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也有說,那個美國高中生靠著提神飲料,花了大約五百多小時的時間努力,才破解了iPhone,
想想在台灣的環境, 或者說華人父母的態度,是不是能讓個高中生,花五百多小時在這種事上面?
watersapiens wrote:
好像四五六年前有一個...(恕刪)

這個有笑點
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

聽說網路上的資料,超過60%都是以英文撰寫

如果是英語系or西方國家,這就是語言上的先天優勢


有人已經把心得放出來,西方人可以馬上接收,東方人可能就不行了
因為台灣人沒有實事求是
新聞說什麼 就跟者說什麼
也不去看看統計數字

1. iPhone 不是他自己最先破解的
2. 軟體破解 別人已經完成了 下禮拜販賣
3. 他有很多是參考網路上的資料的 (SIM卡 修改法)
4. 真要說的話 我認為中國那邊的破解法(硬體) 雖然不是獨創 但是比Turbo SIM 方法 漂亮多了
5. 台灣人的IQ比白人高 請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Race_and_intelligence_%28test_data%29
http://en.wikipedia.org/wiki/IQ_and_the_Wealth_of_Nations
6. Google不是無中生有的 那我也可以說 Yahoo, Youtube 都是台灣人(or 亞裔 whatever)的
7. 創意誰沒有?
8. 美國好的大學 例如柏克萊 的學生 是很用功的
9. 美國討論手機/蘋果 的論壇 不會像Mobile01一樣 禁止討論iPhone解鎖 因為這不是非法的 http://www.engadget.com/2007/08/24/know-your-rights-is-it-illegal-to-unlock-my-iphone/
10. 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不想讀書就會說 公司都注重學歷 不注重實力 但是其實美國人是很重視教育的 而比較傑出的人都是出生在比較好的家庭 注重教育 還有清教徒的work-ethics

結論: 不要吸大麻
watersapiens wrote:
好像四五六年前有一個...(恕刪)

你說的應該是CIH的病毒...........

已經超過6年囉

98年發生的
Maddox1988 wrote:
7. 創意誰沒有?
8. 美國好的大學 例如柏克萊 的學生 是很用功的
10. 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不想讀書就會說 公司都注重學歷 不注重實力 但是其實美國人是很重視教育的 而比較傑出的人都是出生在比較好的家庭 注重教育 還有清教徒的work-ethics


關於第八點, 我覺得, 教育是該被重視, 學生治學是應該用功, 無可厚非

但其實就像我所說的, 我覺得教育的"方法"是重點, 就像沒有人能說我不用功因爲我考試前一個禮拜不去上課,

其實我平均每天要上最少3個小時以上的網查資料, 而沒去上課的那個禮拜我幾乎只有看書一件事, 連吃飯都是抱著電腦的

用功是爲了求學問, 而不是爲了背下考題和答案而已,

再者, 伯克萊的學生再怎麽努力用工, 其實他們還是沒有臺灣的學子辛苦吧, 他們用功是爲了學問, 臺灣學子是爲了應付考試,

曾經看過一位作家寫的書, 關於他的兒子考上哈佛, 我覺得哈佛的教育理念就很有意思

說: 我們不在意你已經學了多少, 而是你將來能學多少

所以成績頂尖的學生不一定能進得去, 而有特殊"功能"的人卻可以; 所以哈佛大學裏的學生什麽人都有, 造就了多元化的校園, 但是, 也沒有人能說他們不用功阿..

-----------------------------------------------------------------------------

以上所說的教育的"方法"直接影響了第七點的"創意"

當然, 創意是每個人都有的, 但是程度上(Creativeness)是每個人不同的, 基本上如果要談論教育的影響, 所有從小只接受西方教育的"亞裔"都應算是"西方人"

常常可以聽到一些人問一些很"笨"的問題, 在臺灣會被同學老師取笑的, 但西方教育下是會被拿來當全班的"回家作業"大家一起思考的(這是我自己踫到的事)

在一個你跟著大家走就一定可以獲得好成績, 好評價, 師長的肯定和父母的喜愛的環境下, 個人的獨特性及創造性不久因此而被抹殺了?

是啊, 我只要跟著大家走就好了, 人家補習我也去, 問題的"標準答案"背一背, 然後享受我的"成功"就好了, 何樂不爲?

千萬不要做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事, 否則大家很有可能認爲你是異類, 標新立異,

也許覺得你是不良少年, 朋友不敢接近你, 同學家長排斥你, 老師討厭你...etc,

爲什麽, 因爲"老祖先有大智慧", 因爲我們要"效法古人",因爲老師比你大, 老師說的就是真理, 你要尊師重道, 不要管原因, 只要你服從就好

其實這樣並不是不對, 只是某些情況下不適合

-------------------------------------------------------------------------------------

至於第十點, 學歷是不管中西方都很重視的, 這我認同, 但是在"較"注重教育方法的國家, 學歷的重視才有這個必要不是嗎?

如果重視學歷的結果只是請來了一台會應付考試的機器, 那又有什麽意思呢?
watersapiens wrote:
好像四五六年前有一個...(恕刪)


這個好笑
其實我無意插話~只是"這裡是台灣"~!!就這樣!
0.0
17歲我在幹嘛?
那時的我還在想著怎麼抓A片,怎麼買A書...

天吶~老實說不管是不是有參考別人的資料,對我來說17歲能破解iPhone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唉唉唉…心中總是有無限的感嘆啊!!

subway的老闆好像就是在大學的時候為了籌學費

開始自已賣三明治…搞到現在變成大型連鎖!真是厲害啊~~

蘋果的jobs 微軟的比爾蓋茲…全都是這樣子出來的!一看到就覺得好棒啊~~

我也很想在大學的時候就創業啊!我在唸書的時候也是滿腔熱血,擁有抱負的年輕人!

可是…唉!那又如何…
老爺別這樣,少奶奶會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