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發表上季財報,營收利潤產品銷量全部都創歷史新高

大家不要吵了
吵他們賺多少錢有什麼用?
等你賺多少錢再拿來講也不遲
不要把他們賺的錢當成是你賺的來吵
同樣的道理他們賠多少錢又如何?
一堆人想法就是這樣…沒成長就在那三炮兩炮...
但試問有永遠大幅成長的公司嗎?
跟經濟成長率一樣!每年成長永遠都不夠!
一沒成長就經濟倒退…
那之前的成長都漲心酸的就是了…
這根本不合理!
我看每年永遠成長200%好了!
但沒辦法...這東西就是這樣在運作的…
人類真的太貪婪了!

現在就是有心人事要從蘋果的股票賺一大筆…
其實也該是時候賺了啦!

其實一般人也該把分析師的因素考慮進去!
在我看來分析師=炒股師…
嘴炮超強!有錢賺就可以了…
其實企業"成長", 本來就是類似癌症的一種病! 這種病超變態, 這種癌症的特點是, 病況只能像泡泡一樣, 要越吹越大才叫好, 前1秒與下一秒, 氣球的大小絕對不能相等! 而企業經營的良善與否, 比的通常是MoM, QoQ, YoY! 沒有在大公司幹過經理的人, 無法理解這樣的挑戰自我的經營方式有多變態!
所以很多網友會拿APPLE與HTC比或三爽比, 這樣的比法, 在變態的分析師眼中, 根本不成立。 在分析師眼中, 某個產品在市場中從賣100台變成賣150台, 跟其他產品; 從賣1億台變成賣1.5億台是一樣的! 所以可以理解的是, 當PC產業以YoY或QoQ的比法, 如果沒有爆發性的比值與成長數字, 即使持平, 分析師馬上就宣布PC快要死了! 當年當iPad已爆發性的成長, 以YoY及QoQ的比法, 當Apple的出貨量從100%成長至300%的時候, 分析師給APPLE的評語是, APPLE是神!
所以可以理解的是, iPhone, 在消費者的眼中, 真的賣得超好, 其他手機的銷售量簡直望塵莫及! 但在分析師眼中, 不管賣得多好,只要沒有爆發性成長, 就代表這產品或公司有問題了! 但說實在的, 得癌的是這些分析師! 而在旁邊搞不清楚狀況的消費者, 也跟著起鬨搞不清楚問題! 這真是一個變態的市場經濟。 你也許不知道, 4700萬支的iPhone會對地球環境及資源造成多大的破壞嗎! 才三個月呢! 難怪科學家要每年對人類做出警告, 當人類這類地球上的致命病毒, 當這病毒抓狂時, 就好像猛爆性肝炎一樣可怕!
我想說的是

分析師唱衰蘋果表面上是財報低於預期

剛剛前面的發文的焦點都是著重在蘋果的「季營收」相當強,幾乎快追平Google的「年營收」

但實質上重點不在於財報

而是未來的Q1展望!!!

Q1剛好是蘋果產品的空窗期,而對手三星要推S4,hTC要推旗艦機M7

這一階段蘋果什麼新產品都沒有

導致蘋果Q1的營收會大幅衰退或遠低於對手

所以蘋果罕見的在這次財報中,並沒有對 2013的Q1作出預估

這才是Apple股價重挫的主要原因!

因為財報差是本來都預期的到的

永遠記住財報只是「過去式」

股票的資本市場永遠只看「未來式」。

danielwu0714 wrote:
所以蘋果罕見的在這次財報中,並沒有對 2013的Q1作出預估

這才是Apple股價重挫的主要原因!

說到重點!!

不說才可怕,
投資人最怕不確定性.

股票是買未來成長性.
不管是什麼式…
樓上的想法還是以變態分析師分析一般公司的方法去評論…

蘋果的產品策略!分析師怎麼可能不知道…
他們又期望蘋果變成一般公司…別的公司出什麼
就也要出什麼來應對!
還要年年有核爆性成長…真是要馬好又要馬不吃草!
貪婪過頭了!!
分析師預測是可以…但憑什麼影響一切?

danielwu0714 wrote:
我想說的是分析師唱衰...(恕刪)


蘋果什麼時候對未來營收數字與銷售量提出預估過了? 我的理解是從來不給市場那個數字吧? 連哪種、幾個產品什麼時候發表都一向保持極度機密的蘋果,會對市場提出未來銷售數字? 那不等於暗示他的產品計畫?

這些預估營收、營利及銷售數量都是市場和分析師們用盡方式算的猜的。如果蘋果有說,哪裡來一天到晚網路上四處傳言不斷? 一下又低價,一下又大螢幕,一下又彩色,一下又塑膠殼;他不僅不說什麼時候發表新產品,也不說是不是「發表」或「不發表產品」,如何知道Q1沒有新產品? 一樣又是猜的。

就過去歷史而言,何來因競爭對手有產品所以他的Q1營收必然「會大幅衰退或遠低於對手」的道理?

別人是唯恐不知自家要出新產品,而蘋果是唯恐別人知道自家要出新產品,這還挺有趣的,不是嗎?
只是想提供個網頁給上面說蘋果從不對未來營收做預估的參考一下,沒別的意思,順便摘一段原文,這是蘋果官網的消息喔!如果不是這段文字,應該蘋果股價也不會大跌!

Apple Reports Record Results

Apple is providing the following guidance for its fiscal 2013 second quarter:

• revenue between $41 billion and $43 billion
• gross margin between 37.5 percent and 38.5 percent
• operating expenses between $3.8 billion and $3.9 billion
• other income/(expense) of $350 million
• tax rate of 26%


waldronabc wrote:
只是想提供個網頁給上...(恕刪)


謝謝你提供的新資訊。相對於過去的Report of Quarterly Results的Press Release(同見Apple官網),這似乎是第一次提供所謂的預估。看來此後蘋果的透明度會比以前高得多。
MCTai wrote:
蘋果什麼時候對未來營...(恕刪)


樓樓上的版友

已經幫我澄清了!

Apple一向都會對下一季的營收作出預估! 然而這一次卻沒有作出預估

所以發文的時候,可以先去看看Apple原文的財報內容,再來發言也不遲。

另外,

Q1當然不會有發新產品

因為要發新產品,台灣的蘋果供應鏈必須在產品發佈會前2~3個月就要拉貨了

然而從台灣蘋果供應鏈來看,沒有任何拉貨的情況

如果有拉貨,大多是已經發佈的蘋果產品 如:iPad系列或iPhone5

另外,iTV最快也要年底才有可能發表


故而,我的看法是有所根據的而不是鍵盤分析

請見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