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mp4為何psp的mp4不能與iphone的mp4共用呢?

我轉成iphone的mp4拿到psp可以看耶
changtayu wrote:
都是mp4為何psp...(恕刪)


可以的,用這個winmenc軟體,ini檔的設定如下:
[Settings]
VideoEnc=x264
VideoBR=600
AudioEnc=AAC
AudioHz=48000
AudioBR=128
AudioQuality=5
MP3Mode=0:stereo
AudioID=default
MP3Vol=default
MP3Encode=cbr
MP3AQ=default
AACMpeg=4
AACObject=2:lc
VolNorm=1
VideoSize=480:272
Videofps=original
VHQ=1
2Pass=0
1PassTurbo=0
Deinterlace=0
Ivtc=0
ScaleUpTo=100
vqscale=5
fixed_quant=5
crf=22
Aspect=default
VideoQuality=0
Xcmd=-sws 9
Xvc=level_idc=13:bframes=0:frameref=2:nopsnr:nossim:nocabac
Xvf=harddup
Xvfpre=
Xac=
Xaf=
Xss=
Xendpos=
Xof=mp4-avc.bat
SubLoad=ssa
SubPos=95
SubSize=4
SubBlur=2
SubOutline=2
SubCP=cp950
SubFileExt=
SubFont=C:\WINDOWS\fonts\arialuni.ttf

當然也可以自行修改,解碼的code也要有

我直接下載美國APPLE電影預告片"I-pod"格式(mp4格式)
不用轉檔,可以直接在Sony-psp上面播放喔....只要調整螢幕大小模式即可
mp4 - container format
h264 - video codec

又有人搞混了

http://www.mplayerhq.hu/DOCS/HTML/en/menc-feat-handheld-psp.html
這邊有psp格式的限制。
我都會這樣跟不懂電腦的人解釋:

MP4就好像『繁體中文』
香港的繁體中文文章,台灣人不見得看得懂
台灣的繁體中文文章,香港人讀起來還要想一下

MP4是一種解碼得格式,你可以把他當成一種語言
但是PSP和iphone就像使用相同語文,但是解讀語文概念不同的國家
所以有時候會有無法閱讀的情況
這也是有些MP4播放器如果沒有使用他專屬的編碼模式,有時候只有聲音,有時候影像會lag
就好像都看得懂繁體中文,但是香港用語有時後就是會一知半解甚至誤解一樣

這樣夠白話了嗎 ^^"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不知道樓上所言是否就是如此?但這樣的說明真是方便理解。
路過看到,因此覺得長了見識,十分感謝。

順便頂一下~
上面的說法都不盡正確....

基本上要了解mp4要先了解何謂MPEG?MPEG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的縮寫,組織成員皆為數位影音訊號處理技術的專家,組織的目標則是致力於建立數位影音的標準格式..

mp4全名應為MPEG-4 part 14(最新的ISO / IEC 14496的標準規範),是一種仍在發展中的多媒體影音的編碼容器標準.其中影音的規範主要承接並改進了mpeg-1及mpeg-2的許多特性而且另外新增了對數位版權的保護.再加上能夠支援多種位元傳輸率及更先進的編碼運算方式能夠讓影音文件在原品質輸出的前提下而所佔的存儲空間卻更小由於這些特性讓可攜式播放設備有更佳的支援度..所以..成為當紅的影音格式..
之前說到mp4的屬於發展中的編碼標準,所以在播放軟體的兼容性上容易因視訊及音訊編碼格式不同而無法播放
這其中也包含了對視訊的位元率及音訊的採樣率的限制...
簡單說mp4就像是個儲存多媒體資料的容器..而在MPEG-4 part 14的規範裡,幾乎所有的類型的數據都可以內嵌在mp4這個格式底下..也就是說同樣是mp4的附檔名裡頭,儲放的影音資訊卻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編解碼運算方式,換句話說MPEG - 4文件可以包含任意數量的音頻,視頻,甚至字幕,並沒有所謂的通用標準規範..而MPEG公司將mp4這個格式授權給開發商自行運用,但對使用的編解碼器但卻沒有強制註冊機制,自然常會有播放器間,因為硬體限制或是編碼支援程度上的不同而產生無法支援的情況存在..

而要解決這樣的歧異..轉檔前必須先了解播放器對媒體的規範及限制..這樣轉出來的影音資料才可以順利播放

cupidchen wrote:
上面的說法都不盡正確.

呵呵,概念性的解釋當然無法詳盡阿
我就不相信有幾個外行人可以看得懂c大您精闢的解釋
其實這類若有似無的開放性規範在電腦界太常見了,而且更新率太快
教科書還沒寫完就又迸出新的東西,有時候好不容易某種編碼已經泛用了,變動後又必須更新
總之,如果不要用譬喻性的說法,概念就是編碼和硬體設備必須符合才能夠順利播放
如果有一點不一樣,就會再不一樣的地方造成相斥。
小斥則影像lag、無字幕或只有聲音,大斥則連播放都不能播。
至於到底哪些地方不同,編碼又是什麼,這個學問真的大了……覺得買書比爬文快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cupidchen大大講的好極了

上面的確有不少誤人子弟的發言....

簡單的說,檔案格式不等於編碼格式

例如以本篇的MP4來講,副檔名雖然是.mp4

但是影片內容的編碼格式會有不同

例如Divx, mpeg4, h.264, x.264等等不同的編碼

所以同樣的檔案格式,不見得可以互通

這個問題在電腦上沒什麼,因為電腦的硬體能力強,也可以安裝大量的codec

但在小型的移動裝置上,就會有這種格式不相容或者是LAG,影音不同步的情形

要解決的方式,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裝置支援什麼檔案格式和編碼格式

也要清楚裝置的能力在那裡,例如解析度,bit rate,fps,等等,

要是超出裝置的能力,就算能播也會LAG


看來要播影片很復雜? 沒錯,現在的軟硬體環境就是這麼復雜

所以建議樓主多了解一下自己的PSP和IPHONE,多做點功課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