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用簡單的算數就可以比出來了。
拿同樣是3.7吋LCD的兩款機種來比較:
Apple iPhone4 | HTC Desire | |
W | 58.6mm | 60.2mm |
H | 115.2mm | 119mm |
D | 9.3mm | 11.9mm |
Battery | 1420mAh | 1400mAh |
就體積而言,Desire比iPhone4大35.8%,可是iPhone4的電池維持跟Desire相同,的確就像Apple說的,這些更換機構省下來的體積,可以換來更大的電池或更小的機器。
我想,這應該就是為什麼發文者是"iPhone相關產業"(代工),而不是iPhone設計團隊的原因吧。代工廠分開來發包,最容易比的就是組件與模具成本,可是卻不懂得系統整合跟使用者需求的差別,說真的,就算電池可以更換,有多少人有帶備用電池的習慣的?
禾申言舌 wrote:
iPhone不能換電池、主要是可以節省成本
節省哪些成本呢?
1、機構設計的成本:電池蓋的兼顧與輕薄還有密合度、以及電池的機構、都需要額外的設計成本
2、開模費用:一個結構模子、只要有越多的可動元件、就需要額外的模具費用
3、組裝成本:所有的代工廠、都是以組裝的零件數量(人力)跟組裝時數來計價(產能)
省去上列成本、iPhone能否換電池、可能可以價差超過10~15%以上
而不能換電池的iPhone也意味著他的結構更一體、在相同的體積空間下、不能換電池的iPhone也更堅固
恕刪)
省成本的說法可以被接受 ,
but 省下 10~15% ? 有這麼誇張的省法嗎 ?
iphone 手機不是賣一隻兩隻的 , 全球賣下來有多少隻 (千萬隻還是 ???)
機構設計費用跟開模費用攤一攤 , 一隻可能 1塊錢台幣都不到吧 ?
(這兩個並不會隨產量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