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消息] Consumer Reports 不推薦 iPhone 4

惡魔推銷員 wrote:
因為沒看過肉肉貼住左...(恕刪)

嗯,或許有問題的人才會po上網
不過我記得不是有一位亮妹有po影片證明她的沒有掉訊號的問題?
其實大多的評論網站內容中(我看到的影片可能比較少)
雖然有證實有訊號衰弱的可能性(但並非全部機子都有,Engadget表示有幾隻有問題,其他都ok)
但是卻又另外加註,在AT&T的電信底下,收訊反而比較穩定(較沒有drop call的現象)
很特別的一個現象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嗯嗯~其實問題很簡單嘛,喜歡、能接受的人就買,不喜歡、不接受、討厭APPLE的人就不要買,而買的人就買個保護套套上不就好了(還有,包模不知道有沒有效?)

我同意"wsu108"大大的說法
iPhone 6入手了!! GOOD!!
sickfoot wrote:
嗯,或許有問題的人才...(恕刪)


那位漂亮美眉的影片我有看過,手握來握去,甚至雙手包住,但是卻都沒碰到
左下角的接縫處。
Engadget的測試是比較初期的,那時還沒有人指出iPhone訊號隔數亂算的
問題,在信號很好的地方,可能下降也不會下降到5格以外的範圍。

Consumer Reports這個測試算比較全面、完整的。
惡魔推銷員 wrote:
那位漂亮美眉的影片我...(恕刪)


iPhone 4 滿格5格訊號 有40dB的範圍空間

 5格收訊格數  訊號  -51~-63.4  範圍值 12.4dB
 4格收訊格數  訊號  -63.4~-75.8  範圍值 12.4dB 
 3格收訊格數  訊號  -75.8~-88.2  範圍值 12.4dB  
 2格收訊格數  訊號 -88.2~-100.6 範圍值 12.4dB  
 1格收訊格數  訊號 -100.6~-113  範圍值 12.4dB  
 0格收訊格數  訊號 -113以下

為何會有訊號立即衰減 就是出因為iPhone訊號邏輯定義
 iPhone 4 訊號掉到了第四格 表示訊號衰減了64.51%以上
 iPhone 4 訊號快樂邏輯 會讓買家誤判只衰退20% 
      自我感覺還好 失去了警惕 再嚴重就會衰退更快

這應該就是有些人會掉的很快
 有可能他的五格收訊訊號 其實已經掉了50%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iddesign/f_5057668_1.png

看到大家熱烈的討論,到目前為止,真的覺得比以往的討論進步很多,至少大家會希望用"理性"來討論。

理性好像沒那麼難嘛,是吧? 就像一般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都能做出這樣的論點:

到底要不要買iPhone呢? 請你回答下面的問題

1.你喜歡iPhone 嗎?

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你你就買,如果回答No那你就別買。

我認為這個小朋友蠻理性的耶,有哪位大大可以證明,他不是很理性嗎? (還是大家要先討論一番,何謂理性)

回到正題,其實Consumer Reports 的後續效應,還是持續引起國內外不少的議論,我想接下來的重點,應該是:究竟APPLE該不該負責。基本上認為APPLE不該負責的論點,其實都可以包含在Jobs的那句話:Don't hold your iPhone that way. (包括去買個bumper, iTape, 左手、右手... 意思就是 使用者自行承擔)。而認為APPLE該負責的人,就比較累一點,他必須證明APPLE有這個責任。有些人認為Consumer Reports嚴謹的實驗報告應該足夠說明是APPLE 該負這個責(負責的做法包括: 回收,送bumper,在金屬框上鍍上不導電的膜等等...)。
所以,接下來大家也只能看,Apple 會怎麼做了,同時也看消費者這端是否有陸續的行動了。
你是Apple 抬轎派,還是反派,先暫時放一邊好不好,比較想聽看看大家對於接下來的發展會怎樣做一些評論,或是有聽到那些消息,分享給大家吧。別再重複提一些iphone 4到底有沒有問題的事情了,OK?
惡魔推銷員 wrote:
那位漂亮美眉的影片我...(恕刪)

或許吧,亮妹的影片應該找不到了

Engadget一直有在update他們的測試喔
今天有一篇是比較完整的個人報告,包含業界其他評論家的回應,應該挺全面的
http://www.engadget.com/2010/07/13/yes-the-iphone-4-is-broken-no-the-iphone-4-is-not-broken/
掉訊號大部分都發生在訊號不佳的區域,在訊號佳的地點,甚至一格都不掉
有些人的經驗很不穩定,有時會掉有時不會
還有人是完全沒掉過

我相信Consumer Reports的測試還挺完整且有根據
但是似乎也只有一支電話,且在同一地點就是了


至於Apple該如何解決有問題的iPhone4
我個人認為除了30天退費外,送bumper或許是個解決之道
但是在他們認定問題癥結所在之前(是硬體設計、還是軟體可以解決)
我想Apple做任何動作都會有負面效應(包含不回應)
所以還是趕快找出問題點和解決方法才是真的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sickfoot wrote:
我相信Consumer Reports的測試還挺完整且有根據
但是似乎也只有一支電話,且在同一地點就是了...(恕刪)


eprice有介紹
http://www.eprice.com.tw/mobile/talk/?prod_id=3598&tid=4470781

---
他們先買了三台 iPhone 4,然後在一個可以阻隔外界電波的實驗室裡面,用模擬基地台發射訊號的儀器直接測試手機的天線收訊;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提供一個受控制而穩定的訊號強度,將實驗變數控制在只有天線本體上面。結果,當手指觸碰到左下角的接縫時,訊號強度馬上減弱,幅度可以達到 20 dB,據他們的說法是,這樣「足以中斷通話」。同樣的實驗結果在三台 iPhone 4 上面都可以看得到。所以,iPhone 4 的天線真的是有問題,而不是蘋果宣稱的原本收訊就不好。

那麼,蘋果說的「每台手機用特定的方法握住,都會導致訊號的減弱」論點呢?Consumer Reports 當然也做了同樣的測試(包括 iPhone 3GS 以及 Palm Pre),結果這樣的訊號減弱情形只有在 iPhone 4 上面看得到。
---

美眉測試的那篇,我有抓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32&t=1622726&p=4
而且說實在的,自從知道iPhone的第五格訊號是-50至-90後,滿格的測試就已經不太有參考
價值了。

送幫寶適是不錯,不過我想有部分人會在乎的一點是,會不會他買了手機後數個月,蘋果偷偷
推出改善的版本?這樣平平是iPhone4,價值就是不同,不管是感受,還是將來換手機要脫手
的賣價,都會不一樣。
我也是一個在等IPHONE 4的蘋果新手

1.這很明顯是天線設計有瑕疵 要是沒有問題就不會有人大作文章
2.收訊不好的手機 那乾脆買IPOD TOUCH就好
3.蘋果若不改善 就會像豐田事件一樣 硬凹沒有好下場
Hunghaowei的Nikon D80/D5300影像基地-傻蛋-幸福維尼 http://hunghaowei.pixnet.net D80/D5300
Gizmodo網站報導
 iPhone 4新機 其天線金屬框 在有問題這段~是覆上不導電的薄膜
  這種對策 必需貼覆相當一個段落長度
  這種對策 還涉及絕緣材的 材質 面積 厚度 各會有不同差異
 才能分阻開~手握持時 同時接觸連貫~兩組天線的問題
.
如只想用一小段 隔絕膠膜
 但材質太薄 又想要有透明感 將會有隔絕性不足問題
 所以 消費者報導 Consumer Reports
  給的建議 是貼上厚質不透明膠帶 原因在此
  http://blogs.consumerreports.org/.a/6a00d83451e0d569e20133f23cfd0f970b-800wi

想要材質太薄 又想要有透明感 那就必須要大面積包覆
 就會如台灣流行的包膜法 理論上等於是塑膠套包起手機 自然有效果

然而iPhone 4天線金屬框與上下蓋 略為凸起
 由外貼膜 有其技術熟練與耐用難度
  手機細部~彎曲包膜 就是日後長期使用 最易蹺起脫膠處
 如過是由工廠生產組裝前 由組件部份就先完成 就容易多

但這是指在工廠組裝前所下的對策
 但已售出的170萬台iPhone 4 該怎麼解決

從外部下手 貼膠帶 貼薄膜 或直接套保護框
 全都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真正要解決 是要更換~能內部區隔 不易形成相互接觸干擾的天線框

拆換一個新天線框 一部iPhone 4要花多少時間呢
 其實就可以推算出~

一個維修站 一天可以修多少iPhone 4 要備多少維修技師
  不同地區 有不同數量iPhone 4 有不同的人力配置
  一家商店的內外 因地點不同 會有多少空間 能容納多少顧客排隊
  要怎麼通知客戶 安排維修時段 而客戶願不願意配合 又是另一問題
  如何補償客戶的交通費與耗費時間
  現場如何安撫排隊客戶不耐情緒
  短期聘雇~維護 安輔 解說的工讀生計劃
  
總計 全美要花多少 人力 財力 時間
 才能解決這170萬台iPhone 4問題 這才是不得不面對問題

應該是沒有買到iPhone 4 怕跟不上潮流 才說I don't care
 日常的生活中 需要以iPhone 4 來拉抬自己的地位

如果買到一台 報導了 收訊明顯會有問題的iPhone 4 
 Apple已經下的對策 會不會拿去更換天線框呢 當然也會吧
 盲從說 I don't care只是打打字 回應別人的質疑
 如召回或換新機器 當然要做 怎麼會不care呢

I don't care不能亂喊 一喊就會漏餡 顯示出是不是無知盲從
 買iPhone 4 不是做慈善事業或買公益產品 不在乎買到環保次級品
 假設新機都售出無存貨 有一台還在待修更換品重整 你要不要呢
 又不是福利品 打到6折 才會I don't care

iPhone 4握持收訊發生問題以來 表面上Apple是不當回事
 應該平心而論 知道承認不得
 面對外界批評 自有死終迷~呼口號 官方配合討論區砍文
 噓 先掩飾問題 不要那樣多人說 自然感覺問題不那樣嚴重
.
拖過消保法~30天 不問原因~免費退機的鑑賞期 
 那就解除很大的壓力 
 30天後 它代表不是170萬台的退貨 是維修問題

其實外界的批評 會形成一種正面力量
 讓Apple正視與真正解決~ iPhone 4握持收訊問題
其實Apple有後續處理的方式是無庸置疑的,
據小道消息指出…新款的在金屬框上有鍍上膜了(但…官方並未證實);另外這已經確認了,iOS4 beta 1已經準備要給使用者download了! 還有,美國時間這禮拜五Apple要舉辦special press Conference,主要是給媒體一些官方的訊息,至於是什麼,要視目以待了!

另外,個人是比較歡迎聽到所謂的Apple 抬轎派以及反派兩者的聲音,畢竟這樣的資訊才是多元的,觀點才會是全面的,iPhone當然也是要點出問題,才會有以後的iOS 5.0, 6.0, 7.0 ...消費者才會用的開心,而購買者才能夠得到充份的資訊來做決策。 只是不要太情緒化,用一些激烈的言詞,像是之前常看到帶髒話的…這樣水準就低了!

=========================================
這是題外話…
關於樓主的小學生是理性的論點…背後的假設好像有點怪怪的。例如…喜歡是理性?;喜歡,那你就買,是理性?;一年級小學生可以做理性決策? (如果是理性的,做父母的就可以很輕鬆了!)

人的行為是由理性與感性交織而成的,所以回應難免會有分析性或情緒性或兩者兼具的表達,如果只有理性面時,那就後欠缺一點人性的感覺。無論回應的如何,如果回應的整體(整個討論的內容)能達到讓大家學習到一些東西且沒有偏激的言詞,個人認為那這個討論就具有參考價值。


以上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