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adora wrote:
2011-09-02 02:11 #120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回報
要分辨開放與封閉,方法就一個
就是source code是否可以取得
只要可以取得source code,那就符合開放的定義
其他的,都是過度解釋
系統提供較多的設定調整細節,算開放嗎?
裝置提供較多的外接界面,如USB、MicorSD等,算開放嗎?
可以破解,算開放嗎?
支援的檔案格式比較多,算開放嗎?
接上電腦就可以當隨身碟用,算開放嗎?
有完整的藍芽功能,算開放嗎?
瀏覽器有裝flash外掛,算開放嗎?
有widgets,算開放嗎?
可以刷很多不同的韌體,算開放嗎?
免費資源比較多,算開放嗎?
上面的幾個問題,答案都是不算
但有太多人把這些東西跟開放兩個字綁在一起
都是錯誤的觀念
那種開放是使用者自己延伸定義出來的
跟開放式系統,一點關係都沒有
開放式系統,就是這個系統的原始碼可以被取得
就這樣,沒別的了
原始碼的開放與否,對開發者的影響比較直接
對一般系統使用者而言,單純使用的話,開不開放其實沒有意義
說Linux開放沒人會反對吧
Android是不是開放式系統這點只要google有繼續放出原始碼就沒有疑問
但相較於Linux所創造的價值和社群,是整個系統環境連同第三方軟體都是open source的
而GPL也是在保護這種共享的理念得以繼續延續
但這並不代表open source就沒有商業授權的問題
想想看
Android Market幾十萬個App,open source的比例有多少?
一狗票的韌體,有多少作者是連同他的原始碼一起公開供人檢視?
HTC的Sense UI,可以下載原始碼修改後裝到Samsung的手機上嗎?
目前Android式的開放
比多年前Apple因為Darwin Kernel開放就把開放當成Mac OS X特色之一的那種開放
實在沒有高明到哪去
要真的是完整的open source,使用者哪需要等手機商說能更新才能更新
自己來就好啦
你的手機的功能是被限制在手機本身的硬體和軟韌體的交集上
全世界的裝置都一樣
除非你有能力自己修改程式碼並且成功編譯
否則刷機不過就是從一個封閉的系統轉到另一個封閉系統
可以讓你換換桌面,修改圖示或排版,那叫做設定選項比較多,不叫開放
說明白點,開放原始碼只有在有能力修改並編譯程式的開發人員身上那才有意義
當然,我不否認那會間接的提供使用者較多的選擇
但這些選擇不會自動加總,你一次還是只有一個選擇
在iOS上的JB或是Android的ROOT
兩者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就是為了取得系統的最高權限
這樣一來你可以完整的存取系統所有的東西
我再強調一次,iOS JB = Android ROOT
跟開不開放,一樣也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取得最高權限,是可以讓使用者在沒有任何限制下讀取或修改任何檔案或資源
但你也等於是繞過了系統本身提供的安全機制
你繞得過,就表示第三方軟體也繞得過,所以容易帶來安全性的風險
但我要強調的重點是:JB也好、ROOT也好,被破解過的系統不叫開放式系統
兩者之間完全沒有關連
GUI上可以讓你這邊修修,那邊改改,那不叫開放
可以改原始碼,而你也會改,那才叫開放
開放,在軟韌體開發的領域裡,是有其意義的
不是能讓你隨心所欲就叫開放
那種東西,JB就作得到了,用不到open source
S大您解釋的真的很好,我很同意您的看法
相信沒幾個人真正搞懂什麼是開放與不開放的系統,包括我自己也不太懂
現在手機功能越來越多,汰換率也越來越快,人的慾望是無止盡的,要比功能永遠比不完,
但我只知道用好用好上手且穩定的系統,就是好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