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mii Toy Reviews wrote:5C 會失敗就是因為市場把 5C 看作是 5S 的閹割版。SE 會成功是因為市場把 SE 看作 6S 的縮小版。5C 沒有 5S 缺少的特點,只有被閹的哀傷。SE 有 6S 沒有的「小」,所以賣得動。兩者都是打算當作平價入門機來賣,但是 SE 卻有著讓某些人即使買得起高價機種卻選擇這款機種的賣點。那就是「小」。回頭來看,XR 有這種賣點嗎?沒有,所以它是閹割機,所以它賣不動。蘋果歷史上哪一款被視為閹割機賣得動的?沒有,一次都沒有。...(恕刪) SE 會成功是因為市場把 SE 看作 6S 的縮小版。這一點,很認同..........
的確;這次iPhoneXR我想該是踢到鐵板了,不然也不會在某些國家開始降價銷售,主打平價卻一點也不親民;除了多色外就沒有然後了。我也是iPhoneSE的愛用者,但他的電量是真的撐不下去了;逼得我非換不可(即使已更換電池)但我也只買得起XR所以只能耐著性子用...以下是我自己的認知:我覺得當初該是這樣訂規格及售價(已64G為例)XR=>5.8吋螢幕單鏡頭無3D Touch售價NT$20000~NT$24000之間XS=>6.1吋螢幕雙鏡頭售價NT$26000~NT$30000之間規格對調;價錢修一點客人的意願就會相對變高,而不是像現在XS和XR這兩個奇怪的定位。對iPhoneSE的用戶而言;螢幕變成5.8吋價格約在2萬左右就能接受,對原本iPhone6的用戶6.1吋的螢幕;差不多的機身也OK當然只是我的看法啦!
從第一代Android手機 HTC Magic至上個月為止都是HTC的Android手機因緣際會下,換了第一隻iPhone XR,(我一直都是買iPhone給我媽用...自己沒擁有過)Face ID並無想像中不堪,甚至方便性不輸指紋辨識。開車的時候更是方便但!! 他是一支極度不貼心的手機*基本安裝音樂或是看電影還要用第三方軟體才能比較人性化使用*無法更改預設app ex:地圖 就算很爛很難用你還是要全盤接受*用過Google助理,就能發現Siri根本是半殘語音設備*為了省資源,就算你已經勾選允許背景更新,依然默默的會把應用程式休眠*電話功能無法打前面幾個字,自動找尋通聯記錄或是聯絡人,必須另外跳至聯絡資訊尋找*鍵盤出奇難用,鍵盤切換的地球竟然遠在手勢不順的位置充其量他只能當潮牌手機,要拿來做事或是生活應用...和Android比差多了!以下是我生活上遇到Siri無法協助的狀況,但是在同手機換成google助理可以正確回答1. 月經來能吃薑母鴨嗎?2. 查詢澎湖(非所在地)天氣->明天呢? (無法連續詢問)3. 查詢捷徑IFTTT (這個完全無法辨識 GOOGLE助理可以)4. 彰化市郵遞區號還有很多....
你文中提到多數內容都在成本,但我想Apple本身會成功,絕對不是只看成本這詞,而是把主要精神放在產品體驗本身。真正做一個產品時,要考慮很多面向,但成本絕對是最後的不得已的因素,絕不是一開頭就思考的精神。你針對側邊開機按鈕加上指紋來討論,那麼整個思考流程就會出現很多必須碰到的問題。1. 電源鈕做指紋=> 所以是碰到了就解鎖? 那是不是進一步進入home?2. 上述解法可以不用Face ID=> 前鏡頭怎辨? 無論水滴或是什麼的,不也是非方型的螢幕嗎? 或上面留一塊像iphone 8那樣? 或彈出式設計? 挖洞不也是另一個成本?另外你再引申出的問題3. 3D touch=> 不是你認為無法接受,就是指所有人。無法接受的人有更好的Xs, Xs Max可以選4. 新名詞 Hiptic Touch=> 如果我能用20%的工得到80%的效益,何樂而不為(況且這是測試市場更有效的方法)。何況是不是因為太厚而拿掉,只有Apple的人知道,外面聽到的消息永遠不能反應無數次產品會議討論出來的最後結論(中間故事永遠說不完)5. 不愛Face ID=> 解法是請買上一代,因為他們覺得你想用全螢幕,Face ID就是目前他們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最後順便聊聊我自己在產品設計與規畫時的想法。現在一大堆公司用了一大堆分析技術、AB Test或是更深入的機器學習技術,就是為了更了解客戶在想什麼,需要什麼。這件事只有Apple最了解他們的客戶,我們局外人永遠只是靠自己的想法提出問題和改進項目。你的這篇討論,其實很多都是一番兩瞪眼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沒有誰好誰壞、誰對誰錯之分,只有哪種人佔多數。經過iPhone X一年後的銷量總結(不只是單看賣出,而是過程中的體驗,任何user回給他們的feedback等等),你會覺得apple不知道或看不清他們的客戶最多數的人需要的是什麼嗎?他絕對比我們任何一個局外人還懂。
說真的大多時候Face ID解鎖比指紋慢...而且限制更多最明顯的時候就是剛睡醒的時候, Face ID完全無法辨識相反的以前Touch ID就可以我自己目前同時有XR跟iPhone 7+, 說真的7+我覺得好用很多, 除了玩遊戲沒有XR快之外
回到初衷,當初賈伯斯,怎麼定義"APPLE手機"...這個有很多文章可以一探究竟至於現在,你怎麼定義一支手機,每個人有自己價值觀,使用需求至少我個人,到目前為止,還蠻中意使用Apple手機手機的甚麼一堆硬體規格有的沒的,我是不懂,也沒有這麼想懂若你仔細探究Apple很多細膩的設計邏輯,你就會明白,它為什麼不一定要100%滿足所謂市場需求從底層的ios系統,到硬體實際的操作方式,以及開放SDK給廠商設計APP的可用與不可用的限制....都是有其意義的,這並不代表Android陣營的就不好,個人也用過Android系統,兩個系統使用上,就是覺得ios比較順手到底,手機上一大堆功能(軟硬體),使用者真正能將它深究極大化的有多少人?其實80%的軟硬體功能,都是少用或甚至荒廢的最終最被廣大使用者在意的,不外乎就是,耗電量、跑起來有沒有變慢、安全性...比較直覺的感覺也許哪一天我會再買Android手機,但目前為止,還不會。硬體規格,也許可以很炫,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用LINE、FB、IG、看看影片、打打線上遊戲這些需求,檯面上手機都能滿足,至於各別品牌手機的特殊功能,見仁見智,沒有絕對好與不好就我個人,用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