做的通話功能改變,在 iOS 18 時 Apple 就為 iPhone 加入了通話錄音功能,而在加入了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後,使用者就可以進行即時的通話轉錄(語音轉文字),並且提供通話內容的摘要彙整功能。另外原本利用語音備忘錄錄製的音檔,也可以透過 Apple Intelligence 進行通話轉錄以及內容彙整。(AI 轉錄 App 慘了.....)。
書寫工具

在書寫工具部分,則是在輸入文字的場合中使用,不管是電子郵件、備忘錄、Pages 等 App,使用者可以將需要分析的內容標記起來,就可以利用書寫工具進行處理,像是可以針對使用者所自行撰寫的內容進行校對,或是以不同的語氣、用詞重新撰寫不同的版本,另外當然也可以生成摘要,或是從內容生成列表或是表格,對於想要隨身快速整理資料的使用者,也是很方便的功能(重點是不用再額外買服務了)。

書寫工具的選單,可以針對使用者輸入的文字進行校對、改寫,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撰寫風格,另外也可以針對標記的內容進行摘要、重點等整理,或是以列表甚至表格的形式進行內容分析。
視覺智慧

這個部分就是關於影像辨識分析的 AI 處理,在啟用視覺智慧後,Apple Intelligence 會分析拍攝到的影像內容進行分析,詢問使用者需要採取的動作(提問、搜尋、加入行事曆、製作摘要或是翻譯等等),另外手機上的畫面也可以透過螢幕截圖來進行視覺智慧處理。

可以針對相機拍攝到的內容或是畫面截圖進行分析,生成摘要或是圖片內容的介紹。

圖片內容的介紹。

所生成的摘要,另外也可以透過詢問選項,呼叫 ChatGPT 獲得更詳盡的內容。
影像樂園

另外這次也針對可以生成圖片的『影像樂園』App 的部分提供了更完整的功能,除了可以生成動畫、插畫、塗鴉等內容外,也可作為自己的 Genmoji 用在訊息回覆上,提供更個人化的回覆內容。

上方介面是選擇生成內容的形式,而在下方的描述影像欄位輸入提示詞之後,就會進行圖片生成,結束後會提供四種不同的結果讓使用者挑選,使用者還可在下方的建議欄加入更多的元素,最多可以使用 7 個元素進行圖片生成(當然這樣的生成速度也會比較慢一點)。

另外也可以在回覆訊息的時候,生成 Geomoji 貼圖來做更生動的回覆,也可以無邊記 App 中開啟影像樂園來增加圖片,讓整體筆記的內容更加精采。
另外在 App 與 Apple Intelligence 結合的部分,包括電子郵件、照片、提醒事項、Safari、捷徑等 App,都透過 Apple Intelligence 的加入提供更方便的功能,像是直接形成網頁內容摘要,快速清除照片中的干擾物體、自動分類提醒事項等等,看起來就是維持蘋果一貫的風格,不是將 Apple Intelligence 當作一個單一功能讓使用者學著使用,而是融合在 iOS 原本的設計中,以更無縫的方式讓使用者運用 Apple Intelligence 的智慧功能。

當然在先前的發表會上也有提到 Apple Intelligence 跟 ChatGPT 的合作,蘋果在這部分也提供了無縫的切換方式,只要在 Apple Intelligence 中開啟 ChatGPT 的延伸功能,不需要額外註冊 ChatGPT 帳號,就能在 Apple Intelligence 中使用 ChatGPT 功能(當然如果自己有 ChatGPT 帳號想要做資料連結,在設定裡面也有登入帳號的選項)。
- ChatGPT 可使用的功能

- ChatGPT 帳號的登入位置

至於什麼時候會運用到 ChatGPT 功能,以陳拔自己試用的經驗,主要是在針對比較複雜性或是思考性的要求上,就會改由 ChatGPT 來接手,像是上圖的寫一段床邊故事、或是依照地點來安排一段旅遊行程,就會是以 ChatGPT 來生成內容,另外在影像樂園、視覺智慧中也可以使用 ChatGPT 進行更複雜的影像內容生成或是深度解析。
當然跟其他 AI 功能一樣,Apple Intelligence 除了利用 iPhone 本身的效能運算外,也會連上雲端進行更高效能的處理(畢竟 iPhone 本身的效能有限),所以下一篇我們就來看看蘋果在 Apple Intelligence 上,針對個人隱私資料所做的保護設計。(請見:利用雲端算 AI 資料會外洩嗎?Apple Intelligence 隱私資料保護設計詳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