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jyu wrote:
大家都說ios很順,...(恕刪)


簡單來說:
看你需求是什麼!

要簡單穩定:ios系統
要東改西改:android系統(前提是自己要懂的怎麼改)

當然ios也可以改的很花俏夢幻,但相對的功力也要夠就是了!



對我個人來說,
雖然我都會改,但系統不穩定,就都不用談了
尤其是安裝app會莫名其妙裝到一些奇怪的廣告程式這一點
sorry 我無法接受!

別說什麼去android store就不會有這問題
我既然要改,就表示我會四處找東西來裝
憑什麼我要裝a程式還必需附加隱藏b程式給我?

這點我無法接受!

另外雖然android硬體敢給不囉嗦!
但我用過三隻android 三隻都遇到不同的硬體問題
ios我也用了四隻,就都沒遇到過硬體出問題!

到最後我還是選擇穩定的ios
單純就我個人需求用過後覺得我比較適合ios而已!

青菜蘿蔔始終各有優缺點!
不代表ios都沒問題或就是完美的!

到現在朋友問我推薦手機,
我也還是會推他們android!

因為「我的需求不代表他們的需求」
我不會依我的使用需求認定他們就跟我一樣而推我自己覺得好的系統!
因為適合我的,不代表也適合他們!
很難區分我覺得!看每個人喜好吧 一個有返回建一個沒有
ios優點
操縱簡單明瞭


ios缺點
連電腦和itunes麻煩

android優點
桌面小工具很實用
如果要分享圖片或網址,可以直接選透過哪個app,不用再跳出選那個app

android缺點
打開手機內的檔案總管,會看到一堆APP資料夾和裏面檔案
最近剛入手 iPhone6
如果你能接受
1. iphone 不能單單用藍芽傳檔,要傳不然就要有網路
2. 沒有上一頁
3. 沒有通話雙向錄音
4. 操作老實說沒 MIUI 好用
5. 很多軟體要錢

其它暫時沒想到,但iphone 拍照錄影是出名的好,這點加了不少分

但我會推見 Android 手機
很多人以為android比ios來的複雜,也對!也不對!

當你需要的功能越多,你就必須用更多複雜的方式去操作來達成你的需求。

而你需要的功能越少,就只需要簡單的操作即可達到你的需求。

android是這樣的一個系統,符合各種使用者的需求,但也因為開放平台而導致軟硬體搭配容易產生不穩定因素。但硬體的進步能逐漸獲得改善。

相較ios的產品定位,走uinversal design的方向,因此操作門檻設為較低階,任何操作行為都被歸為基礎操作,並封鎖與限制了使用者複雜的操作行為,因此當功能需求不高時,操作起來較為簡易與直覺。

但如果使用者想進行進階操作的話,相對必須突破ios的封鎖與限制。這個過程也會令有進階功能需求的使用者感到困擾與麻煩。

至於用久的順暢度,相信ios還是佔有獨立系統與硬體整合的優勢,比android百家爭鳴的狀況要好的多。但這只是立足點不平等的一種比較方式。如果用立足點相同的方式比較,應與Google的原生機nexus系列來比較會較為公平。

同樣原生系統與硬體的整合,操作的順暢度差異並不會太大,長久使用的順暢度普遍評價維持不錯的感受,但總有時效上的限制,用越久的硬體不論哪家系統,效能同樣逐漸被新apps的新增功能打敗。

兩大系統優劣端看使用者的操作特性與習慣,因為每個人對於操作難易度有不同的定義,只是在ios上,這個定義的解釋權通常是由apple這家公司內部決定的。
而google則是交給各手機製造大廠與使用者個人來定義。走開放的態度。

google本身只針對旗下nexus系列做了最基礎的定義供各協力廠商參考。

本人使用nexus5,的經驗與iphone的系統操作感受做個簡單心得比較:

滑動順暢度差異不大。
同樣第一時間軟體更新支援。
系統設定自由度nexus較高。
apps品質ios較佳。

huajyu wrote:
大家都說ios很順,...(恕刪)


是啦⋯

安卓是很順,但只局限于瀏覽網頁、瀏覽fb等等⋯

沒有一套系統可以符合所有人的要求。
但我不喜歡apple的態度,自己做不好(不夠完善)的地方還不開放第三方做,對JB 盡力的打壓。ios8才終於開放第三方鍵盤。 iPhone 銀幕改大了,iOS9也許終於會有桌面widget 了呢。
用IOS要麼適應他的介面,要麼苦等JB。
適合想簡單上手的人。
常常iPhone預設鈴聲一響,大家一起找手機。

反觀google 對root基本不反對。Android 也開源,手機廠商及其他rom製作小組皆可大展身手。就算挑不到喜歡的介面,也可自行調整出適合的。
Android 較適合知道自己需求的人。

其實一黨獨大是很可怕的,尤其是終端設備。所以還是良性競爭,消費者得利最好。
1.
如果把 iOS 比喻是可觸控的 2g 手機的話,Android 就像是 Windows。
一個是手機,一個是 OS。

2.
我拿 Nexus5,一直都是單手操作。頂多右手換左手,不過還是單手操作。
IME 我是用 Swype。可以滑行輸入。邊用邊可以調整 / 追加慣用字。
英文: 用滑的很快。就算出錯字了,如果你知道方法的話,也是可以很快的修改。
日文: Windows 的羅馬拼音介面 IME (就是一般的 101 鍵盤)。不喜歡九格式,懶得去習慣那種東西。
中文: 我只用注音。用滑的也是很快。
有 ctrl+a/x/c/v,單詞全選,單詞換 case (英輸入),快速 d pad,快速 num pad 等。
最重要的,覺得耗時不實際的關係,我討厭循環式語言切換。長壓 -> 滑到想要的語言 -> 放開,選擇 (Android 的新 app 設計幾乎都是這樣的設計)。
tablet 版本可以不橫跨整個螢幕佔位置。
等其他便利功能。

3.
原生或近原生的 android OS 以外的裝置都不推薦。
日韓裝置都底層改很大,game programmer 的惡夢。機子容易熱就算了,跑得比他家慢。
Xperia 聽其他公司的人說,會聲音延遲。推測是因為 Sony 自己做 walkman 的,為了達到較好的音質,playback 之前會做處理,所以會慢一下下。不玩遊戲基本上沒差。

我自己安裝的軟體和服務有約 150 個,系統內建的有 150 個...
Nexus5 用了一年多,慢?我的系統的狀態還是很漂亮。

iPhone 舊機更新新 OS,不保證有新功能,吃更多記憶體,更容易閃退。
iPhone 舊機不更新新 OS,新 app 無法安裝,新版本無法更新。
iPhone 會越跑越慢。
玩 jb,把單純的裝置搞複雜,副作用不是沒有,常駐 services 也會吃更多資源。好用的 jb hack app 作者不玩了,下一個 os 版本也就用不到了。
基本上不建議 jb。

4.
早上拔手機,火車上看新聞或玩 game,
公司就放在桌上,偶爾回回 email / msg,看個網頁,
下班時還有 70%, 80% 電力。

5.
manifest 的關係,Android 的軟體間都可以互丟資料。
字串 -> 選 -> share -> 可對應的所有 app (裝置間互丟也可)
url -> 選 -> share -> 可對應的所有 app (裝置間互丟也可)
圖片 -> 選 -> share -> 可對應的所有 app (裝置間互丟也可)
explorer 裡選取檔案 -> share -> 可對應的所有 app (裝置間互丟也可)
圖片 / 字串 -> 選 -> share -> whatsapp -> 對象 -> 就傳出去了
任何 app 都可以向系統宣告,告知說我想要接收甚麼種類的檔案。

各軟體間 share 的動作只需要三到四個步驟。

你也可以登錄特別的管道給你的軟體們互相 function call。

iOS 只有 Apple 允許的軟體會出現在 share 清單中。
其他的 app 要 share 的話會比較多步驟。
例: 選字串 -> copy -> home -> open app -> paste

6.
我手機裡有 150 個 app / game (舊手機有近 300 個)
一直以來,首頁只需要三個頁面。
又,我的首頁在中間,所以只要向左向右翻一面就可以 access 到常用的各種軟體。
左邊是整頁 calendar,行程一目了然。
右邊,多是遊戲還有 todo/note widget。
中間有軟體有資料夾和 widget,還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我 play around wz the background / wallpaper。

iPhone 就是滿滿 icon,然後要翻翻翻。

7.
iOS 的 app 切換介面要關閉軟體很不 efficient。
假設說要關閉十個 app。
iOS 的垂直式會需要比較多時間。
android 的 gmail 的行列式或者 chrome tab 的卡片式會快很多。
可以從底端快速地往上刷刷刷。

打開切換介面的方式,Android 一個鍵,iOS 要 home 兩次

8.
iOS 的 app 都是獨立個體。
Android 的 activity (想像成 app 的各個頁面) 是可以堆疊的。
所以你點了個連結開啟閱覽器,或者按下了 facebook 的 chat 開啟了 messenger,按 back 就可以跳回上一頁 (該 "頁" 會不會常駐要看作者)。
iOS 要按兩下 home 才能 app 切換 (剛開啟的 app 會常駐)。
所以 facebook 和 messenger 分開的麻煩,iOS user 感受會比較深刻。
ps: android 除了一般 layout 外,還有個 window layout,所以可以達到像 facebook messenger 的 chat heads 的效果。

9.
Android 可以背景執行,多軟體同時運作。

10.
Android 可以同時
連 ftp,
開 ftp 給人連,
連多個雲端,
藍牙互連,
SD 卡,
手機的 iternal storage,
然後互相丟檔案

11.
可以多裝置間同步 app 存檔 (多數用在遊戲上)。
基本的 productivity apps 通常都是雲端 app 了,同步沒意義。
往 sd 卡或雲端裡備份軟體和存檔也可以。

12.
iOS 一個軟體一個 icon
Android 不限,所以可以同個軟體放在不同資料夾內

13.
各 app 的通訊錄整合。
whatsapp 等有自己的通訊錄的 app 的各筆資料,都可以與 gmail 的通訊錄資料做 link。
各 gmail 的也可以 link 成一筆資料。

14.
可以改預設軟體。

15.
pc 閱覽器看 Google Play,按下 install 當下,手機就會開始 install 了。

16.
Google Play 軟體退費不囉嗦。不須理由,按下退款鈕即退款。

17.
Android 可以用 nfc tag。
家裡玄關,辦公室門口,遊戲手把,包包都貼有 nfc 讓我可以快速 toggle 服務。
比如說進入 game mode。
切換 4g/wifi。
或者,從室內走到外面,大太陽底下懶得在那邊調角度試著找 option 開/關自動亮度時,可以拍一下包包搞定 (再拍一下就變回來)。

18.
iOS 如果遊戲沒支援手把的話,該遊戲就無法使用手把。
Android 可以把強制 map 按鈕到螢幕上。不支援手把的動作遊戲也可以用手把。

19.
Android 的系統 app 可以直接更新。iOS 比須跟著 OS 升級才得以更新。
Android 的系統 app 沒 root 的話雖然無法反安裝,不過可以 disable 讓他消失。

20.
kitkat 4.4 開始,部分軟體除了一般的雙指縮放,還可以單指縮放。

21.
Android 裝置可以同時登入多個 google 帳號。
各個 google 帳號也可以同時被多個裝置使用。
app / book / movie / music 等購買是跟著帳號的。

22.
要我來說的話,iOS 之於 Android,就是系統單純 (但是做事步驟較多...),拍照好,和遊戲較多吧。

據有經驗的 game programmer 的說法,iOS 也是有很多東西很難搞。例如這次推的 family share,關係到 in app purchase,可是好像很多東西都很不完善...

23.
還有很多等者你去發掘。
想知道ios有像安卓可以在網頁單指點兩下控制網頁

內容大小的功能嗎?手機這麽大,少了這很不方便,

剛從安卓跳到ios好不習慣,輸入法跟鍵盤也還在適應中
IOS 就是簡單簡潔
不要想去安裝有的沒的(要花錢又不一定好用)
也不要想去試有的沒的(JB一直跟APPLE對著幹 還一天到晚被封鎖)
想要什麼就跟APPLE買
就可以使用愉快
我一般推薦給老人或小孩

Android隨著使用者不同
變化超多的
開放的也多
也可以插卡擴充等等
比較推薦給老手或是商務人士
免費APP多
也可以省下不少成本 至少GOOGLE現在沒有收我一毛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