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n2016 wrote:
犧牲3D Touch 不是因為它技術含量被淘汰,是為了手機厚度的取捨
最後折衷用令一技術,配合軟體取代3D Touch(恕刪)
真的是為了是為了手機厚度的取捨嗎?
我怎麼覺得是要讓iPad也能使用類似3D Touch的功能,
不得已才更改整個UI操作方式,
後面又為了統一iPad OS 與 iOS的操作方式,
才乾脆取消掉3D Touch,改用Haptic Touch統一所有裝置的UI語言...
另外還有一點,
改用Haptic Touch的操作方式以後,
確實幾乎所有的用戶都注意到原來App長按後會有快捷功能表...
原本3D Touch時代的許多需要「重壓」的功能,才漸漸被人發現...
(事實上,長按與重壓的操作,「表面上」的動作幾乎一模一樣,但是感受會很不同,我個人比較不喜歡「重壓」這動作,這也是我喜歡macOS的滑鼠/巧控板的「輕觸/多指輕觸/以及拖拉點放等操作」,來取代Windows滑鼠的「按壓」左右鍵/長按左鍵移動視窗等動作,過去長年長時間的Windows電腦操作讓我的手多次酸痛,改用Mac電腦後這些困擾都沒有了~)

bluemenco wrote:差在哪?
新SE聽說是用i6一樣的舊螢幕
所以差
不會又是635尼特高亮度不夠室外使用這種鬼話吧
連結 -> 室外不能使用的回應
節錄內容
"另外 iPhone SE2 螢幕對比度比起 iPhone 8 幾乎沒有任何改進,亮度也維持 625 尼特,在室外看手機螢幕幾乎會完全看不見,幾年前螢幕沿用到現在持續翻新持續賣,不難被人懷疑是在銷螢幕庫存。"
說陽光下還稍微可信 不過635尼特還夠看清楚螢幕內容
把"陽光下"直接扯成"室外"不能使用 瞎扯蛋
彈幕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