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拿iphone 6 ,對於拍照畫素低是否並不那麼介意?


iamdarlong0315 wrote:
今天在燦坤玩了一下拍照!
拉遠處放大來看當然是較模糊!
想到iphone 6 的拍照畫素只有800
是否意謂使用者對於拍照著重在中,近距離居多?
相對於拍攝遠距離景物後放大拉近來看清晰的需求不高?
像我拿拍照1200萬畫素的android手機,平常也只設定為拍攝1024*768的品質!必竟照片檔案愈大只是佔記憶體空間罷了!?
有希望下一代iphone能推上2000萬畫素的嗎?


也不是拿了相機機皇就能上攝影大賽得獎啊
什麼樣的場合拿什麼樣的工具
3C的世界裡,別滿腦子只想著"超值"。就像無線網路一樣,別人推薦的,只適用在他家的環境,到了你家又是另外一回事。小烏龜牽到北京也不會變成千里馬。
我想樓主要問的
應該是
假設以APPLE的能力
IPHONE用800萬跟2000萬來比
遠端的解析度是不是2000萬會比較好
我想樓主的意思不是在討論畫素的問題.他只是想在問大家想不想要apple未來手機做成兩千萬畫素.
只是在討論突然捉拍時.八百萬畫素不能拍攝太遠的物體.因放大後容易糊掉或不清楚。
若能上一千萬以上甚至兩千萬.是不是會更好。
而網友要說的是。畫質與畫素不是絕對的關腱因素。
但樓主可能對攝影是不了解的。
因為影響一張照片的成片。
有很多因素.例如.光圈加大。
防手震還有分三軸.四軸.五或六軸的。
光學防震與數位防震又有差別.所庂說一張照片會不會糊掉.不單純是捉拍後放大的肉眼可見的狀態為主.那是一般使用者的使用心得。
但其中的細節可以說是處處學問。


但我想大家都會希望未來apple可以做到五千萬的更好。
但目前科技是不可能的.而且.未來的技術我想也不是強調畫素這點.你沒有看到htc與apple同時都針對感光這塊在下手了嗎?為的除了是增加夜間呈相外.也是要加強拍攝狀態可以盡量與肉眼所見相近。比較不要有過多的修正畫素.那麼光線進來的越多.當然呈片越好.但不管用什麼方式都有它必須克服的缺點.如.呈片偏色問題.
光圈加大後中央處偏紅問題等.
所庂我想樓主.可以期待.這是ok的.大家的想法也幾乎與你相近.但事實上.要克服的問題很多.我想你可能沒有想太多.






ccs00001 wrote:我想樓主要問的 應該是 假設以APPLE...(恕刪)




嗯!
我的意思是這樣沒錯!
如同這篇文章這段所述:

(擷取部分文章,請看此貼最後一段)
(先排除感光元件的問題,並拉到光學最遠端倍率來拍攝)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920002153-260412

蘋果新機iPhone 6以及iPhone 6 Plus發表以來,消費者們最大的疑問應該就是「為何相機畫素還維持800萬」?為了解開大家的疑問,並澄清「畫素不等於畫質」的迷思,請大家一起來了解蘋果堅持此路線的原因吧!

蘋果自iPhone 4S以來,已連續四代(iPhone 4S/5/5S/6),都採用800萬畫素相機,讓許多慣用Android手機的朋友可說是笑掉大牙。然而,平心而論,iPhone自iPhone 4以來多代手機都連莊Flickr網站中,網友最愛的相機,將一線光學大廠的數為單眼遠拋腦後,其中iPhone的相片畫質也為人所稱道,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一、感光元件與畫素是什麼?

要解開「畫質與畫素」之間的迷思,首先要介紹大家了解兩個概念。一是「感光元件」,第二則是「畫素」。感光元件的角色是將數位相機鏡頭透射進來的光線,經過感光元件(或稱影像感測器)的處理,會將類比訊號轉為數位訊號。規格部分,則以規格尺寸(如常見的APS-C、M4/3,都是指特定大小感光元件)以及實際大小(以長x寬的方式來註明,單位mm)來說明。

若以不同大小的感光元件來拍攝同一場地的夜景,意即光線較為不足的地點,是最容易分辨出成像畫質差別的方法,感光元件越大,則在高感光度(ISO)的情況下,相片的雜訊(noise)越少,成像則相對清晰。也就是說想在昏暗情況下拍出好照片,選擇感光元件面積較大的產品,才是對的選擇。

「畫素」(pixel)則是指一張數位相片的最小組成單位。若將數位照片不斷格放,就會看見相片細節出現一格一格的狀態,每一格畫面也就是一個畫素所組成。而若說到手機的「相機畫素」,指的是所能拍攝的「相片大小」,以編輯本身所持有的iPhone 5所拍攝的相片長寬為2448x3264來看,相乘起來等於7990272,趨近於800萬,所以會說iPhone 5的主相機為800萬畫素。因此,若是手機相機的「畫素高」,其實說的就是拍攝的相片會比較大張,跟畫質沒有絕對關係。不過,若以相同相片大小、構圖來比較,使用較高畫素相機來拍攝,在格放後的部分相片細節,普遍會比低畫素相機所拍攝的成品更為精細。
-----------------------
“不過,若以相同相片大小、構圖來比較,使用較高畫素相機來拍攝,在格放後的部分相片細節,普遍會比低畫素相機所拍攝的成品更為精細。”

例如,若我只能站在20公尺外拍車牌號碼!
那拿高畫素手機拍後在手機螢幕上放大來看,會比800萬拍出來的清晰點,容易辨識數字文字..
iamdarlong0315 wrote:
今天在燦坤玩了一下...(恕刪)


你知不知道 2000萬畫素 的相片. 一張檔案多大

你知不知道 2000萬畫素 的相片. 一隻128G的 Iphone 能放幾張?

你知不知道 上傳FB 還是會被壓縮?

....... 為什麼不直接買相機?


=================================================

個人覺得 Iphone 的顏色拍起來, 比較接近我想拍的顏色
( 用過 htc. Moto. asus. 三星 後)

我從HTC蝴蝶機,換到M7,SONY Z3,到IPHONE6 PLUS,對IPHONE 拍照只有幾個感覺,他顏色不是最真實.白平衡不是最好.解析度不是最高,低照度不是最優,但拍出來的感覺是我用過最討喜,現在消費者10個有8個不知道光學原理吧,我以前是做光學成像的,至於如果真的要拍'高畫質'高畫素'相片,請把你的相機拿出來吧,隨便一台千萬畫素單眼都打趴這些手機.


2000萬畫數會變成吃記憶體的怪獸!

*以一台 200 萬像素的數位相機為例,其最高解析度是 1800 X 1600,輸出的影像最大可以洗到 4 X 6 的相片(源自奇摩知識)

十幾年前的canon大兔只有幾百萬畫數,畫質還是令人激賞!其他家的老牌經典款就不贅述!

大光圈,大的感應元件比較吸引人!不過這是痴人說夢!!!

畫數將將好就可以了!
iamdarlong0315 wrote:
(還是我有所誤解呢...(恕刪)

你進入誤區了喔,這邊給你普科一下...
像素:
數位影像實際上是由一顆一顆的細小顆粒排列組合而成。這樣的小顆粒稱為像素(英文為Pixel),

它是構成影像的最小基本元素,每張數位影像即是由很多各個不同顏色的像素所組合而成,

「像素」的數量愈多愈能表現影像極細微的部份,品質增加其所佔用的空間相對的也增加哦!

小常識:300萬像素(又稱畫素)的數位相機所拍攝的最大尺寸為寬度2048個像素X高度1536個像素

= 314,5728個像素,因此簡稱300萬畫素。

=================這是分隔線===================================
解析度
像素的顆粒大小和它們彼此之間排列的緊密程度是影像品質的重要因素,這種因素稱為解析度,

通常以每英吋內的點數來做為測量的單位,例如dpi (dot per inch,每英吋的點數),

解析度愈高的影像品質就愈好。(iphone 6的相片解析度很高,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拿他來跟單眼比較)

解析度在螢幕上以PPI (Pixel Per Inch)為單位,印刷上以DPI (Dot Per Inch)為單位。

============這是分隔線==================
高像素,低解析=放大了,得到一堆鋸齒狀的馬賽克..

低像素,高解析=以前的600~800萬畫數專業單眼相機...

高像素,高解析=高清無碼HD1080P(4K)清晰珍藏版...相片啦,別想歪..

你手上的iphone 6是屬於哪一種的自己猜吧..
iamdarlong0315 wrote:
今天在燦坤玩了一下...(恕刪)


比起畫素高低,我比較注重高iso表現及鏡頭的好壞。
因為照片洗出來看起來不會差太多。
喜歡把照片放大來應該不是欣賞照片的行為了。
就像去看畫展,你會拿放大鏡去看畫嗎?

800萬畫素或2000萬畫素,照片洗出來還不是一樣的距離欣賞。

iPhone相機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不能調大中小(別的照相軟體都沒原廠好用),

我一般都用三四百萬畫素就夠了,之前單眼生活照我都調sRAW

品質好的,三四百萬就算輸出A4都綽綽有餘(說到底去年到現在有誰輸出過A4了),

品質不好的,就算縮圖到1280x720還是看得出糟糕的地方

之前的手機我都直接調M或S,因為手機相機那種品質拍L只是浪費空間跟拉長處理速度

如果拍的時候知道接下來要裁圖放大,才會開到全尺寸拍攝

不知道哪一天SONY會出一個Z5s、Z6s之類的手機,

感光元件1/2.3"、f2.0,畫素只有2400x1600,但ISO3200可用,到時消費機真的可以不用賣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