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我都沒有收到廣告簡訊,在同事用 31sms 傳給我後
我 2/6 ~2/10 收到兩則廣告
所以我懷疑傳送簡訊她是透過訪間的簡訊發送公司的系統發送
ex. 另外一位收到認證碼的朋友發現 31sms送來的簡訊,與 mobile01 發送註冊碼的門號是相同的

依照當初我協助簡訊商開發 API 時的了解,收集有效手機門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讓我大膽猜測 31sms 就會是一個很好的門號收集器
因為使用者送出訊息的時候,我可以收集到發送者的電話,以及接收者的電話
進而我可以依照發送簡訊的內容做分析及歸類,將各個號碼歸類到不同的類型
當未來有客戶要發廣告簡訊時,我就可以依照分類發送有效簡訊
如果我是廣告簡訊發送商,你們說說看跟 31sms 合作是不是利多?
那麼 31sms 上面發送的簡訊成本,我就可以當做手機門號收集及分類的成本負擔
甚至於在分類規劃後,賣出的名單還可以拆成給 31sms 來使用
在加上 31sms 本身的廣告版面,那麼負擔 31sms 系統所需要的伺服器支出就可以打平了
所以我一直不敢裝31SMS,但是如果朋友用31SMS把我當做非智慧型手機傳給我的話,我的號碼還是會被拿走,進而造成我的困擾,關於這點,這個軟體的作者是不是應該要出面說明一下。
我現在用的是Whatsapp,之前我有時會聯絡一些有拿智慧型手機的聯絡對象,他們可能也有裝Whatsapp,但是這些聯絡對象是臨時性的,所以不在我的聯絡人裡,當時我是很困惑,為什麼Whatsapp沒有辦法直些發簡訊給手打+886的手機號碼,而非得選擇聯絡人內的號碼。
後來我才發現這是為了保護使用者。如果可以發送簡訊給未在聯絡人內的人,就可以狂發免費的廣告簡訊給數萬人,那使用者可能一天就會收到數千封的廣告簡訊,就會被煩死,這跟以前window剛出來的也有個類似網路簡訊的功能(名稱我忘記了,後來功能都被關掉了)。
如果31SMS真的是利用廣告商來支付簡訊費用,而目前來看一些使用者真的有額外收到一些廣告簡訊,那麼,在使用者條款裡面應該要註明使用本軟體可能會收到額外的廣告簡訊,另外,沒使用該軟體的非智慧型手機用戶,是否可以提出自己的手機號碼被第三方拿來作商業用途的損害賠償(因為我不是學法的,可否懂得朋友可以幫忙說明?)
我想樓主應該也是這個想法,只是回文的朋友好像模糊了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