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5106 wrote:
XS跟X的價錢一模一...(恕刪)
這樣沒錯,但是僅限於有知識、邏輯的人
大多數被媒體喂到反智的人會覺得MAX賣比較貴=漲價
對他們來說MAX = X的售價才是沒漲價
以下回本樓其他人
庫克的重點不是重新定價,而是要跟美元脫鉤
為不同貨幣的市場成本、平均購買力,來評估”適合”的售價
因為美國”老百姓”月薪4000~5000美金,海放太多國家了,換算台幣12~15萬,”帳面上”來看買一隻1000美金的iPhone 用2年的確算不了什麼
但是大多數國家的”老百姓”從美金角度看,月薪才800~1200美金而已,雖然日常生活水平差不多,但是在單買iPhone 上的購買力就天差地別了,後者可能要存數個月or分期才能買一支1000美金的iPhone
雖然這樣看iPhone有些美元不強勢的地方會降價,但也會有些部分地區可能反而會漲價的
這也暗示以後iPhone 將不會再是全球單一通用機型了,會有不同市場的在地化版本,像是會有中國、歐洲、日本等等專供機型
用句很多人這樣才懂的”接地氣”的話來說...
蘋果準備要正式走下神壇,開始討好消費者了
但這樣其實也是好事,我抱持樂觀的看法,更多在地化雖然iPhone 將不再是媒體追捧的價值象徵,但是使用者會得到更多符合使用習慣的功能與設計,對消費者是好事
與美金脫鉤也會帶來更甜的售價,至少台灣市場目前來看是會走降價的
不過我認為 iPhone 如何是還好,但大多數Mac產品目前來看已經太貴了,比iPhone 更需要真正意義上的降價,尤其是選配的部分
至少讓消費者買iMac iMac Pro時可以有選擇不帶鍵鼠來降價的選項、凡事任何Mac在選配的時候升級了不用為 ”已換掉的”零組件付錢、甚至加入防塵機制與更好的矽脂避免多餘的消費者拆機與Mac過熱的問題帶來的不必要維修,加進選配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